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图书评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

杨平、李可可

月刊

1002-235X

Chinabookreview@163.com

010-64173406

100027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中国图书评论/Journal China Book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图书评论刊物。它的宗旨是: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努力为文化界、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相互沟通与联系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主权自我》:艺术家主权的延展与审美自律新解

    梁轩铭王志亮
    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介入式艺术中,艺术家的创作常常超出艺术体制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审美自律也随之改变.格兰特·凯斯特基于艺术家自身主权的不断转换,论述 18 世纪到 20 世纪末艺术自律的可延展性.他将审美自律连接于社会政治话语,指出审美自律不应从划分主体实践边界的空间性方面来理解,而是需要转向时间性,观察艺术家如何调配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审美自律时间性主权

    从"生态语言学"到"生态语言哲学"的拓展及其学术效应——评赵奎英新著《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

    程相占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奎英教授的《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聚焦于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文科各个领域的关系,在以下四方面取得了新的理论进展:第一,初步贯通了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批评;第二,从生态语言学拓展到生态语言哲学;第三,借助"哲学化的生态语言学"这一新兴理论深化了生态文学与文化批评;第四,提出语言学"元批评"并以之为理论参照重新考察生态文学与生态美学研究领域的"生态"与"环境"之辨,不仅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分析了"环境"这个概念背后隐含的问题,而且具体探讨了这一争论对于生态观念确立与生态理论话语建构的意义.

    生态语言学生态批评生态语言哲学文化批评元批评

    历史记忆叙事研究的新收获——论《印痕与记忆:新时期小说论稿》的学术价值

    周彦杉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痕与记忆:新时期小说论稿》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史记忆切入新时期小说,不仅突出了历史记忆叙事的独特性与重要性,还为解读新时期小说提供了全新的面向与维度.本书从发生学和变迁史的角度,整体爬梳了新时期 40 余年来小说中的历史记忆,从文化视域考察中国当代作家历史记忆叙事的特点和价值,也在世界文学的坐标下洞见了中国作家历史记忆叙事的特征与缺憾.本文从"历史记忆书写的重要性"、"解读历史记忆小说的多重维度"和"世界文学视域中的中国历史记忆叙事"三方面展开,论析了本书在历史记忆叙事研究领域中的新收获.

    历史记忆新时期小说多重维度世界文学

    以中国式现代化学术话语重绘世界电影版图——评张燕、谭政主编《世界电影史》

    张阿利张星义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燕、谭政主编的《世界电影史》,以中国式现代化学术话语正视新世纪以来亚洲电影崛起与世界电影交流互动的历史图景,采用平等交流、文明互鉴的视角书写世界电影史,更为广博斑斓的世界电影版图得以被描绘.重视电影史料的搜集整理,克服英语、法语、日语、韩语等语言障碍,将各个国家丰富的电影史发展细节予以呈现.借鉴实在论电影史研究方法,对某一国家的电影艺术发展历史展开翔实论述,揭示不同时期电影生产面貌的深层原因.

    世界电影史研究亚洲主体性实在论

    王芗斋"意拳"哲学思想探源——《拳学宗师王芗斋文集》新探

    李卓林志鹏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芗斋是近代著名武术家、武学思想家和武术改革家.作为意拳(即大成拳)的创始人,他对中国传统的拳学理论进行了批判的继承和创新.他的拳学思想自成体系,具有深刻的中国哲学内涵.本文从儒道两家哲学的视角,对其意拳思想根源进行探究.

    王芗斋意拳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研究的当代范式——评宋伟、谢纳著《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哲学范式与问题视域》

    吴泽南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艺术哲学"革命性变革"的真实内涵和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前提性理论问题.由宋伟、谢纳所著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哲学范式与问题视域》一书,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时代语境,以"范式革命"为方法论视域,在"哲学范式"、"美学范式"与"现代问题"的总体性论域中,揭示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批判、艺术审美创造与人类自由解放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范式、思想资源与方法视域.

    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美学研究范式自由解放美学

    现实不美好,也不算糟糕

    周志强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