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殷宏

月刊

1673-4696

zgsykx@zgsykx.com

0931-8342195

730046

甘肃省兰州盐场堡徐家坪1号

中国兽医科学/Journal Chinese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兽医科学》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继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之后,2005年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全国百余种畜牧兽医类期刊中唯一获得国家期刊奖的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兽医科学的研究进展和水平,推广兽医科学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兽医科学研究动态,探讨新的兽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流行病学、药物学、中兽医学、普通病学、基础兽医学、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适于兽医科学研究人员、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各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参考。热忱欢迎广大兽医科研、教学及其他学科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取双盲审稿,即将严格筛选的稿件送有关专家评审,作者不知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不知作者,以公平、公正地择优录用。经评审录用的文稿本刊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刊出。投稿者请登陆本刊网站参阅本刊投稿指南,投稿电子信箱:zgsykx@zgsykx.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洲猪瘟病毒C84L蛋白通过激活NLRP3炎症小体上调炎症因子的表达

    唐静马旭升石正旺代军飞...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调控细胞因子产生和细胞死亡的机制.利用NLRP3炎症小体表达系统,筛选发现ASFV-C84L蛋白诱导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IL-1β的分泌上调.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C84L的结构信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确定C84L蛋白在ASFV感染后的表达时序,细胞内定位;同时,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确定C84L蛋白参与调控p65的磷酸化以及IL-1β的成熟和细胞焦亡;然后,用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C84L蛋白诱导细胞的死亡情况;最后,使用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84L蛋白对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转录和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C84L为亲水性蛋白,与沙门菌效应蛋白SifA具有同源性;ASFV感染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4 h后,C84L mRNA表达水平逐渐上调,后续持续表达,第8小时达到顶峰;而且IFA结果显示,C84L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定位.荧光素酶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C84L促进p65的磷酸化并激活NF-κB启动子的活化.PI染色结果显示,C84L真核质粒转染细胞后诱导细胞死亡,Western-blot结果也显示C84L诱导Caspase-1成熟以及膜孔蛋白N-GSDMD(GSDMD剪切后的N端片段)剪切.将C84L真核质粒转染细胞后,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与转录水平相似,C84L表达诱导IL-1β、IL-6、TNF-α分泌水平上调.结论:ASFV C84L蛋白通过激活NF-κB以及NLRP3炎症小体诱导IL-1β、IL-6、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上调以及细胞焦亡的发生.

    非洲猪瘟病毒细胞因子C84LNF-κBNLRP3

    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HA1蛋白的抗原表位鉴定

    汪亮杜英英徐帅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新抗原表位,将原核表达的H5N8亚型禽流感QH448毒株HA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筛选获得5株抗QH448(H5N8)HA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1H12B9、8A12D10和9H10F5的重链为IgG1亚型,2A9D11和7E9G6的重链为IgG2b亚型,而轻链均为κ链.5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通过截短表达策略确定,1H12B9和 7E9G6 的识别表位为 330ATGLRNSPLREKRRKR345,2A9D 11、8A12D 10 和 9H10F5 的识别表位分别为 310IHP LTIGECPKYVKSN325、271KIVKKGDSTIMKSEV285 和 121LSRINHFEKILIIPKS136.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筛选出的 4个抗原表位在H5-HA蛋白序列中均高度保守.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 5株抗H5-HA蛋白不同抗原表位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细胞株,为H5N8亚型禽流感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靶标抗体.

    禽流感病毒H5N8亚型HA1蛋白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

    犬细小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免疫原性分析

    王傲陈欢苗雨润赵普...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为了制备犬细小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VLPs),本研究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CPV VP2蛋白.将表达后的蛋白经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负染色处理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VP2蛋白组装成直径25 nm左右的六边形或圆形样VLPs.血凝试验表明,该VLPs可以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为27.进一步将该VLPs经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小鼠,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VLPs可诱导小鼠产生211的血凝抑制抗体.因此,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VP2蛋白,VP2蛋白可在细胞内组装成与病毒粒子类似的VLPs,该VLPs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血凝抑制抗体,为CPVVLPs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犬细小病毒VP2蛋白杆状病毒病毒样颗粒

    水貂阿留申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

    王春霞商金源吴顺闫曼平...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制均匀、稳定的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核酸标准物质,选择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G株接种CRFK细胞进行病毒繁殖,经灭活后,制备水貂阿留申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利用微滴式数字PCR方法对制备的核酸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检验、稳定性评估及联合8家实验室进行合作定值.均匀性检验结果:F=1.56<Fa(F(0.05,14,30)=2.04),表明本标准物质组内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本标准物质在-20 ℃环境中可稳定保存6个月、在4 ℃环境中可稳定保存9 d、在-20 ℃环境下可稳定冻融4次.经8家有实验室检测资质认证的实验室合作定值及不确定度评定,最后得到本标准物质的定值为1.05× 104 copies/μL,扩展不确定度为0.14× 104 copies/μL.本标准物质定值准确、均匀性好、量值稳定,可用于水貂阿留申病毒核酸检测等相关实验,有利于水貂阿留申病的诊断和防控.

    水貂阿留申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微滴式数字PCR

    利用mCherry荧光蛋白报告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体外活性质粒的构建及应用

    陈彪王振华鲍佳鹏冯紫佳...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公共健康安全有着严重的危害.由VirB编码的Ⅳ型分泌系统(T4SS)为布鲁氏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布鲁氏菌侵染细胞后,吞噬体酸化被证实是VirB启动T4SS的主要信号,利用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构建可以在体外酸性环境中检测VirB启动子活性的质粒,对于研究布鲁氏菌毒力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以pBE-1质粒为骨架,构建质粒pBE-1-VirB-mCherry,以pBE-1-ptrc-mCherry质粒为阳性对照,通过电穿孔法转入布鲁氏菌S2株中,构建工程菌株S2(pBE-l-ptrc-mCherry)和S2(pBE-1-VirB-mCherry).体外酸性环境下诱导工程菌株S2(pBE-l-VirB-mCherry),结果显示,mCherry荧光蛋白可以精准地报告VirB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表明,构建了利用mCherry荧光蛋白报告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活性的质粒,并验证mCherry荧光蛋白可以精准反应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在体外的活性,为研究布鲁氏菌毒力基因,揭示其Ⅳ型分泌系统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mCherry荧光蛋白布鲁氏菌VirB启动子Ⅳ型分泌系统

    绵羊肺炎支原体荚膜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反应原性分析

    田彤彤葛家振李倩倩高鹏程...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提取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GH3-3的荚膜多糖,并验证其反应原性.用无水乙醇沉淀得到粗荚膜多糖,再通过苯酚抽提、酶处理去除核酸和蛋白质,进而纯化得到荚膜多糖,利用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荚膜多糖的反应原性,利用刚果红试验检测其是否具有三螺旋结构.从1 L培养基上清中初步提取得到Mo GH3-3粗荚膜多糖12.24mg,经过纯化得到9.8 mg的精制荚膜多糖,其纯化得率约为80%.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Mo GH3-3荚膜多糖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刚果红试验首次证明绵羊肺炎支原体荚膜多糖具有三螺旋结构.经过乙醇沉淀、苯酚抽提、酶处理、超滤浓缩后,得到高纯度的Mo GH3-3荚膜多糖.该提取纯化方法简便、成本低,便于生产实践中应用.荚膜多糖具有反应原性和三螺旋结构,证明其生物活性良好,为相关诊断试剂、疫苗、佐剂等的研发提供了可参考的多糖制备方法.

    绵羊肺炎支原体荚膜多糖三螺旋结构反应原性

    猪丁型冠状病毒截短S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秦秋英张政黄夏玲洪大林...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快速、高效检测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的血清学方法,构建了pET-32a-S-S1b重组质粒,通过原核表达获得重组S1b蛋白,以此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血清中PDCoV Ig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该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了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等.结果显示:重组S1b蛋白呈包涵体表达,大小为34.7 ku,反应原性良好;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50 ng/孔抗原4℃过夜包被,10 g/L BSA 37 ℃封闭2 h,待检血清1∶200稀释37 ℃孵育45 min,二抗1∶10000稀释37 ℃孵育1h,显色时间为10min.测定24份阴性血清,确定临界值为0.388.检测阳性血清敏感度为1∶1 600;批间和批内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本方法特异性高,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和猪肠病毒标准血清无交叉反应.选取30份血清,与Western-blot检测结果比较,该间接ELISA的符合率为96.66%.应用该方法对486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32.72%.本研究中建立的方法为PDCoV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猪丁型冠状病毒S蛋白S1b间接ELISA临床检测

    鸡圆圈病毒3型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牛群庄丽云雷天宇戴婷婷...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圆圈病毒3型(GyV3)VP2基因构建标准质粒,以此作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在优化qPCR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GyV3特异性扩增,最低检测模板浓度为1.585×101copies/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用本研究建立的qPCR方法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0%(5/50),高于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8%(4/50).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快速检测GyV3.

    圆圈病毒3型VP2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实时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田飞焱孟霞裴建明黄海莉...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pirB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多组引物和exo探针组合,经过筛选优化,建立了 VpAHPND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42 ℃恒温反应15 min即可快速、特异性地检测出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与其他虾类病原和养殖环境中的致病菌不发生交叉反应,最低菌体细胞检出浓度为3.8×102CFU/mL,质粒检测限为1.17×101copies/μL,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PA方法与WOAH推荐的实时荧光qPCR方法对50份人工感染的南美白对虾样品进行检测,二者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反应灵敏,仪器依赖性低,结果可靠,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对VpAHPND快速检测.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

    五株华南虎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雨琪许静茹朱智豪蔡思思...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福建省梅花山繁育研究所华南虎潜在病原菌的携带情况并分析相关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8-2021年从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采集的104份华南虎组织、粪便、肛门拭纸、鼻拭纸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16SrRNA序列扩增、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从104份华南虎样本中分离到5株弗氏柠檬酸杆菌;5株分离菌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为99.3%~99.7%,与其中18株不同来源的弗氏柠檬酸杆菌的相似性为98.3%~99.9%;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5株分离菌与18株弗氏柠檬酸杆菌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FJ/Tiger-1803、FJ/Tiger-1804、FJ/Tiger-1806、FJ/Tiger-1807 株均携带ureD、ureE、ureABC基因,FJ/Tiger-1805株仅携带ureD、ureE基因;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1×109 CFU/mL)下腹腔注射感染健康小鼠,FJ/Tiger-1803、FJ/Tiger-1806、FJ/Tiger-1804、FJ/Tiger-1807、FJ/Tiger-1805株对小鼠的致死率分别为100%、100%、80%、80%和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14种抗生素具有不同的耐药性,其中对阿莫西林、青霉素G、万古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性最强,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综上,本研究从不同华南虎样本中分离获得了 5株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且耐药严重的华南虎源弗氏柠檬酸杆菌,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华南虎弗氏柠檬酸杆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