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塑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杨惠娣

月刊

1001-9278

010-68987902 68905541

100037

北京阜成路11号

中国塑料/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中央级)科学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塑料》以推动塑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为己任,准确报道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塑料工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可靠性;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为特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围绕塑料工业发展这一主题,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在行业中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塑料》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46页

    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混凝土循环拉拔试验及预测模型

    柴松华杜红秀吴凯黄锐...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动荷载下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BFRP)筋与混凝土的黏结行为,开展了BFRP筋混凝土正反向循环拉拔试验,对其黏结动力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黏结应力-滑移关系曲线揭示,循环荷载下BFRP筋与混凝土黏结行为经历4个阶段的受力特征:弹性阶段、裂缝扩展阶段、裂缝闭合阶段和摩擦阶段;随 BFRP 聚合物筋直径的增大,降低了BFRP 筋-混凝土界面的黏结强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BFRP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减小,黏结强度对应的滑移量增加,剪切滞回面积减小,耗能能力降低;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计算循环荷载下BFRP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预测模型,从而为BFRP筋混凝土抗震和疲劳行为奠定试验和理论基础.

    玄武岩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黏结特性循环拉拔试验滑移滞回面积

    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陈正聪林睿何艺李松...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石墨烯含量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以SBS改性沥青为原材料,分别将质量为沥青质量0.1%、0.2%、0.3%的石墨烯加入其中以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而后对不同石墨烯含量的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能进行评价.并根据雷达图来确定石墨烯的最佳含量.最后,采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石墨烯对SBS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由于石墨烯的引入,沥青结合料的针入度明显下降、软化点显著提升,延度明显下降.就路用性能而言,石墨烯的加入显著提升了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则略有降低.雷达图表明0.2%含量的石墨烯的综合性能最好,即石墨烯的最佳含量为0.2%.在石墨烯与SBS改性沥青混合过程中,石墨烯的层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易于与沥青分子混合;同时,石墨烯在与SBS改性沥青混合的过程中可以被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插入,从而产生稳定的物理交联,提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道路工程石墨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路用性能雷达图改性机理

    《中国塑料》关于论文学术不端的认定及处理办法

    《中国塑料》编辑部
    59页

    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熔体信息的超声在线测量

    陈豪焦晓龙朱宁迪董正阳...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成型中聚合物熔体温度和密度的超声在线测量方法,并与其他方法对比验证了超声在线测量方法的正确性.设计并制造了底部不封口的流变模具,搭建了超声信号与温度、压力信号采集平台,采集超声信号后进行分析计算,得到聚合物熔体内超声速度变化曲线,结合压力、温度信号,对注射成型中熔体信息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速度信号可无损定性反映熔体在型腔内的演化过程;借助于压力信号可迭代计算熔体温度演变曲线,与红外光纤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相比误差小于6%,实现了对聚合物熔体温度的有损定量分析;对超声信号在时/频域内分别计算分析,得到声阻抗与声速的变化曲线,进而计算得到熔体密度的演变曲线,与压力-体积-温度(PVT)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十分吻合,均方差仅0.040 3 g/cm3,实现了对聚合物熔体密度的无损定量测量.超声测量技术可实现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熔体信息的在线测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注射成型熔体信息温度密度超声测量

    一种用于设计电加热滚塑工艺的传热计算方法

    吕墨宇刘学军孟春玲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针对一个空模具以及生产4种不同厚度的氢气瓶内胆的电加热滚塑工艺,通过实验分别测量了模具表面和模内的温度、加热时间和耗电量,并据此计算了在这5种情形下的加热效率和放大系数.然后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电加热滚塑工艺的计算方法.即在模具的材料和质量、模内粉料的物性和质量、工艺参数确定后,先计算出有效热能,接着根据放大系数初步估算出在加热阶段电热丝需发出的热能,并由此得出满负荷的加热功率和电热丝的长度.然后利用static bed模型通过FLUENT软件仿真计算出加热时间和电热丝实际需发出的热能.以一个中空立方形的塑料制品的电加热滚塑工艺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步骤,并研究了满负荷的加热功率和模具材料对加热效率、加热时间和电热丝实际需发出的热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效率随氢气瓶内胆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加热时间随着满负荷功率的增大而减少的速率变得越来越慢.采用钢制模具的加热时间比采用铝制模具更长,电热丝也需发出更多的热能.

    电加热模具滚塑工艺加热效率加热时间加热功率传热计算

    连续碳纤增强B柱加强板结构设计与铺覆仿真

    姜曙王阳翟孟雷李庆涛...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在大曲率位置易导致纤维断裂、褶皱、撕裂等缺陷问题,本文基于连续纤维复合材料随模铺覆仿真方法,理论分析了铺覆起点、初始取向对铺覆效果的影响规律.以减少纤维成型缺陷为目标,开展了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柱加强板的结构优化和铺覆优化设计,确定了面向热压成型工艺的B柱加强板几何结构和预浸料铺覆方式.通过分块铺覆优化,使0 °、90 °、45 °、-45 °的铺层不合格占比分别由45.18%、52.83%、72.21%、71.78%降至2.47%、3.45%、5.31%、4.77%,有效提高了连续碳纤维的随模铺覆性.基于优化的铺覆设计,成功试制出满足性能要求的B柱加强板.

    B柱加强板连续纤维结构优化铺覆仿真复合材料

    废弃塑料回收与转化的研究进展

    胡延庆胡凡周剑池豆义波...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塑料在传统物理机械回收和当前研究热点化学升级转化的成果,重点对化学催化方法包括热催化、微波催化、生物催化、电催化、光催化等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法进行了阐述.系统介绍了化学升级转化塑料,特别是催化转化中核心催化剂的设计构筑、催化产物种类、产率和选择性的调控以及构效关系的机理揭示.此外,通过对比各类方法探讨了优缺点、总结了相关方法面临的问题.最后,基于目前废旧塑料回收存在的挑战和后期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废弃塑料回收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理论指导.

    废弃塑料物理回收化学催化高附加值化学品

    某摩托车发动机进气歧管二次抽芯注塑模具设计

    刘庆东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崎摩托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复杂.产品侧孔内有斜孔,侧孔抽芯脱模力大,为此设计了2处二次抽芯机构.在动、定模两侧设计了斜顶抽芯机构,为了实现定模侧的斜向抽芯,模具在三板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块板,因此模具有4个分型面,为此设计了顺序定距分型机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动作可靠,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注塑模二次抽芯机构侧孔内斜孔抽芯定模侧斜向抽芯

    Ⅳ型车载储氢瓶聚合物内衬材料的氢气渗透性分析

    张晓伟李玉娥华晔胡法...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详细总结论述了气体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中的渗透机理,并简要介绍了有关Ⅳ型储氢瓶聚合物内衬氢气渗透性的测试方法以及国内外测试标准.基于此,进一步探讨了测试温度、测试压力以及聚合物材料性能对Ⅳ型储氢瓶内衬材料氢气渗透性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Ⅳ型储氢瓶聚合物内衬氢气渗透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