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邢瑞昌

双月刊

1005-4847

a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Journal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与实验动物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论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的建立

    刘冬恋郭秋鸿夏阳淼周叶...
    364-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为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药物研发提供模型工具.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A组(2%氧嗪酸钾+12%酵母膏+86%普通饲料饲喂)、B组(0.15%腺嘌呤+10%酵母膏+89.85%普通饲料饲喂)、C组(100 mg/kg腺嘌呤+1500 mg/kg氧嗪酸钾,每日早晚各灌胃1次)和D组(50 mg/kg腺嘌呤+1500 mg/kg氧嗪酸钾,每日早上灌胃1次).观察时间为5周,每周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等指标,5周后,检测大鼠双肾重与体重的比值,同时对肾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C组大鼠体重减轻,双肾重与体重的比值升高,血清尿酸、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肾颜色变化明显,HE和尿酸盐染色发现肾有一定程度的损害.结论 100 mg/kg腺嘌呤+1500 mg/kg氧嗪酸钾,每日早晚灌胃的方式建立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的效果最佳.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尿酸肌酐尿素氮

    血瘀证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

    刘校彤吕光华王巧稚王琼...
    371-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瘀证作为中医学常见的证候之一,常夹杂其它证候出现.对其诊断和治疗的意义不言而喻.现代医学对血瘀证的研究逐渐增多,建立更可靠的血瘀证动物模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血瘀证模型的研究进展,为后续血瘀证模型制备提供参考.

    血瘀证动物模型进展

    SARS-CoV-2感染加重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小鼠疾病表型

    380页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贾亚泉宋军营曾华辉谢治深...
    3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世界人口结构老龄化愈来愈严重,对AD疾病的研究也成为世界医学界的热点.对疾病机制的研究需要建立与临床病理特征相符的动物模型.关于AD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仿人类衰老过程的自然衰老动物模型、转人类基因动物模型、物理方法构建痴呆动物模型和化学方法构建动物模型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本文主要对AD近年来研究报道中常用的动物模型进行归纳、对比和总结,为以后AD研究选择或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一些参考.

    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颜昊贾永伟翟伟峰
    387-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近年来因其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以及发病年龄提前得到广泛关注,其引起的脊柱疾病,不同程度上的降低了人类生活质量.其退变机制的不确定性使得其治疗方式较为复杂,为进一步探究椎间盘退变的病因病理,本文将借助国内外关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相关文献,对目前主要的造模方法做一综述,希望通过比较不同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之间的差异,选择出能够全面模拟人类椎间盘退变的造模方法.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子宫肌瘤动物造模的研究进展

    谭薇王众代芳芳何娟...
    393-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目前子宫肌瘤发生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子宫肌瘤是子宫切除术常见的临床特征,但子宫切除术会严重损害女性的生育力.对于无症状以及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药物治疗仍然是最佳选择.因此,需要借助动物模型探寻肌瘤的发病机制并筛选有效的药物服务于临床.

    子宫肌瘤动物模型大鼠

    帕金森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评价

    蒙健林梁健芬张兴博文铭钧...
    399-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由于缺乏对人脑的研究,且帕金森病在动物中没有自发趋势,因此科学合理的动物模型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新药研发.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MPTP6-OHDA损毁因素基因

    心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王云姣张婉勤张军平吕仕超...
    405-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证候模型起步较晚,为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气虚血瘀证作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的证型,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是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各种心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进行研究,观察实验动物的宏观体征、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客观评价其造模方法,同时提出当前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探究心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模型支持.

    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模型评价

    非人哺乳动物细胞系身份鉴定的研究进展

    朱亮屠珏王德军
    413-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人哺乳动物细胞系在医学生物学研究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人源细胞一样,非人哺乳动物细胞在使用中也面临着错用、污染和变异的问题.但与人源细胞相比,非人哺乳动物细胞受到的关注比较少,细胞身份鉴定技术发展较慢.目前对非人哺乳动物细胞系身份鉴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鼠、中国仓鼠和非洲绿猴3个物种,方法以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标记检测为主,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析为辅.本文就非人哺乳动物细胞系身份鉴定技术在不同物种中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非人细胞系细胞系身份鉴定质量控制短串联重复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