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汪东兴:把百姓健康"放心上",把各项工作"抓手上"

    夏初
    4页

    HPLC法测定腰痛丸中升麻素苷和橙皮苷的含量

    于会明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腰痛丸中升麻素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CAPCELL PAK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2 mol/L醋酸铵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程序为0 min(80%A),30 min(35%A)、31 min(80%A)、35 min(80%A),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在30 min内腰痛丸中升麻素苷和橙皮苷被完全分离;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定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精确可靠并且重现性好,可作为腰痛丸质量控制方法的一部分。

    腰痛丸升麻素苷橙皮苷HPLC法

    传统运动疗法对高血压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

    张达项俊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饮食不规律,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高血压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相关统计表明,高血压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危险要素。当前,对于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手段依然是采用药物维持、控制为主进行处理。但药物治疗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同时治疗时间久,效果不明显,容易复发。如果患者停药1~2 d,血压波动大,呈直线上升,导致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疑惑。基于此,开展必要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至关重要。传统运动疗法就是在非药物控制高血压情况下,通过科学的、高效的健康管理,达到长时间控制血压反复的情况。

    传统运动疗法高血压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进展分析

    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杨容方宗君卞蓉民金黎菊...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运用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8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药学服务干预方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干预过程中,采用药学服务干预方式可产生更为突出的临床效果。

    药学服务高血压合理用药应用效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物的效果及药学分析

    饶红霞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效果及药学分析。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0例,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降压药物使用中,氨氯地平使用率最高(38。75%),其次为缬沙坦(31。67%)、贝那普利(12。92%)。用药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各类降压药物临床总有效率均在75%以上;治疗期间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24例(10。00%)。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确诊后,应依据患者个体情况为其制定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

    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降压药药学分析

    抗结核病药物在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慧军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抗结核病药物在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不同抗结核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影响因素。结果:抗结核病药物导致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异常、骨关节损害、过敏反应,另有部分患者发生肝损伤、神经损害或者胃肠道反应。有肝病史及年龄>60岁患者其发生用药不良反应比例高于无肝病史及年龄≤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有血液异常、骨关节损害及过敏反应。年龄和肝病史是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肺结核抗结核病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眼睑分裂痣的疗效分析

    白华宝杨宁宁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眼睑分裂痣的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眼睑分裂痣患者195例,分为三组。A组采用全厚片移植术;B组采用转移或推进皮瓣术;C组采用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眼睑分裂痣的临床治疗中,全厚片移植术、转移或推进皮瓣术及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眼睑分裂痣全厚片移植术转移或推进皮瓣术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

    他汀类药物对轻度胆固醇升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研究

    白骁韩新建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轻度胆固醇升高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方法: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轻度胆固醇升高冠心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试验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斑块变化、血脂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斑块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轻度胆固醇升高冠心病患者对改善血脂,降低斑块厚度及数量效果更理想。

    他汀类药物轻度胆固醇升高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患儿45例腹泻情况分析

    陈欣涛林琼周仁民陈颖...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并发胆管炎患儿应用抗生素后腹泻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1-2018年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患儿4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腹泻情况。结果:45例患儿均给予三代头孢及以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出现腹泻4例(8。89%)。结论: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患儿虽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继发腹泻发生率较正常患儿并无明显升高,具体机制值得探究。

    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局限性甲状腺叶切除在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研究

    成德文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局限性甲状腺叶切除术在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可行性。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TNM分期Ⅰ~Ⅱa)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观察组接受肿瘤病灶侧局限性甲状腺叶切除术,结合精细化背侧被膜解剖+纳米碳甲状腺淋巴示踪技术,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限性甲状腺叶切除术在早期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

    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乳头状癌精细化背侧被膜解剖纳米碳甲状腺淋巴示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