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运(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运(下半月)
中国水运(下半月)

月刊

1006-7973

zgsyzz@163.com

027-82782748 82824852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路32号钻石大厦1504室

中国水运(下半月)/Journal China Water Trans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旧重力式码头现状检测评估方法研究

    贾晓婵白雪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北方某港口一老旧重力式码头的多项检测,重点确定其结构型式并进行安全性评估,同时进行了横向水平位移、沉降、倾斜、破损检测、平立面及断面测定,耐久性检测等试验研究.为后期重新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类似老旧码头工程检测提供参考.

    老旧重力式码头安全性评估横向水平位移破损检测断面测定

    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水工涵洞表观病害评价

    何香建梁经纬胡芬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客观准确对水工涵洞的安全状况做出评价,基于涵洞的表观病害,建立水工涵洞表观病害安全评估模型.首先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涵洞安全的病害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其次结合健康度评价法判定水工涵洞表观病害的安全等级;最后运用该模型以水工输水涵洞为研究对象进行表观病害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所得k和m值均满足一致性验算,表明各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合理;某水工输水涵洞全长范围内评估代表值为0.8527(B级),说明涵洞只存在轻微破损,输水运行较为安全.研究结果可为评价水工涵洞的安全状况提供新思路,且对于提前识别涵洞风险、确定涵洞的修整方案等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水工涵洞可拓层次分析法病害评价

    浅析凉亭水库坝址和坝型的比选

    徐伟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凉亭水库工程区地形、地质条件、建筑物布置、施工条件、淹没及移民补偿、工程效益、环境影响、工程运行管理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凉亭水库坝址和坝型两个方面分析了分析比选,以期为类似案例提供借鉴.

    凉亭水库坝址坝型比选

    基于BQ修正方法在深卸荷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应用

    陆宝平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简称《国标》)[1]中给出了地下工程[BQ]的计算公式存在的不足,并在参考RMR法修正研究成果,改进了BQ法中初始应力状态影响修正系数K3的取值方法,提出了针对BQ法的深卸荷影响系数Ks,优化了地下工程[BQ]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优化后的BQ法得到的岩体质量分级结果与现场定性分级结果吻合率更高,也更符合叶巴滩水电站工程实际.

    岩体质量分级BQ法RMR法深卸荷地应力

    基于GPU并行加速的探地雷达正演模拟

    窦勇硕聂俊丽黄金强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演是实现多种处理方法的基础,逆时偏移、全波形反演等都是基于正演完成的.随着数值模拟对精度要求的提高,网格剖分的细化以及计算区域的变大,传统正演算法逐渐难以满足这些需求.本文采用标准交错网格剖分,引入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吸收边界条件,基于CUDA并行架构平台,实现了快速探地雷达正演算法,并通过模型试算检验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加速比最高达到了10以上.

    探地雷达正演模拟CUDA并行计算

    不同厚度重塑碳酸盐岩红黏土干裂演化特征

    任意江兴元吴长虹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黏土是具有多裂隙、高含水率、强胀缩性的高塑性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为工程建设中的常用土类,但其特殊性质易引发相关工程地质问题.为探究红黏土失水干裂过程及演化特征,对贵阳红枫湖地区红黏土进行不同厚度的干裂试验,结果表明:(1)红黏土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可分为常速、减速及残余蒸发三阶段,土体厚度增加不影响水分蒸发规律,但增多了试样水土质量,使水分自下而上的迁移量增加,从而延长各蒸发阶段历时;(2)试样开裂时含水率在70%~75%之间,尚处于饱和状态,干燥完全后,残余含水率在1%左右;(3)随厚度增加,裂隙形态逐渐由细短向粗大发展,裂隙及裂块数量指数减少,而裂隙率逐渐增加;(4)土体厚度增加,干燥引起的张拉应力更多作用于试样裂隙深度扩展,造成裂隙数量较少,形态较大.

    碳酸盐岩红黏土水分蒸发失水干裂厚度效应裂隙演化

    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层地热能开发中地埋管布置优化研究

    陈仪侠裴鹏罗婷婷邓凤强...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存在复杂的地质条件,在进行浅层地热能的开发时,其含水层丰富、多裂隙的特殊岩溶地质构造对地埋管热泵技术在该地区的开发应用同时存在优缺点.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岩土大,岩土体周围活跃的地下水可加强地埋管的换热特性,但是其周围地层存在非均质、裂隙发育的特点,对钻孔的成孔率影响较大,因此针对岩溶地区的地埋管设计排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团队工作,从微观到宏观,全方位对某复杂地质区域的浅层地热资源开采进行研究,并对地埋管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结合当前对特殊地质条件下地埋管铺设的研究方案以及研究现状,提出在地勘和评价初期就对项目地全年的地下水赋存状态、各时期水位线高低、地下水渗流速度及方向、周围地层的岩性及分层作精确的测定,准确识别"高效区"和"低效区",并建立实时监控系统以缓解运行过程中的热失衡风险,以减少地埋管铺设成本.

    浅层地热能地埋管热泵分区布置地下水裂隙

    多层悬索结构各阶段仿真分析实现主索安全快速安装

    王锐谈磊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体空中威亚工程是服务于第七届军运会开闭幕式演出的重点工程,跨越主体育场馆,主体结构为钢塔架+主缆索结构.南北侧钢塔架宽度90m,高度70m,主缆为主跨380m的多层三段式悬索结构,项目施工场地狭窄、环境复杂.针对武汉军运会威亚项目超高钢塔和粗直径主缆索施工存在的技术困难,通过对超高钢塔和多层悬索结构模型进行多阶段仿真分析,明确各阶段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而优化了上跨既有建筑物粗直径主索安装工艺,实现了多层三段式粗直径主索快速安装,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保障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安全风险.

    上跨场馆多层悬索结构超高钢塔仿真快速安装

    某跨江特大桥施工工艺研究

    陈松柏
    105-10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工程在交通工程中发挥着重要连接和纽带作用,随着交通线路的不断完善,桥梁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跨江跨河大桥逐渐普遍,针对特殊的作业环境,安全、经济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跨江大桥建设过程中关键施工活动的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和研究,为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统一,提供一种实践经验和思路.

    跨江特大桥施工工艺施工效率

    跨河宽幅钢箱梁单向多点同步顶推施工要点探讨

    毕红艳
    108-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跨河自锚式悬索桥为例,在概述桥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因临时墩跨度大,所在河流水文条件复杂,无法架设支架,故应采用多点同步顶推施工技术;从顶推施工结构及施工控制、顶推设备及控制系统等方面对该跨河宽幅钢箱梁单向多点同步顶推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临时墩群桩变刚度转换、增设预张拉索、低摩擦系数摩擦副及连续顶推同步控制系统等措施应用后,顶推不平衡水平力得到有效控制,也为顶推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

    宽幅钢箱梁单向多点同步顶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