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阶段疗法治疗女阴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牛妍艳王飞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三阶段疗法治疗对女阴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女阴尖锐湿疣患者52例,均采用三阶段治疗方法,即1阶段采用高频电灼仪电离子祛除肉眼可见的外阴疣体,随后进行第2阶段光动力治疗(ALA-PDT),第3阶段为每周光动力治疗结束后第3天即开始对局部采用咪喹莫特软膏进行涂抹。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评定疗效及复发率。结果:52例患者中治愈49例,复发3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三阶段治疗法对于女阴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确切,此种疗法不仅创面恢复速度快,治疗后复发率低而且可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经济压力,具有较高安全性。

    三阶段疗法尖锐湿疣临床研究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脑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帕提古丽·吾甫尔迪丽努尔·艾尔肯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脑血栓形成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为32~60岁的青年患者,观察组为60~90岁的老年患者;观察两组睡眠监测结果、体检资料及凝血指标。结果:对照组微觉醒指数、氧减指数、Ⅲ期睡眠时间百分比及总睡眠呼吸暂停时间均高于观察组,Ⅰ期睡眠时间百分比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体重、BMI及颈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越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脑血栓形成的病情越严重,越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血栓形成睡眠监测结果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效果分析

    秦桂来
    4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2016年1月-2019年9月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预后效果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感染效果良好,能显著降低患者感染情况发生。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再出血

    薄芝糖肽调节热性惊厥患儿免疫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万海峡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薄芝糖肽调节热性惊厥患儿免疫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2015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热性惊厥患儿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治疗,研究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薄芝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B淋巴细胞群及T淋巴细胞群的指标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调节热性惊厥患儿免疫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显著。

    热性惊厥薄芝糖肽免疫功能临床症状

    探讨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低灌注性脑梗死的效果及有效率

    陆其燕沈慧陈洋苏小青...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拜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较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拜阿司匹林低灌注性脑梗死氯吡格雷

    序贯给药与持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效果对比

    王倩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序贯给药同持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差异。方法: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股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序贯给药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2d、3d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 d、2 d、3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周、2周、3周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落实序贯给药较常规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有助于进一步减轻疼痛,促进早期康复训练,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序贯给药持续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治疗对重度痔疮患者疼痛应激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

    王译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的效果及术后疼痛、肛肠应激情况。方法: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重度痔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外剥内扎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PPH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应激及肛肠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疼痛应激指标P物质(SP)、神经肽Y(NPY)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低于对照组,肛管最大收缩压(MSP)及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PH手术方法治疗重度痔疮,不但可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也有恢复快的优势,同时可以减少疼痛应激及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加快患者康复。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重度痔疮疼痛应激肛肠动力学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杨海波袁艳辉刘丽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及PaO2、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

    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和改良式剖宫产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杨晓燕马丽赵岩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与改良式两种模式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有剖宫产指征且自愿接受剖宫产的患者100例,根据剖宫产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改良式剖宫产,对照组采用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与孕妇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并发症率更低,孕妇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改良式剖宫产可明显减少手术用时,缩短切口疼痛与住院时间,使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降低并发症率,孕妇更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改良式不同剖宫产孕妇满意率临床效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川崎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姚家会彭刚游德敏郑学琴...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川崎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川崎病患儿35例与呼吸道感染患儿127例,对比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将川崎病患儿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川崎病发病机制的关系。结果:35例川崎病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9例,阳性率为25。71%;1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15例,阳性率为11。81%;川崎病患儿的阳性率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患儿中,阳性患儿的血小板率(PLT)及热程均高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川崎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是导致川崎病发病的原因,还可以导致患儿出现其他并发症。

    肺炎支原体川崎病发病机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