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张淑兰

月刊

1005-2216

fck23394474@sina.com

024-23866489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面向临床、突出实用,为广大妇产科临床医生服务”的办刊理念,紧紧依靠由全国知名妇产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办刊,不断深化质量建设,发行量稳居同类杂志首位,深受全国广大读者喜爱和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粘连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世界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宫腔镜工作组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科智能诊疗分会徐大宝...
    819-825页

    宫腔粘连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附件扭转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女性生殖道疾病诊治分会张颐王玉东...
    826-831页

    附件扭转诊断手术治疗专家共识

    单纯首发胎儿生长受限的子痫前期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分析

    许艳红徐霞祖逸峥颜建英...
    832-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首发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方法 按照纳排标准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4091例PE孕妇,根据是否发生FGR分为FGR组(708例)和非FGR组(3383例),其中FGR组根据FGR和高血压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单纯首发FGR组(438例)和单纯首发高血压伴FGR组(270例),非FGR组中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的孕妇纳入单纯首发高血压不伴FGR组(3027例).分析比较各组孕妇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结果 (1)PE孕妇基线资料:单纯首发FGR组、单纯首发高血压伴FGR组、单纯首发高血压不伴FGR组的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别为21.88±3.18、22.53±3.42、23.23±3.62,高血压家族史比例分别为11.6%、18.9%、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孕妇首发症状发生情况:与单纯首发高血压伴FGR组相比,单纯首发FGR组的PE诊断孕周较晚、FGR到出现高血压诊断的间隔时间较长、FGR到出现严重FGR诊断的间隔时间较长、FGR诊断到终止妊娠的间隔时间也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显示3组多种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单纯首发FGR组与单纯首发高血压伴FGR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3组多个终止妊娠指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新生儿结局情况:单因素分析显示3组多个新生儿结局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单纯首发FGR组相比,单纯首发高血压伴FGR组新生儿体重仍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单纯首发FGR组临床特征与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3组产检次数、妊娠期水肿、分娩前血压、血红蛋白、血小板、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尿酸、白蛋白、血清钙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产检次数、白蛋白、血清钙水平与新生儿结局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妊娠期水肿、分娩前血压、ALT、AST、乳酸脱氢酶、尿酸水平与新生儿结局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FGR是PE的临床前期征象,FGR距PE诊断标准全部显现还有较长临床管理时间,有必要加强FGR孕妇血压及PE相关临床表现监测,以延缓或降低发生PE.无论单纯首发FGR组还是单纯首发高血压伴FGR组都容易发生胎盘-胎儿受累及风险,需注意胎盘-胎儿功能监测.FGR首发和高血压首发的PE孕妇具有不同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临床应基于PE孕妇个体的异质性进行个体管理.

    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临床特点围产结局

    基于机器学习的反复种植失败相关泛素化基因与免疫浸润分析

    梁湘萍王兆亿邱锡坚刘风华...
    840-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与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密切相关的泛素化相关基因,并探索其与免疫浸润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选取GSE111974、GSE26787和GSE223672数据集,其中GSE111974作为训练集进行差异分析,对差异基因与泛素化基因取交集得到RIF相关的差异泛素化基因,随后利用机器学习筛选出关键基因.利用GSE223672单细胞数据集分析关键基因在内膜细胞亚群中的表达.ssGSEA算法用于确定样本间免疫细胞比例以及免疫细胞与关键基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KLHL13、UCHL1、TOP2A和USP33为RIF的特征基因.TOP2A在RIF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量最高,USP33主要在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细胞中表达.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Th1细胞等在RIF受到抑制,而辅助性T细胞明显活跃.KLHL13的表达与抗原呈递细胞(APC)共刺激等呈正相关,而USP33表达与APC共刺激呈负相关.TOP2A和UCHL1表达与T淋巴辅助细胞浸润呈负相关.结论 KLHL13、UCHL1、TOP2A和USP33是RIF的诊断标志物,它们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浸润影响RIF.

    反复种植失败泛素化TOP2A免疫细胞浸润机器学习

    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子宫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卢碧燕朱莹禤文婷罗海波...
    845-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2023年11月20日收治的1例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患者30岁,因发现子宫肿物3个月余入院,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子宫肉瘤.经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仅有35例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子宫肉瘤报道.患者年龄范围24~70(43.03±11.97)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阴道流血.23例可查阅到治疗方式,以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为主.15例有随访资料,其中11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仅6个月.结论 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子宫肉瘤是一种新近认识的子宫恶性间叶源性肿瘤亚型,恶性程度较高,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SMARCA4缺失子宫肉瘤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

    定坤丹通过microRNA-30d-5p靶向调控卵巢组织Smad 2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机制研究

    陈兰杨波罗立波颜晓静...
    849-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定坤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血清性激素水平、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 2、Smad 3 和 microRNA-30d-5p 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通过microRNA-30d-5p靶向调控卵巢组织中Smad2治疗PCO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高、中、低剂量定坤丹[4.5、2.25、1.125 g/(kg·d)]干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诱导的PCOS 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 Western blot 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血清性激素水平、microRNA-30d-5p的表达及TGF-β1、Smad 2、Smad 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大鼠组相比较,定坤丹高、中、低剂量组卵巢分布有各级卵泡,可见较多黄体;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睾酮(testosterone,T)均下降,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则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icroRNA-30d-5p的表达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GF-β1、Smad2及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HEA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是研究PCOS排卵障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定坤丹对PCOS大鼠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i-croRNA-30d-5p靶向调控卵巢组织中Smad 2的表达水平来实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定坤丹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Smad3microRNA-30d-5p

    KELIM评分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若杨茜张国楠
    855-858页

    卵巢癌KELIM评分癌抗原125动力学参数化疗敏感性预后因素

    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联合放化疗序贯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治疗新诊断的高危局部晚期子宫颈癌(KEYNOTE-A18):一项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

    蒋芳向阳
    859-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既往研究已证实了帕博利珠单抗对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子宫颈癌的疗效,而免疫疗法可增强放化疗的治疗效果.KEYNOTE-A18研究为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KEYNOTE-A18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176个医疗中心新诊断的高危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年龄≥18岁).入组患者1:1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5个周期的200 mg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每3周1次)联合同步放化疗,随后接受15个周期的400 mg帕博利珠单抗或安慰剂治疗(每6周1次).根据计划的外照射放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 type,EBRT)类型[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或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vs.非IMRT或VMAT)、筛查时的子宫颈癌分期[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2014 Ⅰ B2~Ⅱ B期伴淋巴结阳性vs.Ⅲ~Ⅳ A期]和计划的总放射治疗(外照射放疗加近距离放疗)剂量(<70Gyvs.≥70Gy,2Gy分割等效剂量)进行分层.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RECIST)(1.1版)由研究者或组织病理学对可疑疾病进展确认.对意向治疗人群(包括所有随机分配的入组患者)进行初步分析.对所有随机分配并至少接受了1个周期治疗的患者评估治疗的安全性.KEYNOTE-A18研究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4221945),不再对新受试者开放.结果 2020年6月9日至2022年12月15日共纳入10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接受治疗,其中帕博利珠单抗-放化疗组529例患者,安慰剂-放化疗组531例患者.至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1月9日),两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9个月(IQR:11.3~22.3).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帕博利珠单抗-放化疗组在24个月时的无进展生存率为68%,安慰剂-放化疗组为57%.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0.70(95%CI0.55~0.89,P=0.0020),达到了试验方案规定的主要目标.帕博利珠单抗-放化疗组24个月时的总生存率为87%,安慰剂-放化疗组为81%(信息比为42.9%).死亡HR为0.73(95%CI 0.49~1.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博利珠单抗-放化疗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安慰剂-放化疗组为69%.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可显著提高新诊断的高危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帕博利珠单抗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