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邢瑞昌

双月刊

1005-4847

a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Journal Acta Laboratorium Animalis Scient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与实验动物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科学论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抑郁症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李铮铮刘子玉王智民金哲...
    95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发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并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通路加以验证。方法 32只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抑郁组(DP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伴抑郁症组(AIT+DP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组(AIT组),每组8只。N组正常饲养,DP组采取5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AIT组予0。05%碘化钠水溶液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AIT+DP组在建立AIT动物模型基础上施加5周CUMS建立AIT+DP动物模型。通过观测小鼠甲状腺组织结构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和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id autoantibodies,TGAb)水平评价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是否制备成功;通过测定体重、糖水偏好率、旷场行为学(中央象限时间、中央象限比例、站立次数、排便次数、毛发梳理时间),大脑皮质、海马病理变化及大脑皮质小胶质细胞焦亡相关蛋白水平评价小鼠抑郁状态。模型小鼠同时符合上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抑郁症相关指标检测,则表明AIT+DP动物模型制备成功。结果 与N组比较,AIT组与AIT+DP组血清TGAb、TPOAb水平显著增加(P<0。01),甲状腺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DP组与AIT+DP组小鼠中央象限时间、中央象限比例、站立次数、排便次数、毛发梳理时间有不同程度降低,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增多,神经元细胞减少,伴有部分细胞核萎缩,NLRP3、IL-1 β、Caspase-1、GSDMD-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AIT+DP组尤为明显(P<0。01)。结论 0。05%碘化钠水溶液与CUMS可较好地模拟AIT+DP模型动物外在表现与内在指标变化,可为AIT+DP疾病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参考。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抑郁症模型评价NLRP3/Caspase-1/GSDMD通路细胞焦亡

    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研究

    乔诗清王停闫永煌杨九思...
    965-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符合临床特征的、稳定的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模型。方法 采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皮下注射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将3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6 mg/kg DHEA造模组、60 mg/kg DHEA造模组,造模组每日按照相应剂量进行DHEA皮下注射,正常组每日给予甘油皮下注射,连续21 d,以卵巢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进行模型评价,明确DHEA致PCOS大鼠模型的最佳造模剂量。在此基础上,选取DHEA最佳造模剂量,分别设立停止造模组和继续造模组,进行28 d的模型观察,考察模型维持情况,其中停止造模组不再继续给予DHEA,继续造模模型组每48 h给予60 mg/kg DHEA皮下注射。评价指标包含大鼠体重、动情周期、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1)与正常组相比,6 mg/kg DHEA造模组与60 mg/kg DHEA造模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但二者动情周期均失去规律性,卵巢组织中可见较多囊状扩张的大卵泡,少见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层数减少且排列稀疏无序,黄体数量减少;且60 mg/kg DHEA造模组血清T、E2水平显著升高(P<0。05)。(2)停止造模组:模型组(A2组)与正常组(A1组)相比,两周后恢复规律的动情周期,卵巢组织中可见各级生长卵泡和黄体,囊性卵泡减少,颗粒细胞层数增加,可见成熟卵泡,卵母细胞局部形态完整,且E2、AMH水平降低(P<0。05)。(3)继续造模组:模型组(B2组)与正常组(B1组)相比,长期处于动情后期,卵巢组织中可见较多囊状扩张的大卵泡,少见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层数减少且排列稀疏无序,黄体数量明显减少,血清LH、LH/FSH、T水平升高(P<0。05)。结论 连续21 d皮下注射60 mg/kg DHEA,能够成功构建符合临床特征的非肥胖型PCOS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每48 h给予60 mg/kg DHEA皮下注射能够保持模型的稳定性。

    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脱氢表雄酮大鼠模型

    构建基于体表神经源性渗出反应的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病情分级模型研究

    林栋齐诗仪林锦文王世豪...
    976-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不同浓度梯度盐酸诱导下的急性胃黏膜损伤(acute gastric mucosal injury,AGMI)大鼠模型,并探讨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及剂量的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对大鼠生存率及体表渗出情况的影响。方法 (1)将Wistar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配到5个组:150~180 g组、180~200 g组、200~250 g组、300~400 g组以及400~500 g组,并进一步根据盐酸浓度分为8个亚组,具体浓度为:0。40、0。45、0。50、0。55、0。60、0。65、0。70 mol/L盐酸组以及以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共40个小组,每小组3只,共计120只。评估各组大鼠造模后24 h生存率,并分析体重和盐酸浓度对大鼠生存情况的交互关系。在确定5个梯度盐酸浓度的基础上,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黏膜镜下的病理变化。(2)选择(1)结果中适合制备的最高盐酸浓度制备AGMI模型,随后,将大鼠随机分配到不同的EB浓度和剂量组中,具体分组:EB 1(0。5%,0。4 mL)组、EB 2(l%,0。1 mL/100 g)组、EB 3(1%,0。2 mL/100 g)组、EB 4(2%,0。1 mL/100 g)组、EB 5(2%,0。2 mL/100 g)组、EB 6(5%,0。1 mL)组,每组 5 只,共 30只。评估注射EB后24 h内的生存率和体表渗出程度。结果 (1)AGMI大鼠造模后症状随着盐酸浓度升高而加剧,0。65 mol/L和0。70 mol/L在各体重组中的24 h生存率均为0%。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不同盐酸浓度组大鼠的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且盐酸浓度与体重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鼠的存活时间产生显著影响(P<0。001),确定的5个梯度盐酸浓度为0。40、0。45、0。50、0。55、0。60 mol/L。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AGMI大鼠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程度随盐酸浓度升高而加剧。(2)0。60 mol/L盐酸制备的AGMI大鼠,尾静脉注射5%EB(0。1 mL)后24 h生存率仅为40%。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EB不同浓度和注射量下AGMI大鼠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表渗出情况分析显示,EB 1组大鼠皮肤和眼睛颜色变化较淡,体表渗出点较少,而EB 4组、EB 5组大鼠皮肤颜色和渗出情况较明显。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证实,EB 3组、EB 4组和EB 5组大鼠的体表EB渗出点数量显著多于EB 1组(P<0。05,P<0。01)。结论 盐酸造模能够实现多个精确浓度梯度的设置。禁食后体重为180~200 g范围的大鼠,灌胃0。40~0。60 mol/L浓度可有效制备AGMI模型。尾静脉注射2%EB(0。2 mL/100 g),将有利于开展AGMI大鼠体表EB渗出点分布特征随时间和病情变化的研究分析。

    穴位敏化急性胃黏膜损伤伊文思蓝分布特征

    PM2.5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小鼠肝淋巴生成的影响

    丁世彬李洋陈玉萍蒋金金...
    985-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暴露对C57BL/6J小鼠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小鼠肝淋巴生成的影响,为防治PM2。5暴露所致肝损伤提供新靶点。方法 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PM2。5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组(MAFLD组)和PM2。5-MAFLD组。MAFLD组和PM2。5-MAFLD组小鼠连续12周给予高脂饲料,其余两组给予普通饲料。从13~16周,PM2。5组和PM2。5-MAFLD组小鼠通过气管滴注法进行PM2。5染毒(每周2次);其余两组小鼠同时通过气管滴注法滴注生理盐水。末次PM2。5染毒结束24 h后将实验动物处死。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酸(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评估肝淋巴LYVE1表达水平;测定肝氧化应激指标(4-HNE和T-GSH/GSSG)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肝淋巴生成标志蛋白(PROX1和LYVE1),淋巴生成调节蛋白VEGF-C和淋巴连接蛋白VE-cadherin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PM2。5染毒显著增加了 MAFLD组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降低了肝组织PROX1、LYVE1和VEGF-C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肝4-HNE水平和降低了肝T-GSH/GSSG水平(P<0。05)。然而,PM2。5染毒并没有显著影响C57BL/6J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肝组织中 PROX1、LYVE1、VEGF-C 和 VE-cadherin 的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的 4-HNE 和 T-GSH/GSSG(P>0。05)。结论 PM2。5染毒能显著加重MAFLD小鼠肝的氧化损伤,并且能通过降低肝VEGF-C减少肝淋巴生成。

    PM2.5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氧化应激淋巴生成

    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敲除对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脓肿发展的影响

    王淑君张丁李一鸣张思怡...
    992-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小鼠皮肤模型中对皮肤脓肿发展以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激活的影响。方法 将6~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和Gal3基因敲除(Gal3-/-)小鼠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PBS组、野生型小鼠+MRS A组、Gai3/-小鼠+PBS组、Gal3-/-小鼠+MRSA组,分别皮下注射MRSA或PBS,每组5只。观察记录小鼠皮肤脓肿发展和病理学变化,比较皮肤组织中的载菌量,并分析相关炎性细胞因子、MC脱颗粒及活化标志物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的差异。结果 感染MRSA后,野生型小鼠皮肤出现渐进性脓肿,而Gal3-/-小鼠脓肿体积较小。与野生型小鼠+MRSA组相比,Gal3-/-小鼠+MRSA组皮肤载菌量显著降低(P<0。01),且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较少的炎症细胞浸润。Gal3-/-小鼠皮肤中的细胞因子IL-1β、TNF-α、IL-33、TGF-β和IL-10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野生型小鼠+MRSA组皮肤组织中大量MC释放颗粒物质,而Gal3-/-小鼠+MRSA组仅发现少量脱颗粒的MC。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发现,Gal3-/-小鼠+MRSA组中5-HT的表达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MRSA组。结论 Gal3缺失降低MRSA感染导致的小鼠皮肤中MC的活化与脱颗粒,改变炎症反应,减轻了皮肤组织的脓肿发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半乳糖凝集素-3基因敲除肥大细胞活化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机制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意义

    1000页

    不同低氧胁迫方式下SD大鼠急进高原模型的比较研究

    申栋帅陆璐王红义张梅...
    1001-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SD大鼠在高原实地和模拟高原环境这2种低氧胁迫方式下建立的急进高原模型进行比较研究,进而鉴定模拟高原实验舱的可靠性。方法 将SD大鼠分别急进模拟高原动物实验舱(4000 m)或高原实地实验室(4010 m)来建立大鼠急进高原模型,在暴露24 h或72 h后采集并测定高原生理病理变化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气、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 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γ 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病理组织分析和低氧敏感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等,最终对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出差异性评估报告。结果 相同海拔高度下,高原实地或模拟高原暴露72 h后均可以产生明显的肺部和脑部损伤。相同暴露时间下,动物机体的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气结果相近,炎症指标(IL-6,IL-1β,MCP-1和IFN-γ)、氧化损伤指标(MDA,SOD和GSH)和脑部低氧敏感基因(Hif-1α和Vegfa)等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模拟72 h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和碱剩余(base excess,BE)显著高于其他低氧处理组、模拟72 h组的肺部低氧敏感基因(Hif-1α和Vegfa)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以及高原实地处理组脑系数显著高于模拟高原处理组等结果提示高原实地和模拟高原环境可能存在细微区别。结论 模拟高原实验舱在4000 m海拔可成功建立急进高原动物模型,最优暴露时间应大于24 h但略短于72 h。模拟高原实验舱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前往高原实地来建立急进高原动物模型。

    SD大鼠高原实地模拟高原实验舱急进高原差异性研究

    构建兔软骨脱落细胞三维支架及与干细胞相容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徐菊菊谢燕燕郭志义马雨凯...
    1012-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不同浓度的兔软骨脱落细胞支架,并评估其理化性能和干细胞的相容性,为软骨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Percoll密度分离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学鉴定和成骨、成软骨分化能力检测。从兔膝、股关节中切取软骨片,进行物理粉碎、反复冻融以及各种酶混合消化脱细胞。为比较并观察不同浓度脱细胞支架的理化性能差异,设计3组支架,浓度分别为100%(A组)、50%(B组)、30%(C组),每组3只。将第3代PKH26示踪的BMSCs接种于最适浓度支架上培养1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流式技术检测BMSCs表面抗原,CD44、CD90呈阳性表达,CD45阴性表达;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可见红色钙结节;软骨诱导阿利新蓝染色见软骨结节呈蓝色;3组支架经苏木素-伊红(HE)、甲苯胺蓝染色后未观察到明显细胞形态。样本脱细胞后的DNA浓度与未脱支架的指标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糖胺聚糖含量较正常值稍偏低。3组支架两两比较孔径、吸水膨胀率、孔隙率、支架断裂强度、杨氏模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细胞与支架共培养后细胞附着良好。结论 Percoll密度分离法可获取高纯度的兔BMSCs;应用混合脱细胞方法脱细胞较彻底。B组支架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的最适方案。体外培养的BMSCs在B组支架生长良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软骨脱细胞支架共培养

    土茯苓总黄酮改善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和心脏炎症的预防作用及机制

    富丹婷施佳君杨钦钦郑纯威...
    1023-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土茯苓总黄酮(Smilax glabra flavonoids,SGF)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和心脏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SO模型组(1。25 mg/(kg·d))、SGF低剂量组(50 mg/(kg·d))、SGF高剂量组(100 mg/(kg·d))。SGF低剂量组和SGF高剂量组均在造模前预防给药7 d,之后各组进行ISO皮下注射,连续注射7 d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 beta,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收集心肌标本,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染色法检测心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检测心脏相关肥大基因mRNA水平变化以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半胱天冬酶-1/白介素18(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interleukin-18,NLRP3/Caspase-1/IL-18)炎症级联通路上关键因子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 SGF预防给药可降低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inter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d)、左室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s)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IDs)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降低血中 IL-1β、IL-6、TNF-α 和 NT-proBNP 含量,抑制心脏相关肥大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β-肌球蛋白重链(beta-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表达水平上调,抑制心肌ROS水平增加,下调NLRP3/Caspase-1/IL-18炎症级联通路上关键因子NLRP3、Caspase-1(p20)和IL-18的蛋白表达,改善心肌细胞肥大和排列紊乱的情况,减少心肌纤维外的成纤维细胞增多,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和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结论 SGF可改善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和心脏炎症,可能通过NLRP3/Caspase-1/IL-18炎症级联通路起作用。

    土茯苓总黄酮异丙肾上腺素NLRP3/Caspase-1/IL-18心肌肥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稿约

    10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