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输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王憬惺

月刊

1004-549X

cjbt@cjbt.cn

028-61648584

610052

成都市东三环路二段龙潭总部经济城华彩路26号

中国输血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分辨水平的专家共识

    中国血小板基因数据库协作组浙江省血液中心朱发明
    72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分型已广泛应用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建立、供受者组织配型、血小板基因数据库建立以及疾病关联诊断、遗传学和其他科学研究。随着HLA等位基因数量的增加和分型技术发展,对于HLA基因分型分辨水平界定、供受者HLA位点结果描述和配合判定等存在一定差异,为提高对HLA基因分型分辨水平的界定和解读的规范性,HLA基因检测实验室和临床移植领域的多名专家,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制定此专家共识,对国内HLA基因分型分辨水平的定义、分型方法、供受者结果描述和相合判定等进行了概述并达成共识,以期进一步规范实验室HLA基因分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基因分型方法分辨水平描述方式

    血浆置换介入时机与肝损伤分期对劳力性热射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何宗忠王敏庄远林洁...
    728-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TPE)介入时机及肝损伤分期辅助治疗劳力性热射病患者(EHS)的预后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01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EHS患者 127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 2 组,根据ALT、AST、TBIL、DBIL指标动态变化分为 5 期;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生存组 11 例、死亡组 12 例被纳入统计分析。行TPE辅助治疗 20 例;观察治疗前后指标变化及临床结局,评价介入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3 例患者中,没有肝损伤和可进展到肝脏修复期的共 14 例,死亡 3 例、病死率21。43%;不能进展到肝脏修复期 9 例,死亡 9 例,病死率 100%,2 者比较有差异(P<0。05)。首次TPE如在肝损伤第3 期之前介入的病死率为 23。08%(3/13),达到或超过第 3 期才介入的病死率 85。71%(6/7),2 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EHS合并肝损伤的患者应在肝损伤第3 期之前积极行TPE治疗,阻断其病理生理过程,使之跃过第3期,从而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

    劳力性热射病肝损伤血浆置换

    术前治疗性血浆置换预防ABO血型不合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刘欣然王丹苏瑞蕊马一鸣...
    734-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治疗性血浆置换(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预防ABO血型不合肾移植(ABO 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搜集了 2022 年 4 月至 2024年 4 月在本院肾移植科室住院的 9 名ABO血型不合肾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9 名患者在肾移植手术前共进行了 28 次TPE,总结治疗方案:根据入院时患者的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水平、性别、身高、体重、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制定置换液的比例、置换次数和置换量。同时监测患者入院时及TPE后相关实验室指标,如: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凝血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肌酐、尿素氮,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移植术后检测ABO血型系统抗体效价变化,肌酐和尿量变化等肾功能指标,观察有无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如:移植肾区肿胀、疼痛、水肿等表现。结果 9 名ABOi-KT患者术前平均血浆置换次数约为 3 次,平均每次置换液总量约为 2 500~3 500 mL,大约为 1。01~1。16 血浆容量(plasma volume,PV),数次TPE后在移植术前抗体效价水平较前可平均下降 3 倍。Hb、PLT、PT、PTA、INR、TBil、ALB、Cr、BUN无统计学差异(P>0。05),WBC、APTT、Fbg、TP、GLB、A/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9 名患者肌酐可降至 100~140 μmol/L左右,尿量正常,尿蛋白下降至弱阳性或阴性,9 名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结论 TPE可有效降低ABO系统血型抗体水平,可有效预防ABO血型不合患者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TPE肾移植ABO血型不合急性排斥反应

    三种血浆置换方式改善肾移植后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引发置换副反应的对比研究

    张德峰张爱萍田宝勇王秀秀...
    742-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和离心式治疗性血浆置换(cTPE)以及离心-膜滤过式血浆置换(CFPP)3 种不同的血浆置换(TPE)方式在改善肾移植后肾功能不全方面的疗效,以及在引发置换相关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肾移植术后行TPE的4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TPE方法的不同分为DFPP组(33 例)、cTPE组(7 例)、CFPP组(6 例),对比分析 3 组TPE前后患者外周血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尿量的变化。结果 DFPP 组、cTPE 组、CFPP 组 TPE 前后肌酐下降率分别是(31。40±25。38)%、(58。91±19。75)%、(39。44±28。64)%,cTPE组高于DFPP 组(P<0。05),cTPE组与CFPP 组比较无差异(P>0。05)。DFPP组、cTPE组、CFPP组TPE前后尿量增加率分别是(49。33±30。03)%、(54。62±39。32)%、(68。89±23。00)%,3 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DFPP组、cTPE组、CFPP组血TPE后血红蛋白降低率分别是(11。97±5。94)%、(20。17±5。75)%、(9。65±8。75)%,cTPE组高于DFPP 组和CFPP 组(P<0。05),DFPP 组与CFPP 组比较无差异(P>0。05)。DFPP组、cTPE组、CFPP组TPE前后血小板数降低率分别是(37。88±18。39)%、(24。56±12。36)%、(21。40±12。51)%,3 组间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DFPP组、cTPE组、CFPP组TPE前后纤维蛋白原降低率分别是(0。57±0。20)%、(0。14±0。06)%、(0。26±0。22)%,DFPP 组高于 cTPE 组(P<0。05),DFPP 组、cTPE 组与 CFPP 组比较无差异(P>0。05)。DFPP组、cTPE组、CFPP 组 TPE 前后白蛋白降低率分别是(11。41±5。97)%,(14。67±6。52)%、(25。18±5。10)%,cTPE组、DFPP组低于CFPP组(P<0。05),DFPP组与cTPE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3 种TPE方式对肾移植后患者肾功能、贫血、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选择TPE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和治疗需求,并结合实验室自身技术条件及血浆供应情况综合考虑。

    血浆置换治疗性血浆置换肾移植

    治疗性血浆置换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基于单中心的研究

    李玲玲朱晓君林洁庄远...
    748-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治疗性血浆置换(TPE)过程中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探究TPE过敏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 2018-2023 年由本中心输血医学科完成,且使用了血浆成分的TPE治疗的 92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发生过敏反应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生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29 例患者共进行 4 071 次TPE治疗。其中有 198 例(21。31%)发生 349 次(8。57%)过敏反应,其中Ⅰ、Ⅱ、Ⅲ级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6。33%、81。38%、2。29%,无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过敏史、是否诊断免疫相关疾病、是否入住ICU、血浆用量、全身血容量、最大血液流速、是否联合使用白蛋白与发生过敏反应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轻患者、有过敏史、患免疫相关疾病及非ICU患者容易在TPE中发生过敏反应,而TPE的治疗方案如置换液类别、血浆用量、血液流速等与过敏反应发生无关。结论 TPE发生过敏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低龄、有过敏史、患免疫相关疾病及非ICU患者是TPE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TPE治疗前识别出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提前给与相应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治疗性血浆置换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红景天苷抑制人血小板与乳腺癌MDA-MB-468 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邵意涵邵小宝朱维娜陈鑫...
    754-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人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以及对人血小板与乳腺癌MDA-MB-468 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集人全血并制备血小板悬液,采用不同浓度Sal处理后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流式细胞术检测Sal对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468 细胞,采用不同浓度Sal处理人血小板,使用凝血酶激活血小板,通过黏附实验和划痕实验分析Sal对血小板与MDA-MB-468 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TEG检测:空白对照组的ADP抑制率为(10。97±12。69)%,各浓度Sal干预组ADP 抑制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抑制率为(8。11±7。84)%,5 μmol/L Sal干预组为(25。96±15。18)%,2 者比较有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40、60 μmol/L Sal 组血小板表面CD62P表达分别为(56。5±0。17)%和(65。50±0。36)%,与阳性对照组(76。53±0。49)%比较有差异(P<0。05);40、60 μmol/L Sal组血小板表面PAC-1 的表达分别为(62。20±0。10)%、(58。47±0。15)%,与阳性对照组(72。10±0。20)%比较有差异(P<0。05)。黏附实验:血小板可与MDA-MB-468 细胞产生黏附作用,且活化血小板黏附能力更强。而Sal各组的黏附率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与 Sal 浓度呈负相关。划痕实验:阳性对照组 24h 细胞迁移率为(12。71±0。70)%,各浓度Sal处理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4。51±0。44)%、(3。85±0。11)%、(5。37±0。36)%、(4。15±0。13)%、(3。55±0。38)%,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Sal干预 48h后,10、20、40、60μmol/L Sal组细胞迁移率均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Sal能够抑制凝血酶介导的活化血小板与MDA-MB-468 细胞间的黏附及MDA-MB-468 细胞的迁移。

    红景天苷血小板乳腺癌活化迁移

    高原人群红细胞渗透脆性研究

    王爱萍拉巴卓嘎李薇王轩智...
    76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原环境下红细胞生理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症及贫血患者红细胞渗透脆性变化。方法 纳入2020 年 10 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住院患者及体检人群共 174 名,按照血红蛋白水平分为 4 组:红细胞增多症组(n=42)、红细胞生理性增多组(n=48)、贫血组(n=29)、健康对照组(n=55),并与同期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贫血患者及健康人群各 67 名作为平原对照组,采用经典的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方法,比较各组样本的红细胞渗透脆性结果,包括开始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STH)和完全溶血的NaCl溶液浓度(CTH),采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原人群中,健康人群汉族 CTH 与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组(0。52)STH高于高原健康对照组(0。48)(P<0。001);高原和平原比较,高原贫血组(0。36)、高原健康对照组(0。36)CTH中位数明显高于平原贫血组(0。28)、平原对照组(0。28)(P<0。001)。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原地区、女性红细胞增多症、贫血为STH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显示高原地区人群、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本研究为高原地区常见红细胞疾病及输血相关政策研究提供了依据。

    红细胞渗透脆性高原生理性红细胞增多

    献血者ABO疑难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分析

    陈兰兰张燕华车进李凤...
    76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正确鉴定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献血者的血型并研究其表型与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微孔板法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献血者标本分别进行盐水试管法血型血清学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并对部分献血者的PCR产物进行ABO基因 1-7 外显子直接测序,分析献血者的血型表型、基因分型及基因序列。结果 微孔板法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献血者标本 256 份,通过试管法血型血清学鉴定,正常ABO血型 119份,ABO血型抗体减弱 90 份,ABO亚型 47 份。256 份标本进行了PCR-SSP基因分型试验,除了 6 份标本基因分型无法明确判读外,233 份标本试管法血清学表型与基因型一致(91。02%),17 份表型与基因型不一致(6。64%)。250份标本共计检出 17 种基因型:AO1(56 份)、AO2(58 份)、AA(50 份)、BO1(31 份)、BO2(17 份)、BB(8 份)、O1O1(2份)、O1O2(7 份)、AB(13 份),AO4、A205O2、A205A、A201A、O1O4、O2O2、A201B、A205B各1 份。对78 份标本ABO基因 1-7 外显子测序,共检出 29 个 ABO 等位基因,其中 7 个是常见等位基因:∗A101、∗A102、∗A104、∗B101、∗O01、∗O02、∗O04,23 个是少见或罕见等位基因:∗A201、∗A205、∗Ax01、∗Ax03、∗Ax13、∗Ax19、∗Ax22、∗Ael10、∗B305、∗Bel03、∗Bel06/∗Bx02、∗Bw07、∗Bw12、∗Bw17、∗Bw37、∗O05、∗O26、∗O61、∗B(A)04、∗B(A)07、∗cisAB01 和∗cisAB01var。另外发现 6 个罕见等位基因突变位点(c。101A>G;c。103_106delG;c。146_147insGC;c。259G>T;c。322C>T;c。932T>C)。结论 疑难ABO血型的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相结合,提供明确的血型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ABO血型亚型表型基因分型基因测序

    广西贺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Mur血型筛查及基因型研究

    袁维权丁少华李建敏吴雪明...
    773-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查广西贺州地区无偿献血者Mur血型抗原分布频率,并对Mur抗原阳性样本进一步分析其分子基础。方法 采用微孔板血型血清学方法筛查广西贺州地区无偿献血者Mur表型,分析Mur血型抗原在不同少数民族人群中分布频率。对血清学筛查结果阳性样本通过PCR-SSP方法进行基因定型,验证血清学方法的准确性,并测序分析其基因背景。结果 在 3 298 例贺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标本中筛选出Mur抗原阳性 432 例(13。10%,432/3 298),PCR-SSP基因分型验证显示 432 例标本均为电泳阳性。其中,汉族献血者Mur抗原阳性占比 12。79%(331/2 587),瑶族 13。25%(64/483),壮族 16。51%(36/218),3 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的测序结果显示,其中 428 例为GYP(B-A-B)Mur,即GYP。Mur型(12。98%,428/3 298)),其余 4 例为GYP(B-A-B)Bun,即GYP。Bun型(0。12%,4/3 298)。结论 广西贺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Mur血型频率较高,且以GYP。Mur基因型为主。由于民族融合等因素,汉族与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Mur血型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本地区广泛开展Mur血型抗原抗体检测,对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Mur血型抗原分布频率GYP.Mur输血安全贺州

    血小板微粒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

    邵雯杜彬杜爱翠任召祺...
    779-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 纳入 30 名DN患者、30 名非DN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和 30 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Ps的数量和表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onin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水平,采用血生化检测肾脏功能。结果 DN组的PMPs数量为(1 564±346)个/μL,显著高于非DN组的(1 246±312)个/μL和对照组的(1 223±299)个/μL(P<0。05),DN 组主要为表达 CD62P 和 CD41a 的 PMPs,占(76。5±12。3)%。且PMPs水平和活化程度随DN进展而升高。PMPs数量与肾素等因子呈正相关(r=0。56~0。62,P<0。05),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r=-0。64,P<0。05),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呈正相关(r=0。66,P<0。05),且是UAE的独立影响因素(β=12。34,P<0。05)。结论 PMPs在DN患者中表达升高,可能与肾脏损伤有关,但尚不足以证实其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血小板微粒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内皮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