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经》与亲迎礼

    孙明姚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涵盖了周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昏礼制度中的亲迎礼入手,在明晰亲迎礼的基础上从生活实践着手,探寻《诗经》生活中对亲迎礼的反映。

    诗经昏礼亲迎礼

    中国古典诗文“登高”意象的内涵初探

    王欣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意象与文学意象概念的辨析入手,旨在通过“登高”这种文化传统习俗的阐明,探索中国古典诗文中和“登高”相关的诗文中登高意象的内涵,运用归纳总结的研究法,将诗文进行分类,总结出登高与望远、登高与赋诗、登高与饮酒三类关系,并且依据诗文内涵分析文人登高的地点,有登山、登台、登楼和登阁,当然还有登塔等等。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思想内容,分为抒怀言志和思乡怀人两大类。因此,登高的文学意象围绕作家本身想表达怎样一种文学情怀,即就是登高是文人人生理想的形象化表达和文人情怀的艺术性再现。

    登高意象内涵诗人

    意象花鸟--从王仁祥意象花鸟解读当代中国油画意象性特点

    任大鹏
    9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油画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中国文化特点,融合西方表现主义形式要素,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意象性创作体裁,本文着重从创作题材、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表现主义、审美活动的意象性四个方面概括总结当代中国油画的意象性特点。

    意象花鸟老庄美学形式美美在意象

    Analysis of Verbal Humor in IPARTMENT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胡静
    97-9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This paper will adopt Cooperative Principle to analyze the ut erances randomly picked from Chinese sitcom IPARTMENT3, which will help us further appreciate humor in IPARTMENT3 and use the language bet er in convers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幽默合作原则会话含义

    对魔幻文学作品《指环王》的文体分析

    蒋磊
    9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环王》是英国作家J.R.R.托尔金最为著名的作品,这是一部具有史诗场面的魔幻文学作品。为了达到宏大的效果和魔幻文学的,作者在遣词造句等各方面都别具匠心,使得小说中的词句都为了整体效果而服务。本文将从文体学的角度对《指环王》中的词汇、句子、修辞格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探到一些魔幻文学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指环王》文体分析

    理想国中的“哲学王”思想

    王艺蒙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是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最核心的学说之一。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哲学王”思想不但是核心,而且是理想城邦能实现的重要条件。当哲学家统治时,理想国便实现了,这就是哲学王思想。我们对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它的具体作用做具体的分析,以便取其精华,为现代社会所用。

    柏拉图理想国哲学王正义

    评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形象

    徐苗苗
    10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写出过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海明威的笔锋一向以“硬汉”著称,无论是其经典作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还是《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斗牛士,或者是《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炸桥勇士,这些都是他笔下的“硬汉”。海明威这种风格几乎贯穿他整个文学作品之中,海明威也因此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精神丰碑。本文旨在对海明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描绘的硬汉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研究海明威这种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其硬汉形象对后人的深刻影响,令更多的人了解海明威作品中的的硬汉形象。

    海明威硬汉形象

    田锡的“文道”观及成因探究

    王茜
    10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北宋开国文臣,田锡的文学见解在当时很具有独特性。面对需要肃清的绮靡浮丽文风和成长中被熏陶出的柔慧气息的矛盾,他处理好了文道关系,得出了文道并存,道先文后的结论。其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背景与地域文化倾向有密切关系。

    文道关系重文重道

    从旧词新用现象看大众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新要求

    马子怡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人们在工作、生活使用的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的“旧词新用”现象,汉语用词的含义正悄然发生着某些变化。本文在界定“旧词新用”含义、列举“旧词新用”典型示例的基础上,对出现“旧词新用”现象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旧词新用”现象发现了社会大众对现代汉语词汇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有张扬个性,简洁求新;委婉讽刺,直接交流;回归生活,关注自我等等。

    旧词新用现代汉语词汇新要求

    浅析清朝后妃的基本发式及其变化原因

    邸雯钰张原
    10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是一个满汉民族互相交融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期,因此,清朝的审美观呈现出异常复杂和多元的局面,并且伴随着冲突与融合。皇帝的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历来被世人所关注。这个群体可以说是当时全国女人中的最高标准和典范。所以研究清朝后妃的基本发式成为了我们研究清朝的一种方式。本文借助清朝后妃的几种基本发式的变化,来分析发式变化原因。

    清朝后妃基本发式变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