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梁智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100例,按照药物使用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丙泊酚治疗;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治疗.比较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停止输注到拔管时间、镇静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停止输注到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后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的药物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镇静效果,并减少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右美托咪定丙泊酚镇静效果循环系统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刘凤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动脉高压、高蛋白尿、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及宫腔积血等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死胎及产妇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凝血功能障碍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盘早剥孕产妇,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在动脉高压、高蛋白尿、血性羊水等方面,发生不良母婴结局的概率较大,应加强监护,并及时选择终止妊娠,以此保障母婴安全.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临床特征母婴结局

    复杂性肛瘘高位挂线配合低位对口引流临床观察

    刘国涛李子放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高位挂线配合低位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复杂性肛瘘患者92例,随机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经传统高位挂线配合低位全部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高位挂线配合低位部分切开对口引流法治疗.比较两组创伤面积、伤口愈合时间、治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创伤面积及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肛瘘患者接受高位挂线配合低位对口引流法治疗,创伤面积较小,可加快伤口愈合时间,且复发率较低.

    复杂性肛瘘高位挂线低位对口引流临床效果

    吡拉西坦氯化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刘金铭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节苷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度认知障碍(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脑水肿体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NIHSS评分、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脑水肿体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可显著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水肿,提升临床疗效.

    急性脑出血吡拉西坦氯化钠神经节苷脂血清铁蛋白脑水肿体积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刘小红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老年肺炎患者9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助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各项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痰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肺炎,可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其快速康复,疗效显著.

    盐酸氨溴索老年肺炎炎症因子疗效

    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及预后情况研究

    刘长瑞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在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及预后情况.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于初次减压术后2个月展开常规颅骨修补治疗;研究组于初次减压术后2个月内展开早期颅骨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方案中,采取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早期颅骨修补术脑外伤神经功能颅内出血颅内感染颅内压脑损伤

    3D打印技术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卿培东曹云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试验组实施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及并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年腰椎神经功能评分(JO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3D打印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可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射线辐射损害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腰椎神经功能恢复.

    3D打印技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穿刺神经功能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宋子敬郑文訾化蓉李晓蓉...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cy、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rous平均积分为(2.801±0.41)分;Grous积分与血清NO负相关,与血清Hcy、Lp-PLA2与Grous积分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NO水平低,Hcy和Lp-PLA2水平高.

    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对心率、血压水平影响分析

    孙明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快速心律失常患者70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胺碘酮美托洛尔快速心律失常

    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谭万岱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12月收治行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性肝切除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应用,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术中出血量少,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状况恢复效果好,且远期疗效高.

    解剖性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