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以肠系膜上动脉(SMA)左侧与以肠系膜上静脉(SMV)左侧不同内侧界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术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中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BM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中比较以SMA为导向与以SMV为导向行D3或CME术后临床疗效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若I2≤50%,则认为研究间的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若I2>50%,则认为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 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2 467例患者.其中SMA组983例,SMV组1 4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中,两种清扫内侧界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MV组比较,SMA 组手术时间较长(WMD=17.70,95%CI:6.90~28.50,P=0.001),术后住院时间也较长(WMD=0.40,95%CI:0.07~0.72,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与SMV组比较,SMA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OR=1.25,95%CI:1.01~1.54,P=0.040),其中术后乳糜漏及腹泻发生率较高(OR=3.60,95%CI:2.39~5.41,P<0.001;OR=2.13,95%CI:1.10~4.11,P=0.0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学效果方面,与SMV组比较,SMA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和淋巴结阳性数目均较多(WMD=2.76,95%CI:1.22~4.31,P<0.001;WMD=0.59,95%CI:0.06~1.12,P=0.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和D3术中,以SMA左侧缘为内侧界清扫,具有较高的术后乳糜漏及术后腹泻等并发症风险,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以SMA左侧缘清扫在肿瘤学预后方面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淋巴结拣获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