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个大庆人的中国梦

    高美霞
    105-105页

    新月下的葬礼--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学视域下的《穆斯林的葬礼》浅析

    高娜
    10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学为主旨,以《穆斯林的葬礼》文化内蕴为主线,分别从民俗宗教、穆斯林人格教义以及作者与回族族群创作三方面来分析民族文学与宗教文化的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民族文学宗教文化伊斯兰教回族穆斯林的葬礼

    也谈理工类大学的人文学科

    朱志媛许永红
    107-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解析我国理工类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理工类大学发展人文社会学科的路径选择。

    理工类大学人文社会学科历程现状路径

    政府公文中汉语成语的口译方法初探

    姜梦竹
    108-108页

    韩国汉字词与现代汉语同形,同义,发音相似的部分

    文相现
    109-109页

    《黄粱梦》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之梦境异同

    刘纪明
    11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粱梦》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两部作品都写到了梦境,从它们作品的结构、梦境内容和破灭及作家的主体创作心理都存在着异同之处,李白和马致远都对寻仙访道有着浓厚的兴趣,它们是如何表现这些内容的。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两位作家的深层次心理,提高我们对这两部作品的理解。

    《黄粱梦》《梦游天姥吟留别》梦境异同

    《邶风》、《鄘风》、《卫风》中的反叛精神

    刘雪璠
    11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自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让人们忽视了在经学之下存在的相对独立的反叛精神。本文主要选择了在地域、文化上有相关性的《邶风》、《鄘风》、《卫风》进行分析研究。以此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诗经》。

    邶风鄘风卫风反叛精神

    信息技术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佘玲李军
    112-112页

    历史意识与问题意识下的《人·鬼·情》--从“人性反思与批判”到“无意识的女性意识”

    程圳生
    113-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宏观维度上去观赏《人·鬼·情》,我们不难把握住此片所赖以立足与展开的两条根基线索:“人”和“鬼”。这种在纯视觉层面上,以客观现实世界和主观虚拟世界两条线索为核心的双交叉轮替切换画面进而架构整体影片从而深刻地表达情感的艺术表现手法颇为匠心独具。然而电影的成功关键在于其散发出的内在“气质”,而所谓的“电影气质”就是指影片本身所具备的内在思维、历史意识与问题意识。

    历史意识问题意识

    从语篇分析手段看英汉衔接手段的个性与共性

    宋媛媛
    11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据韩礼德(Hal iday)和胡壮麟的理论,从英汉语言语篇分析手段看英汉衔接手段出发,探讨其个性与共性。通过对比,看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呈现出各自的差异,汉语更偏重原词复现和省略,而英语则偏重照应和替代。

    语篇衔接手段共性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