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图书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

杨平、李可可

月刊

1002-235X

Chinabookreview@163.com

010-64173406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中国图书评论/Journal China Book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图书评论刊物。它的宗旨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努力为文化界、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相互沟通与联系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女性的思想:当代女性主义书写与图书出版观察

    黄伊宁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女性主义浪潮的发展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书写自己独有的躯体、性别和身份.本文选取近十年具有代表性、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女性主义出版作品,有助于破除传统的二元对立结构,从而构建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

    女性主义女性书写图书出版

    数字时代的幻想重临——评施畅《故事世界的兴起:数字时代的跨媒介叙事》

    郭超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畅的《故事世界的兴起:数字时代的跨媒介叙事》以数字媒介为技术背景,在被理性祛魅的现代世界中努力发掘"复魅"之可能.数字媒介的构筑技艺令虚拟之物愈发真实可信,日益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分野,从而召回了日常生活中失落已久的迷魅.但"复魅"之愿景亦暗藏着文化工业的幢幢魅影,这提示了现代性之复杂深刻恐怕远超韦伯"祛魅"之断言,但与此同时,现代性也不是幻想重临所能够轻易终结的.面对相伴而生的技术沉溺、爽感过剩和意义贫瘠,故事世界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祛魅复魅虚拟故事世界文化工业

    视觉的历险——读皮斯特斯《视觉文化的基体》

    王相辉贾亦真
    10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形而上学知识真理观的辖域使视觉沦为克分子性的知觉,视觉已经逐渐丧失了自我的生命力.因此,需要解域视觉,让视觉重返世界之肉,并最终使其成为解放生命的机器.

    知识感觉

    悲壮而厚重的纪实力作——读李发锁的纪实作品《热血:东北抗联》

    白烨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发锁历时七年完成的纪实作品《热血:东北抗联》,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由丰沛而详实的史实史料为依托,全景式地谱写了一曲东北抗联的抗战壮剧.作品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写起,挖掘了日本从近代开始就觊觎我国领土,并从经济、文化到军事的逐步渗透和全面入侵的隐秘史料.描述东北抗联的萌生与组建,抗争与发展,细密地呈现具体过程,真实地还原历史真相,并以东北各地抗联组织的领导人为中心,描写了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抗联英雄的英勇业绩,使作品实际上构成了一部东北抗联将士的人物史志;同时通过这些人物的英雄事迹和坚定信仰,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东北抗联精神".

    "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概念的发现与文学研究的本土现代性——读《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

    王小惠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本朝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以作者、读者、文本、社会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体,构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总体性"视野.此书既从单一到综合,彰显文学史研究的非本质主义认知;又从静止到变化,展示了文学研究的动态视野;再从封闭到开放,打通了文学研究的内外关联;同时还提出了诸多具有中国文学特色的新概念.此书呈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本土化、综合性学术追求.

    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增订本)》本土现代性

    西方学院艺术体制推动透视观看方式统一——评《美术学院的历史》

    张佩瑶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的《美术学院的历史》,全面梳理了西方学院艺术体制的建立过程,以及美术学院如何教育人们新兴的艺术观念与社会价值.本文从艺术体制的三个阶段出发,尝试对视觉观念的普及进行解读:一、意大利美术学院确定迪塞诺艺术理论与人体素描课程的必要性;二、巴黎绘画与美术学院为王权服务通过官方权力增强影响力;三、美术学院教育体制在整个欧洲普及后,将学院继承自意大利美术学院的文艺复兴艺术理论与透视观看方式一同遍及欧洲乃至全世界.

    美术学院艺术体制透视行会

    数据感知力

    周志强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