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现有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大多依赖于像素级重建,旨在学习低照度输入和正常曝光图像之间的确定性映射,没有对复杂的光照分布进行建模,从而导致了不适当的亮度及噪声.大多图像生成方法仅使用一种(显式或隐式)生成模型,在灵活性和效率方面有所限制.为此,改进了一种混合显式—隐式的生成模型,该模型允许同时进行对抗训练和最大似然训练.方法 首先设计了一个残差注意力条件编码器对低照度输入进行处理,提取丰富的特征以减少生成图像的色差;然后,将编码器提取到的特征作为可逆流生成模型的条件先验,学习将正常曝光图像的分布映射为高斯分布的双向映射,以此来模拟正常曝光图像的条件分布,使模型能够对多个正常曝光结果进行采样,生成多样化的样本;最后,利用隐式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为模型提供约束,改善图像的细节信息.特别地,两个映射方向都受到损失函数的约束,因此本文设计的模型具有较强的抗模式崩溃能力.结果 实验在2个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测试,在低照度(low-light dataset,LOL)数据集与其他算法对比,本文算法在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上均有最优表现、图像感知相似度(learned perceptual image patch similarity,LPIPS)、在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上取得次优表现0.01,在无参考自然图像质量指标(natural image quality evaluator,NIQE)上取得较优结果.具体地,相较于18种现有显著性模型中的最优值,本文算法 PSNR提高 0.84 dB,LPIPS 降低 0.02,SSIM 降低 0.01,NIQE值降低 1.05.在 MIT-Adobe FiveK(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obe FiveK)数据集中,与5种显著性模型进行对比,相较于其中的最优值,本文算法PSNR提高0.58 dB,SSIM值取得并列第一.结论 本文提出的流生成对抗模型,综合了显式和隐式生成模型的优点,更好地调整了低照度图像的光照,抑制了噪声和伪影,提高了生成图像的视觉感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