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学检测结果在抗-M致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DFN)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HDFN预防策略.方法 对 2017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本实验室确诊的 12 例抗-M引起的HDFN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母亲和患儿的血型鉴定,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溶血 3 项实验.收集患儿和母亲的临床资料,包括妊娠史、输血史、产前抗体检测、宫内输血史、分娩孕周,并随访患儿预后.结果 12 例抗-M引起的HDFN中,患儿母亲均为RhD+NN表型,患儿均为RhD+MN表型,母子MN血型均不相容.在ABO血型系统中,母子ABO血型不相容占 41.7%(5/12).患儿母亲皆无输血史,在 4℃检测效价中位数 32,37℃效价中位数 4.3 例患儿母亲有多次宫内输血史,发生率为 25%(3/12).1 例为首胎妊娠异常,占比 8.3%(1/12),7 例为异常妊娠流产,不良孕产史发生率 58.3%(7/12).6 例患儿母亲早产,占比 50%(6/12).3 例患儿母亲定期产检,并鉴定抗体特异性,占比 25%(3/12).12 例患儿游离抗体在 4℃检测效价中位数 6,37℃效价中位数 2.2 例患儿抗-M在 37℃检测无反应,阴性率 16.7%(2/12).患儿直抗阳性率 8.3%(1/12),放散阳性率 16.7%(2/12).血红蛋白最低值中位数 75 g/L,12 例患儿均接受了输血治疗.总胆红素峰值中位数 157.5 μmol/L,均未达到换血阈值.患儿迟发性贫血率 16.7%(2/12),患儿出生后死亡率 8.3%(1/12),11 例患儿预后无生长和神经发育迟缓情况.结论 抗-M能引起严重的HDFN,也可发生于第 1 胎,抗体效价强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容易引起迟发性贫血,应根据抗-M血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定期监测,及时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