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石油勘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石油勘探
中国石油勘探

周家尧

双月刊

1672-7703

cpe@263.net

010-64523587

100011

北京市安华西里2区1号楼

中国石油勘探/Journal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我国石油工业油气勘探更有成效的实践服务,把我国油气勘探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的管理经验奉献给广大读者—适应国内外油气勘探发展的需要,还将抓住油气勘探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罗探1井奥陶系断控岩溶新类型油气藏勘探突破及意义

    王清华杨海军蔡振忠李勇...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罗探1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获得勘探新突破,是麦盖提斜坡奥陶系断控岩溶新类型油气藏的首次勘探突破,标志着斜坡区发现一个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结合区域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开展罗探1等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成藏条件进行再认识.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岩溶储层的形成主要与走滑断裂活动相关,是麦盖提斜坡三类主要成储模式之一;麦盖提斜坡目前已发现油气均来自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基底古构造控制了下寒武统的沉积和烃源岩的分布;斜坡区存在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3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烃源岩、古构造演化及通源断裂控制油气复式聚集成藏,断裂活动期次、断穿层系决定了油气富集层系与油气藏性质.麦盖提斜坡奥陶系走滑断裂十分发育,延伸距离累计可达1000km以上,控制了断控岩溶储层和油气藏的分布,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资源规模大、可部署性强,展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是塔西南地区规模油气勘探发现和战略接替的重要现实领域.

    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岩溶成藏条件勘探潜力

    渤海湾盆地沧东深凹区沧探1井古近系孔二段重大突破与勘探意义

    周立宏陈长伟孙统宋舜尧...
    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期中国石油风险探井沧探1井在古近系孔店组孔二段试油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深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为评价沧东深凹区勘探前景,基于沧探1井钻探认识,系统梳理沧东深凹区有利成藏条件,指明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孔二段沉积期深凹区为沧东断层控制的沉降中心,为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发育提供可容纳空间,湖扩期烃源岩分布广泛,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R0平均为1.3%,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深凹区位于湖盆边缘,盆山间发育完整的源—渠—汇系统,湖盆内形成多个扇三角洲规模储集体,具备形成大型岩性油气藏的条件;油气早生早排、持续充注,伴生的酸性流体与生烃增压作用促使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次生孔隙发育,烃源岩成熟与储层发育时空匹配,深凹区内常规砂岩油藏与页岩油藏连续成藏.综合分析认为,沧东深凹区孔二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盆缘发育的多个扇三角洲砂体具备近源成藏优势,可成为规模增储的重要接替领域.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成藏条件勘探突破

    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灰质源岩气勘探突破与资源潜力

    梁兴张磊蒋立伟单长安...
    3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盆地渝西大安地区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灰质源岩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对灰质源岩气的源内非常规勘探具有重要借鉴和示范意义.DB1H井是四川盆地针对茅一段暗色灰质源岩非常规气藏评价部署的首口水平井,通过酸化压裂试气获得高达55.6×104m3/d的测试产量.系统介绍了渝西大安地区茅一段灰质源岩气的发现历程,展望了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气的资源前景.通过对渝西大安地区茅一段灰质源岩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层系岩性主要为中缓坡相深灰色—黑灰色富有机质泥晶生屑灰岩,且区域稳定分布,是中国南方中上扬子地区重要的海相灰质源岩地层.茅一段灰质源岩气整体经历了富有机质碳酸盐岩沉积—成岩—成烃—成储—成藏—赋存"源内一体化演变"成藏过程,具有"源储一体、原位富集、连续型展布"的成藏特征.以微米级为主体的源内微观孔隙及与断层伴生的溶蚀孔洞、微缝网体系为气体主要储集空间,构成了基质孔隙型(原生型)和裂缝—孔隙型(改造型)两类储层,建立了"源储一体为主兼构造转折带短距离运移富集"的灰质源岩气成藏模式和甜点评价体系.富有机质暗色灰质源岩的发育、有利的古隆起和现今背斜构造背景,及与古断层有关的断控型岩溶、张性应力微裂缝的发育叠置,为茅一段灰质源岩新型储层富集高产的关键.初步估算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气资源量可达2×1012m3,将成为盆内现实增储上产战略意义的非常规勘探新领域.

    渝西大安茅一段灰质源岩气源内非常规勘探源内一体化演变

    济阳坳陷沾化东部古—中生界潜山构造样式与成藏模式

    张波王永诗黄铮王浩...
    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济阳坳陷古—中生界潜山经历多期挤压、伸展、走滑及剥蚀等构造作用的叠加,以沾化东部潜山为例,利用丰富的钻井与地震资料,在潜山构造层划分的基础上,剖析了潜山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总结了潜山构造样式,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晚古生代以来,在多期不同方向、不同性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沾化东部古—中生界潜山经历了 4期挤压作用、2期伸展作用、2期走滑作用、4期剥蚀作用,形成了高位、中位和低位3类潜山,发育了伸展、挤压、走滑与剥蚀4类9种构造样式.依据构造样式及潜山地层残留和上覆盖层的差异,建立了 3类潜山成藏模式,其油气来源、油气富集层段及富集特征各不相同,其中高位潜山斜坡带上古生界与中生界、中位潜山下古生界和低位潜山中紧靠油源的潜山各层系油气成藏条件最为有利,油气富集程度高,是研究区下一步重点勘探对象.

    济阳坳陷沾化东部古—中生界潜山构造演化构造样式成藏模式

    黔北地区安场向斜常压页岩气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李龙吴松李刚权王胜建...
    5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黔北地区钻探揭示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已在正安地区安场向斜内取得重大突破,但表现出不同井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储层发育及主控因素需进一步明确.基于黔北地区安场向斜6口直导眼井的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地震及生产数据对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开展系统分析.研究认为,黔北地区安场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碳质页岩.储层矿物组分主要为石英,平均为58.66%,黏土矿物次之.总体脆性矿物含量高,龙马溪组一段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77.19%,龙马溪组一段上部脆性矿物含量明显低于下部.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气层储集类型丰富,主要为有机质孔、无机孔和微裂缝;实测孔隙度平均为3.46%,渗透率平均为0.0022mD,总体表现为中—低孔、特低渗储层;有机质类型为Ⅰ型,为高成熟度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4.58%,总含气量平均为4.85m3/t.进一步分析认为,黔北地区安场向斜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时期有利的贫氧到缺氧的沉积环境,为有机质的富集奠定了基础,有机质孔的大量发育为储层发育提供了保障,良好的保存条件对页岩气的富集成藏起着关键性作用,压力系数是页岩气产量的决定性因素.

    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控制因素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页岩岩相特征及有利源储组合

    邢浩婷匡立春伍坤宇张静...
    7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达木盆地英雄岭页岩油具有良好的形成与富集条件,石油资源量可达44.5×108t,但英雄岭页岩油纵向分布厚度大(>1000m),页岩岩相及岩相组合变化较大,给页岩油的有效勘探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以英雄岭页岩典型井柴2-4、柴906、柴12等12 口井578m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储层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英雄岭页岩混积特征明显,矿物组成以方解石、白云石和黏土矿物为主;沉积构造以厚度小于1cm的纹层为主.根据"二元"命名原则,可将研究区内页岩岩相划分为5类,包括纹层状灰云岩、纹层状云灰岩、层状灰云岩、层状云灰岩、纹层状黏土质页岩.通过对各类岩相有机地球化学和储集性能综合评价,认为纹层状云灰岩为最优烃源岩相类型,层状灰云岩为最优储层相类型,储集空间主要为白云石晶间孔.甜点综合评价结果和生产实践证实,层状灰云岩与纹层状云灰岩互层为最有利的源储组合模式,各甜点段平面上连通性较好,纵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英雄岭页岩油岩相烃源岩储层源储组合

    中非裂谷系走滑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控油作用——以乍得Doseo盆地为例

    马洪杜业波王利王兆明...
    8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乍得Doseo盆地油气勘探相继获得重要发现,已成为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的重点盆地之一.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石油在Doseo盆地的最新钻完井和地震资料,对Doseo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下一步有利勘探领域.Doseo盆地主要经历了早白垩世早期断陷期(Mangara组沉积期)、早白垩世中期断坳过渡期(Kedeni组沉积期)、早白垩世晚期—第四纪坳陷期(Doba组沉积期—第四纪)3个演化阶段,发育了下白垩统Doba组、Kedeni组和Mangara组3套有利烃源岩,其中以Kedeni组湖相暗色泥岩为主力烃源岩,其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高,厚度大,分布广.盆地发育下白垩统多套储盖组合,受多期构造活动影响,构造圈闭类型多样,形成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及上生下储3类成藏组合.通过对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分析,认为Doseo盆地下步有利勘探领域主要是盆地北部陡坡带和南部缓坡带及盆地早期沉积的Mangara组新层系.

    Doseo盆地下白垩统构造演化成藏条件成藏模式勘探潜力

    米仓山震旦系灯影组流体充注特征及油气成藏过程

    邓宾田腾振李泽奇吴娟...
    9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深层—超深层海相油气的勘探新发现,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区域海相碳酸盐岩因具备优质的烃源岩条件被广泛关注,但其复杂的成藏、改造和调整过程尚未明确.文章使用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U-Pb年代学等手段,聚焦米仓山震旦系灯影组成藏流体活动和沥青特征,揭示其多期成藏改造与调整过程.米仓山灯影组储层普遍发育纤维状—细晶白云石(486Ma±5Ma)→中—粗晶白云石(413Ma±5Ma)→鞍状白云石(268Ma±8Ma)→石英/萤石/铅锌矿(205Ma±10Ma)→沥青(123Ma±4Ma)5期流体活动过程;储层溶蚀孔洞普遍形成团块状、环边状原位沥青和角砾状、破碎状异位沥青.空间对比揭示,米仓山古隆起—山前带—前陆盆地总体体现出沥青丰度减少、原位沥青相对增加、异位沥青相对减少的特征;结合矿物充填序列表明,上寒武统—志留系细晶白云石、中—粗晶白云石主要富含低成熟度有机烃包裹体,中—上二叠统鞍形白云石和上三叠统石英等矿物捕获包裹体成熟度相对较高.综上所述,沥青和包裹体特征显示米仓山古隆起和山前带在二叠纪—侏罗纪先后成为古油气聚集中心(即生气中心和储气中心),晚期构造变形使原生古油藏破坏,油气运聚中心转移至前陆盆地.

    米仓山灯影组原位沥青异位沥青烃类包裹体

    南堡凹陷油气分布有序性与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刘国勇刘华陈蕾孟令箭...
    11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气分布有序性是表征油气差异富集规律的重要途径,能够为寻找接替方向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开展油气藏类型、油气性质、油气富集程度、油气输导体系和断—盖条件等多角度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南堡凹陷油气分布有序性与差异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南堡凹陷从次凹中心向边缘,表现出由岩性油气藏向构造油气藏、原油性质逐渐变差、富集层系逐渐变浅的有序变化.断陷期、坳陷期的构造活动控制了烃源岩的分布与演化,构造演化控制了凹陷沉积体系从而控制储盖组合分布和圈闭类型,其中源下、源内和源上3类储盖组合为多层系油气分布奠定了基础;纵横向输导体系和断—盖配置差异,控制了不同构造带油气运聚过程,形成了凹陷中部源下富集、凹陷边缘源上富集的总体规律.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该凹陷的油气分布规律性,可为成熟探区的精细勘探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南堡凹陷油气分布有序性成藏要素输导体系油气差异富集

    基于地震波形驱动层序格架建立及页岩岩相特征研究——以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5号试验区为例

    何文渊裴明波
    12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页岩油具有良好的富集条件和勘探开发潜力,已开展规模开发试验.目前,青山口组内部的细分层序地层研究还不够深入,影响古龙页岩油地质综合研究、甜点预测及部署.以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5号试验区为例,以地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针对页岩型页岩油横向沉积相对稳定的特点,采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层序识别与选取等手段,地震处理、解释及地质结合,使得地震波形可指示地质层位,形成基于地震波形驱动的层序格架建立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地震波形向沉积地层地质含义的快速转化,在研究区青山口组识别出1个二级、1个三级及8个四级层序界面,划分为Q1—Q9共9个小层,分析了各小层的格架特征,为页岩油岩相和甜点精细预测奠定基础.基于细分层地层格架,通过分析TOC、沉积构造、矿物成分、页理密度4个评价参数,建立了古龙页岩油页岩型岩相划分标准,划分为10类亚相.以研究区Q1—Q4小层为例,页岩岩相划分为3类亚相,描述了其平面分布特征.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含油性、脆性及物性等6个页岩油甜点参数的预测成果,在5号试验区优化布井11 口,单井平均日产油在10t以上,有效支撑了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的效益勘探开发.

    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油地震波形层序格架古地貌分析岩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