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运(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运(下半月)
中国水运(下半月)

月刊

1006-7973

zgsyzz@163.com

027-82782748 82824852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路32号钻石大厦1504室

中国水运(下半月)/Journal China Water Trans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应用前景概述

    赵振华张佳琦王路瑶
    82-8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核反应堆电源因功率范围覆盖广、自主性强、结构紧凑、隐蔽性高、可全天时全天候连续工作等突出优点,是未来空间电源特别是大功率电源的最优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文中基于空间核反应堆技术发展,从军事和民用需求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空间核反应堆电源的应用前景.

    空间核反应堆发展、应用前景电源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火灾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韩佳睿赵世超何茜张亮亮...
    84-8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既肩负道路交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又面临着安全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依托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工程,建立基于数字平台技术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环境参数在线监控平台,不仅提供动态可视化隧道火灾三维场景,也可用于监控与预判火灾发展态势.通过建立隧道运营参数感知系统,实现超大直径隧道在防灾救援决策方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盾构隧道运营环境实时监测

    内河航道重力式生态护岸设计标准化研究综述

    金彬彬徐云李佳玮金罗斌...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河航道由于土地资源限制,航道工程中护岸多采用重力式护岸,根据交通运输部提出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在满足护岸功能性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性、标准化、装配化提出新要求.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重力式生态护岸在结构型式、标准化、装配化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评述.重力式生态护岸设计标准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具有巨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内河航道重力式生态护岸标准化装配化

    长三角水生态一体化背景下河湖治理的思考

    刘正茂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涉及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其示范区是先行区,在长三角水生态一体化背景下,对区域内水生态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现状水生态本底基础弱、要素统筹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以联防联控机制为基础,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理顺关系、统一标准、建立管控平台等对策和建议.

    长三角水生态一体化河湖治理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典型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杨琼赵铮王虎成剑波...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喀斯特已成为重金属暴露高危区,为探明域内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开展了玉米(106对)、水稻(88对)和辣椒(112对)农产品与土壤协同监测,分析了Cd、As、Pb、Cr 4项重金属,划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并识别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玉米、辣椒和水稻种植土壤Cd超标率最高,分别为73.27%、95.54%和77.27%,农产品中玉米和辣椒以Cd点位超标率最高,分别为25.86%、84.82%,水稻Cr超标率最高为20.45%.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土壤Cd、As、Pb、Cr 4项综合)初步划分结果优先保护类12.17km2(1.59%)、安全利用类586.53 km2(76.46%),严格管控类168.38 km2(21.95%),Cd是土壤环境质量最主要影响因素.农产品能够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结果,玉米、水稻辅助调整优先保护类分别增加13.18%、24.63%,而辣椒不能调整土壤环境质量类别,不同农产品类型间辅助调整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存在较大差异.土壤pH、重金属也影响农产品中重金属富集,同时,农作物种间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辅助调整.因此,喀斯特地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应按照农作物种类进行划分,防止土壤的过度保护,合理有效的实现农用地的分类管理.

    耕地农产品重金属环境质量类别影响因子

    我国咸潮入侵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林炜杰余希林杨海燕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咸潮是在河流入海口因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入上游河道所形成.近年来,我国沿海咸潮发生频率增加,严重影响当地的水资源利用,其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复杂且具有地区性的特点.本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咸潮入侵的研究,简述咸潮入侵时珠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所遭受的影响,通过查阅资料分析促进咸潮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咸潮对社会和人类产生的危害.目前大多因为河道沿程对咸潮的观测资料不足而无法获取空间的连续分布数据,对咸潮入侵影响因素的探讨还比较浅显,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数值模拟方法更加地广泛应用于河口咸潮入侵的研究,基于实地观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进一步探索咸潮入侵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咸潮入侵珠三角地区长江影响因素

    嘉陵江利泽船闸原型观测试验

    廖海林陈亮舒岳阶周远航...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建嘉陵江利泽船闸平面尺度较大、输水系统简单、输水系强度大,需通过原型观测获得船闸运行特性.原型观测结果表明:船闸左右两侧人字门、阀门同步性较好,但阀门启闭速度较设计要快;阀门以Tv=3.7min开启,船闸闸室充水时间7.4~7.9min,泄水时间8.3min,船闸超灌和超降值分别为16cm和11cm;500t级满载船舶,充、泄水过程船舶闸室系缆力均较小;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较好.

    利泽船闸原型观测阀门输水系统水力特性

    涪江三星船闸建设规模

    周定科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涪江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航运发展需求,预测涪江三星船闸设计水平年2050年过闸运量,结合航道规划及过闸运输船型组合,计算不同船闸有效尺度的通过能力,论证确定三星船闸平面尺度和建设规模,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为涪江其他枢纽船闸新建、改扩建提供借鉴.

    过闸运量通过能力建设规模船闸

    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航道选线分析

    马劲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江从三河坝至潮州为单一河道,在潮州分为北溪、东溪、西溪三汊,又于下游再分成东里河、莲阳河、外砂河、新津河、梅溪河五条河流分别出海.韩江航运出海通道扩能升级至Ⅲ级航道,研究提出合理可行的航道线路是首要工作.文中主要通过对韩江各条出海航线港口条件、航道通航条件、工程建设内容及沿线桥梁重建等限制因素分析,研究韩江航道扩能升级出海口及航道线路选择的可行性.

    韩江航道扩能升级出海口选择航道线路比选

    码头后方冲淤演化对桩基础影响分析与研究

    张吕华李凯夏剑顾啸天...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南京明州码头工程为例,分析了高桩码头在冲淤演化作用下基桩的稳定情况.根据勘察、检测、测量等数据,建立不同淤积泥面线下的码头模型;进行反馈分析并对计算参数进行修正,然后对其他工况下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建立现状泥面线下的码头模型,分析其对基桩的影响情况,同时分析了不同泥面高程对桩基础的影响效应,预测最不利泥面高程线,对高桩码头工程的安全起到预警作用.

    高桩码头冲淤演化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