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邢瑞昌

双月刊

1005-4847

a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Journal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与实验动物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论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角叉菜胶诱导的慢性血栓小鼠模型的建立

    韩子逸沈诗怡张金鑫周燕...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不同浓度的角叉菜胶溶液连续腹腔注射的方式处理小鼠,筛选慢性血栓小鼠模型的条件.方法 将7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即:空白组对照组、0.02%剂量组、0.04%剂量组、0.06%剂量组、0.08%剂量组、0.10%剂量组、0.20%剂量组.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01 mL/g),其余组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角叉菜胶溶液(0.01 mL/g),每天注射1次;各组小鼠饲养于(20±1)℃室温下并自由采食、饮水.每天观察各组出现黑尾的情况(黑尾率、黑尾长度);出栓即采样;采血检测血凝四项,检测结肠组织与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结果 0.06%剂量组小鼠第5天出栓2只,第6天出栓8只;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06%剂量组小鼠FIB含量显著升高(P<0.05),APTT显著缩短(P<0.05),TT显著延长(P<0.05),PT极显著延长(P<0.01);0.06%剂量组结肠组织与血浆中SOD、GSH-Px均极显著降低(P<0.01)、MDA显著升高(P<0.05);0.06%剂量组结肠组织与血浆中TNF-α、IL-1β显著升高(P<0.05)、IL-10显著降低(P<0.05).结论 初步得出室温为(20±1)℃条件下,0.06%的角叉菜胶溶液(0.01 mL/g)连续腹腔注射6 d(每天1次)是建立慢性血栓小鼠模型的最适条件.

    慢性血栓小鼠角叉菜胶氧化应激炎性因子

    肌少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李聪高泽林方碧青史仍飞...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少症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自身肌肉质量减少与力量相应减弱的现象.近年来,肌少症动物模型在老年人肌肉萎缩的预防及其机制探讨方面已有广泛应用.本文综述近年来肌少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动物肌少症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各类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为开展相关的实验提供参考.

    肌少症动物模型小鼠研究进展

    小型猪模型在人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梁靓陈奎蓉程锋田威龙...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metabolic and endocrine diseases)是危害人类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之一.肥胖、病毒感染、遗传易感性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但其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制备适宜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关键基础.小型猪在生理解剖结构、机体代谢过程、病理诊断指标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是制备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本文对小型猪品系、构建疾病模型的方法 及现状展开综述,旨在为人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小型猪动物模型

    白细胞介素-37在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刘明娅戚菲菲鲍琳琳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感染机体过程中,常因免疫反应过度促使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导致肺损伤、肺衰竭甚至死亡.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是流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用于流感治疗的药物主要是抗病毒药物,通常不能调控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也不能减轻肺部的炎症损伤.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是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家族的成员,具有强大的抑炎功能,通过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阻止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若能将IL-37的抗炎作用运用到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治疗中,无疑给重症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流感病毒重症肺炎细胞因子风暴IL-37

    模型动物神经元钙信号检测技术研究与进展

    李谦毕爱玲王兴荣毕宏生...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是模型动物神经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细胞多种功能的调节,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内信号,这些信号在神经元功能调控及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明确的细胞亚区,钙信号发挥着高度特异性的功能,尤其在大脑皮层中更能反映神经元的活性,因此神经元钙信号的检测对研究大脑皮层功能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模型动物钙信号检测的方法 ,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双光子钙成像技术、深脑显微钙成像技术、光纤记录技术.通过文献回顾分析,了解了该领域的新进展,并综述了各种钙信号在体检测技术在模型动物神经元信号分析和神经元可塑性研究的应用及前景.

    钙信号双光子钙成像技术深脑显微钙成像技术光纤记录技术

    无菌动物无菌检测的探讨

    李永军李兰娟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无菌动物在肠道微生态中的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的生理、病理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为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必须对无菌动物频繁的进行无菌检测.但无菌检测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目前传统的检测方法 主要是细菌、真菌培养及革兰染色镜检.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发展,现在新增了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PCR),利用16S rRNA进行细菌的鉴定.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对这些方法的利弊及影响因素进行简要探讨.

    无菌动物无菌检测细菌培养16SrRNAPCR

    浆细胞性乳腺炎动物模型制备及模型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王军大王亚东王立娟杨雅淋...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为较常见乳腺疾病,国内发病率与日俱增.PCM主要发生于非哺乳期中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复杂,治疗手段亦多样化.目前PCM主要集中于临床观察研究,病理过程、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基础研究严重不足,因此制备PCM动物模型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深入研究分子机制、评估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PCM动物模型种类、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模型病理及影像效果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浆细胞性乳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程雪婷陈妍灵黄晓东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肠弯曲杆菌主要导致食源性胃肠疾病,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然而相关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是该致病菌研究的难点.本文综述了影响空肠弯曲杆菌感染模型建立的关键因素,包括菌株的毒力因子、小鼠的品系、免疫功能、肠道菌群、饮食组成、宿主适应等因素,以期为成功建立合适的小鼠感染模型提供参考.

    空肠弯曲杆菌小鼠模型感染模型影响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蔡江帆陈民利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不断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病率也急剧上升,已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疾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晚期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而NASH是由单纯性脂肪肝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阶段,因此,预防和治疗NASH已成为一个研究焦点.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的研发以及制定防治策略的重要环节.目前已经开发的动物模型主要是模拟人类NASH的病理形态和临床特征,包括膳食动物模型、药物诱导动物模型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但这些模型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本文就近年来NASH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以供NASH研究者参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动物模型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