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图书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

杨平、李可可

月刊

1002-235X

Chinabookreview@163.com

010-64173406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中国图书评论/Journal China Book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图书评论刊物。它的宗旨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努力为文化界、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相互沟通与联系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过历史抵达文化研究——评《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

    邹赞杨开红
    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建"文化"的维度:文化研究三大话题》在方法论上强调历史分析,自觉突破"经验""结构""霸权"等文化研究常识话语.该书聚焦文化、阶级、识字(民众教育)三大议题,注重考察关键概念的构塑过程与意义生成,将其放置到"长时段"历史视野加以细察,在历史裂隙和思想史厚度中追溯英国文化研究的演进脉络,批判性反思文化研究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尝试在穿透后现代差异政治和微观政治的重重雾障之后,剥离结构的神话,构建一条"通过历史抵达文化研究"的别样路径.

    《重建"文化"的维度》英国文化研究历史

    以一滴水的姿态融入新乡村叙事——评王选长篇小说《青山隐》

    陈玉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山乡巨变,为新乡村叙事提供了巨大的场域和多种可能.王选《青山隐》立足在情感上与乡村的传统和当下共通共融,注重寻找并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有益地尝试新的叙述话语和叙述路径,在人文关怀、精神指认和叙事伦理上呈现出不同于前代作家的气质.

    《青山隐》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乡村叙事

    回到巴尔登斯伯格——《雪莱在中国(1905-1966)》中的跨国文献学考据

    姜哲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静新著《雪莱在中国(1905-1966)》是一部"巴尔登斯伯格"式的著作.其通过比较文学所特有的跨语言、跨国族和跨文化研究,对 1905 年至 1966年间雪莱在中国被接受和译介的事实与材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跨国文献学考据".在艺术性地安排与调配这些一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该书不但对雪莱及其文学在中国曲折延伸的多维面向予以澄明,更是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学化与世界文学化.

    巴尔登斯伯格《雪莱在中国(1905-1966)》比较文学跨国文献学考据

    西西里的历史叙事——评刘皓明的《西西里访古纪行》

    王琰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西里访古纪行》是一本兼具知识性和悦读性的散文随笔,该书生动呈现了西西里古代遗迹背后的文明视野.与一般游记偏爱采取的抒情视角所不同,《西西里访古纪行》标记出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和造型艺术,并从历史的和审美的维度对它们进行剖析,在看似零散的景点间用历史观念串联起体认古物的线索,而文化的侧影则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中移动出场,使读者在具身化体验中加深对西方文明的理解.

    西西里古希腊建筑文化古典学

    社会派推理与女性悬疑书写——紫金陈的"双星"视角

    张富丽于杨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本格派"高智商犯罪"到社会派"推理之王",紫金陈凭借缜密精巧的推理、云谲波诡的悬念建立起自己的推理王国.同早期创作相比,以女性生命历程为叙事原点的《双星》,呈现了生命本真的鲜活质地,突破了作家以往对情感表达的严密克制,将悬念的设置与人性的复杂交织杂糅展现到极致.

    《双星》社会派推理女性悬疑

    中非交往视野下的文明史观——读沈福伟《中国与非洲:3000年交往史》

    邓吉忠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以来,中非交往史日渐成为中国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涌现诸多大家及学术专著.《中国与非洲:3000 年交往史》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中非关系研究的具有集大成意义的重要著述.本文在中非交往的大视野下,着重从四个方面对这本书所反映的文明史观进行解读:其一,文明的传递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其二,任何文明都只有在开放而非封闭、排外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其三,任何文明都是平等的,可能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但不存在优秀与低劣之分;其四,文明交往是必然的,不会因自然或人为因素而中断.以期为我国当下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供不同角度的借鉴.

    中非交往开放平等交互共赢

    文化本身才是问题?

    周志强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