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早期放化疗的疗效以及预后探究

    郭胜春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宫颈癌患者早期放化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同期放化疗宫颈癌患者60例,于放化疗前后进行磁共振(MR)扫描与DWI检查,分析结果。结果:患者放化疗后肿瘤体积低于化疗前,化疗后ADC值与ADC变化率显著优于放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对宫颈癌复发诊断灵敏度高达94。73%、特异度高达92。68%。结论:DWI应用于宫颈癌早期放化疗临床疗效良好,并可以有效评估出患者预后情况。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宫颈癌患者早期放化疗疗效

    血筛酶联免疫吸附法HIV-HBV-HCV阴性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的血液安全性分析

    郭兆诚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核酸检测技术(NAT)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查无偿献血标本漏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标本检测中的应用及血液安全性分析。方法: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集2次ELISA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44 632例,对标本进行六混样混检,检出阳性孔后进行拆分,即进行核酸单管分项检测。结果:经核酸检测发现存在HIV阳性标本2例,HBV阳性样本39例,HCV阳性标本1例。结论:无偿献血血液筛查采用NAT能检测出血液标本安全性,显著提升临床血液质量,为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安全用血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酶联免疫吸附法核酸检测技术HIVRNAHBVDNAHCV

    回顾淀粉酶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普永冰管婕含白雪艳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检测分析淀粉酶病理性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淀粉酶检测方法为酶法分析和速率法(干片)。结果:主要影响因素以试剂因素、仪器因素、人员操作因素、尿液标本本身因素为主。结论:淀粉酶检测分析中要加强结果的核对及时掌握报警提示,并及时进行稀释倍数再次测定。

    淀粉酶胰腺炎α-胰淀粉酶暴饮暴食

    医院DR摄片相比传统X线摄片的优越性

    刘兴国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DR摄片采取数字化技术,可以根据医生需求进行图像处理,包括边缘增强、放大漫游、图像拼接、兴趣区窗宽窗位调节等功能。同时由于DR摄片的动态范围广,X线光量子检出效能高,因此具有较好的摄片效果,在曝光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清晰的图像。DR技术的研发突破了传统X线摄片不足之处,从模拟X线图像转变为数字化X线图像,具有较好应用价值。因此,本文主要针对DR摄片相比于传统X线摄片的优越性展开分析。

    DR摄片传统X线摄片优越性

    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张海霞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胎儿畸形筛查中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早孕期筛查的孕妇456例,均接受常规经腹规模化超声检查,针对胎儿的畸形情况以及颈部透明带(NT)值与头臂径、孕周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56例产妇中查出畸形胎儿9例;不同组胎儿之间与NT值存在的差异,Pearson有关性分析显示,NT值与头臂径呈现出正相关联系;Spearman有关性分析表明,随着孕周数的增加,NT值也会逐渐增加。结论:在胎儿畸形筛查中应用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有利于提高胎儿各类畸形、染色体异常诊断效果,同时使产前诊断以及侵入性检查更具有可靠性及安全性。

    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筛查

    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

    余芳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健康体检者100例,对比不同存储温度下血常规结果、不同送检时间下血常规结果及不同部位采血的血常规结果。结果:常温下以及冷藏存放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内送检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高于24 h内送检,且4 h内送检的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均低于24 h内送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采血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含量均比静脉采血高,且末梢血液采集的血小板计数低于静脉采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存储温度、送检时间、采集部位均会对结果造成影响,检测人员在进行血液检测时应当注意质量的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外界原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临床血常规检测控制对策送检时间存储温度

    幽门螺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韦军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胃镜室就诊患者60例,通过琼脂稀释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幽门螺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甲硝唑44。72%、克拉霉素24。76%、阿莫西林21。95%、替硝唑21。04%、四环素2。48%以及利福平2。17%;幽门螺杆菌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多种抗生素运用仍然是最佳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变化情况,并依据耐药性变化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室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冯澎芳谭银爱黄坤采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室精细化护理急性胸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急性胸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急诊效率,进而保证治疗效果。

    急性胸痛急诊室精细化护理应用效果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护理探讨

    陈永萍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2例,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运用内科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内科护理效果显著。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内科护理应用效果

    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曾惠霞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216例,分析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首台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时间明显比连台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时间更长,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异常心理的手术室护理时间明显比正常心理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时间更长,不同手术类型手术室护理时间从长到短的依次为子宫切除+附件切除、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和附件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因素包括是否为首台手术、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手术类型,临床中可通过提升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度、加强术前心理护理等措施缩短手术室护理时间。

    妇科腹腔镜手术手术室护理时间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