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封多佳

月刊

1004-5503

zgsw1988@163.com

0431-87923344;87910140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3456号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家卫生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和质控等学术文章。在选择来稿时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优先报道基金项目及各种基金赞助课题的文章,并适当照顾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本刊可承接国内外与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产品有关的设备、试剂广告业务,以刊物所具有的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传播能力做好客户的产品宣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年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血凝素及卵清蛋白含量趋势分析

    李晓玉李岚舒秦海洋刘书珍...
    1-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21年批签发工作中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及卵清蛋白含量进行趋势分析,评估疫苗质量和质控水平.方法 收集和整理2021年国内2家企业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HA及卵清蛋白含量数据,根据企业该年度前40批数据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建立警戒限及行动限,对上述指标进行趋势分析,评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批间一致性.将批签发机构在签发过程中抽检批次的检测结果与企业结果进行统计学数据比对及一致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A、B2家疫苗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发现2家企业的H1N1亚型HA和卵清蛋白含量,以及B企业Bv系HA含量存在超趋势(out of trend,OOT)情况,其余项目趋势稳定.批签发机构抽检样品中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2家企业除Bv系HA(t分别为1.094、0.742)和卵清蛋白含量(w分别为-6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H1N1(t=3.862,w=232)、H3N2(t分别为 8.225、3.473)和By HA含量(t分别为5.616、4.9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企业结果普遍高于批签发机构.Bland-Altman-致性检验分析发现,A企业HA含量的检测数据与批签发机构的数据一致性优于B企业.结论 2021年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签发有效成分和主要杂质的趋势稳定性及一致性总体较好.趋势分析能够发现疫苗生产的潜在问题,企业应认真落实趋势分析工作,有效监控疫苗的质量.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趋势分析质量控制批签发

    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其自激活检测

    刘鹏彭岳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mmunoglo-bulin variable region,IgV)结构域基因酵母双杂交重组诱饵质粒,检测其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检测PD-L1 IgV蛋白细胞毒性和自我激活,以及PD-L1 IgV与人硫氧还蛋白(human thioredoxin,hTrx)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PD-L1进行分析,并根据NCBI GenBank数据库中登录的PD-L1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扩增PD-L1 IgV结构域的引物,以pENTER-PD-L1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至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诱饵质粒及pGBKT7空载体分别转化至Y2HGold酵母细胞,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D-L1 IgK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PD-L1 IgV蛋白毒性及自我激活效应,并采用滴板法检测诱饵蛋白PD-L1 IgV与hTrx相互作用情况.结果 PD-L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成功构建了重组诱饵质粒pGBKT7-PD-L1 IgV,并获得Y2HGold阳性克隆子,PD-L1 IgV能在其中稳定表达.空载体pGBKT7、重组诱饵质粒pGBKT7-PD-L1 IgK在SD/-Trp、SD/-Trp/X-α-Gal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大小、数量一致,呈白色,在SD/-Trp/X-α-Gal/AbA平板上两者均不生长,表明PD-L1 IgV蛋白对酵母无毒性且无自我激活效应;滴板法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实验组在SD/-Trp/-Leu平板上生长良好,仅阳性对照组可在SD/-Trp/-Leu/X-α-Gal/AbA平板上生长且呈蓝色,表明诱饵蛋白PD-L1 IgV、hTrx不存在自我激活现象,且两者之间也不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人PD-L1 IgV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D-L1 IgV蛋白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且无自我激活效应,且与hTrx之间无相互作用.后续可利用hTrx构建肽适体文库,从中筛选可与PD-L1 IgV特异结合的肽适体.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免疫球蛋白可变区诱饵质粒酵母双杂交系统自我激活肿瘤免疫治疗

    靶向沉默CXCL5对喉鳞状细胞癌AMC-HN-8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分析

    谢晓丹韩瑞卜倩倩李梦璐...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CXCL5对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AMC-HN-8细胞相关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通过TCGA数据库进行相关的调控分析.方法 在TCGA数据库中获取LSCC相关RNA-seq数据,分析CXCL5基因在LS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选取2019年 1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60例LSCC及其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SCC组织中CXCL5蛋白的表达;培养人LSCC细胞系AMC-HN-8,qPCR 法检测AMC-HN-8细胞中CXCL5 mRNA转录水平;筛选敲降效率较高的2组siRNA,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通过ssGSEA分析CXCL5与LSCC肿瘤免疫浸润水平的相关性,构建CXCL5共表达基因网络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与癌旁组织及对照组细胞相比,CXCL5在LSCC组织及细胞中表达均升高,与TCGA数据库分析一致;在AMC-HN-8细胞中抑制CXCL5表达,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能力,通过G1期抑制细胞周期,促进其凋亡;在D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K和TH17免疫细胞评分存在差异.结论 CXCL5基因在LSC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LSCC靶向治疗的靶点之一.

    CXCL5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调控

    动物细胞培养用片状载体特性分析

    马春英赵蕾王子凡侯刚...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片状载体的表面特性及对不同细胞的培养效果.方法 选择3种片状载体(A、B、C),对其材料进行化学元素组成分析,对经0.1 mol/LNaOH溶液预处理前后的载体进行接触角检测.通过测定Vero、MDCK和MRC-5细胞在3种载体上的贴附效果和葡萄糖消耗量,并利用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比较3种载体的细胞贴附率和培养效果.结果 3种载体均主要由C、H、O3种元素组成,且含有少量的N和S元素.预处理前,载体B的接触角为0°,显著低于载体A[(109±3.13)°]和C[(121±6.82)°](F均为709.1,P均<0.000 1),亲水性较强,载体A和C亲水性较差;预处理后,3种载体表面的接触角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9 4,P>0.05),均亲水.培养3 h内,3种载体的细胞贴附率均在80%以上,细胞在载体纤维上均致密,长势均匀,葡萄糖消耗量曲线均趋于"S"型,细胞连续培养效果良好.葡萄糖消耗总量载体A与C基本一致,载体B低于A和C.结论 对3种片状载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和亲疏水特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Vero、MDCK和MRC-5 3种细胞的贴附率及培养效果进行了评价,为片状载体的后续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

    片状载体元素分析细胞培养

    环状RNA的体外构建及表达

    唐琪刘宏博张哲罡张家友...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真核生物mRNA成熟过程中内含子外显子置换(permuted intron exon,PIE)策略,构建可在体外环化(in vitro cyclization,IVC)并具有翻译功能的RNA,转染HEK-293T细胞后进行表达.方法 选取具备Ⅰ型催化内含子(group Ⅰ catalytic intron)的 5'和 3'环化臂、柯萨奇病毒 B3(Coxsackievirus B3,CVB3)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以及目的基因序列构建模板质粒,通过PCR法获得线性化质粒模板,经体外转录(in vitro transcription,IVT)合成线性RNA,依次添加环化试剂完成IVC得到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核糖核酸酶R(ribonuclease R,RNase R)消化的方式确认RNA环化.将分别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e)及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IVR-180)的circRNA转染HEK-293T细胞,逐一验证其体外表达情况.结果 RNA环化后电泳主条带变小,且出现环化产生的小片段,经RNase R消化,仅环化后RNA条带仍有部分保留.转染EGFP-circRNA的HEK-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转染Fluc-circRNA的HEK-293T细胞Fluc表达值平均为未环化RNA的20倍以上,且随Fluc-circRNA转染剂量的升高,荧光数值(relative light unit,RLU)呈上升趋势;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转染HA-circRNA的HEK-293T细胞成功表达了 HA蛋白.结论 在体外成功环化了线性RNA并完成不同蛋白的表达,为新型流感疫苗及mR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环状RNA体外环化绿色荧光蛋白萤火虫荧光素酶流感病毒血凝素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伴侣Acr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功能分析

    张宗欣赵纪元孙红宾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E.coli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分子伴侣Acr2蛋白,并分析其功能.方法 将重组质粒pET-28a-Acr2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His-Acr2蛋白,经Ni-NTA层析及Superdex™ 200 10/300 GL凝胶过滤层析纯化获得Acr2蛋白.将Acr2蛋白经热变性(100 ℃温浴15 min)及化学变性(8mol/L尿素,37 ℃温浴4 h)后进行自发再折叠和再组装的复性处理,采用圆二色性光谱法和非变性SDS-PAGE检测变性及复性后Acr2蛋白的二级结构.通过底物结合试验检测Acr2蛋白在体外的分子伴侣功能.结果 纯化Acr2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32 000,纯度达90%以上,浓度约为2mg/mL.Acr2蛋白经变性-复性处理后可恢复其天然二级结构,且在48 ℃条件下可与变性的苹果酸激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形成稳定复合物.结论 Acr2蛋白经变性-复性处理后可恢复其天然分子构象,且具有体外分子伴侣活性.本研究为制备具有天然活性的结核杆菌蛋白抗原提供了新策略.

    结核分枝杆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Acr2蛋白变性复性分子伴侣

    ANKRD49对人肺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胡金瑞樊莎莎孙佳王维...
    43-5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ANKRD49(ankyrin repeat domain 49)对人肺腺癌细胞NCI-H1299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携带ANKRD49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及针对ANKRD49的shRNA感染NCI-H1299细胞,构建稳定过表达与敲低ANKRD49的细胞模型,同时分别构建感染空白序列慢病毒载体和无意义shRNA序列慢病毒载体的对照细胞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NKRD4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划痕试验检测ANKRD49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ase,TIMP)-1/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65、p-p65、IKBα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NKRD49过表达组细胞中ANKRD49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70.02和45.68,P均<0.001).与对照组相比,ANKRD49过表达组细胞24和48 h的迁移能力明显升高(t分别为5.343和3.282,P分别为0.005 9和0.030 4);MMP-2和MMP-9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分别为9.304和6.193,P分别为0.000 7和0.003 5),TIMP-1和TIMP-2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t分别为3.858和3.517,P分别为0.018 2和0.024 5),MMP-2/TIMP-1和MMP-9/TIMP-2值明显升高(t分别为17.7和9.682,P分别<0.001和<0.01);p-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65和IκBα总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p65/p65、p-IκBα/IκBα值明显增高(t分别为3.962和5.370,P分别为0.0167和0.005 8).ANKRD49敲低后结果均与过表达结果相反.结论 ANKRD49通过激活NF-κB/p65信号通路增加MMP-2/9的表达及提高MMP-9/TIMP-1、MMP-2/TIMP-2值来促进NCI-H1299细胞的迁移.

    ANKRD49肺腺癌迁移基质金属蛋白酶-2/9核转录因子-κB

    2013-2021年云南省红河州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倪刚李青倪忠梅沈静华...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1年云南省红河州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HFMD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1年云南省红河州HFMD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发病率、重症率、死亡率进行分析.Real-time PCR法对16 586例HFMD病例咽拭子、肛拭子或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A71,EV-A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CV-A16)核酸检测,并分析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3-2021年云南省红河州共报告HFMD 78356例,其中重症354例,死亡11例.HFMD年均发病率为187.47/10万,2013-2015年发病率逐年上升,2015年达第1个峰值;2016-2017年发病率逐年下降;2018年发病率升高,达第2个峰值后,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缓.2015年后,重症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0~7岁为高发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97.85%(76 670/78 356),1~<2岁组年均发病率最高(4 397.98/10万).一般呈现2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7(夏季峰)和10~12月份(秋季峰),夏季峰高于秋季峰.男性发病例数及重症例数均明显高于女性(x2分别为1 154.436和5.183,P均<0.05).红河州北部地区年均发病率及重症率均明显高于南部地区(x2分别为18 573.742和11.036,P均<0.05),16 586例HFMD病例中,EV-A71、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占比分别为18.71%、20.38%和6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 426.965,P<0.05).2013及2015年EV-A71为优势病原,2014年CV-A16为优势病原,2016-2021年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优势病原.结论 2013-2021年云南省红河州HFMD流行趋势呈季节性和地区性,7岁以下儿童是重点发病人群,2016年后其他肠道病毒成为优势病原.应加强HFMD防控知识宣传,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家长的防病意识;加强EV-A71疫苗接种,降低EV-A71感染,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病例.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特征

    疫苗中铝佐剂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邵天舒李潇李玉立赵璇...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疫苗中铝佐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方法,并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 采用8-羟基喹啉衍生化方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苯基-己基色谱柱[Luna 5u Phenyl-Hexyl(250 mm × 4.6 mm)],流动相为乙酸铵-8-轻基喹啉乙腈溶液(60∶40),并添加终浓度为20 mg/L的抗坏血酸,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0 nm,发射波长520 nm,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 ℃,进样量为50 μL,等度洗脱.对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和耐用性进行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12批疫苗中的铝含量,并与《中国药典》三部(2020版)通则3106的滴定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样品色谱图中无干扰色谱峰,非铝佐剂疫苗成分、磷酸盐缓冲液对测定均无干扰.铝标准品在6.25~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准确性验证试验中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及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铝含量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2%、100.85%、101.09%和99.31%;4种疫苗同批次平行6份供试品溶液中铝含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1.09%、1.42%、0.97%和1.30%;4种疫苗样品溶液室温放置0、2、4、6、8h,铝含量检测结果的RSD分别为0.82%、0.73%、0.40%和0.48%;流动相中乙酸铵溶液与8-羟基喹啉乙腈溶液比例在±5%范围改变时,4种疫苗铝含量测定结果波动范围均不超过2%.建立的HPLC法测定12批疫苗样品中铝含量结果与《中国药典》三部(2020版)滴定法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成功建立了疫苗中铝佐剂含量HPLC测定方法,该方法专属性、线性、准确性、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良好,操作简便且自动化程度高,人为因素干扰少,可实现单支样品测定,为快速大批量测定疫苗成品中铝含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监控半成品分装提供了有效手段.

    疫苗铝佐剂高效液相色谱

    百日咳黏附素等电点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何鹏王玲张娜张霖阳...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whole column imaging detection-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WCID-CIEF)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优化检测 PRN抗原WCID-CIEF过程中的聚焦时间、样品终浓度等参数,建立测定PRN抗原的WCID-CIEF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及批间一致性验证.结果 PRN抗原pI WCID-CIEF测定方法的最佳聚焦时间为1 500 V预聚焦1 min,3 000 V聚焦3 min;体系中PRN抗原最佳终浓度为300 μg/mL.PRN抗原pI约为6.035,样品缓冲液在抗原各峰位置无干扰峰,方法的专属性、准确性、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及批间一致性均良好.结论 建立的WCID-CIEF方法适用于PRN抗原的pI检测及电荷异质性分析,可为PRN抗原的表征提供依据以及相关疫苗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百日咳黏附素等电点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