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评藤田高夫的论文《中国西北的中国支配与中国文化--关于河西地方的相关情况》

    关益
    372-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评对象论文为现任日本秦汉史学会会长藤田高夫发表于《东亚文化交涉研究(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上的作品。论文所着重探讨的问题是中国对于西北地域特别是河西地区支配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西北地域对于中国文化的姿态和受容的情况。中国对于该地区支配的特殊性体现在于此地区所受到的中国的支配是以“断续”为特征,与基本上未受到中国政治支配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受到中国支配随后又脱离中国维持独立的越南北部、接受中国支配并且此后一贯融入中国版图的台湾皆有不同。

    快餐文化背景下“微语言”存在的重要性

    胡恩铭张弛
    373-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这个信息庞杂且急需相互交流的时代里,我们没有办法像传统媒体一样被动的进行信息的筛选和传播,因为这样的传播方式不仅难以适应这个时代对于信息量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快餐文化下受众的处境,作为媒体这样的答卷也很难让受众给出一个好的评价。传统媒体的被动接受模式,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下正一点点淡出。这样的说法会让很多传媒人沮丧,认为现代传媒进入了一个不健康的状态,实际上,这样的表现才是预示着一个全新的传媒形式正在形成,而适应它也有一个很便利的方式,就是发展“微语言”,利用“微语言”的特性来规范信息的“不体检式”交流。

    微博传统媒体微语言传播过程

    由动物类谚语和习语浅谈中英文化差异

    靳庆舒
    374-374页

    浅谈汉语与起名文化

    郑娜
    375-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姓名是为满足社会交往而产生的符号。这个符号的使用者必然会联系其意义,产生诸多相关的印象。因为“名取有意”的习惯,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所选的字在字音、字义上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并表现了中国语言的特色,极富艺术性。

    汉语姓名中国文化

    浅谈潍坊风筝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韩云云
    376-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风筝牵线,介绍潍坊风筝的民俗文化;以文化搭台,构建各国家地区民俗文化交流桥梁;以经济唱戏,带动区域民间文化、地区经济的发展。潍坊风筝在新时期下,稳步以文化产业化的方式发展民俗文化,将自身的传统工艺推广到世界。

    风筝民俗文化产业化

    中国古代民法探究

    唐少鸿
    37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历朝代表性的法典均贯彻刑民合一,寓民于行,以刑为主,各朝各代律令很少涉及民事方面。中国古代虽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民法,但实际存在的大量民事性法律规范,却向人们昭示了中国独特的民事法律文化传统。本文从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争论,概括从古代民法存在的形式,古代民法不系统、不成文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抛砖引玉,希冀引发和带动中法史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民法研究的孜孜探索。

    中国古代民法民法刑罚化封建宗族法规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析马克思的实践观

    王丽娜
    378-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对实践的全面、科学理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提纲》的一条主线,马克思针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轻视、否认或曲解实践的现状,强调实践的意义,创立崭新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翁同龢思想从传统向中体西用的转变

    何玉英
    379-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翁同龢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对这位晚清传统士大夫的思想历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翁同龢从传统思想到中体西用思想转变的过程。

    翁同龢传统思想中体西用

    浅谈现当代绘画中的传统绘画方式

    宗文菊
    380-380,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绘画之精神,从绘画的气韵,胸中臆气等方面来进行叙述,与现当代的水墨画形式进行比较,探讨现当代绘画中的传统绘画方式。传统水墨画中的皴法,以及笔墨特色是否依然在现当代中适存?当传统表现技法遇到时代变迁后的现当代,是否依然可以大放光彩?中国传统绘画的传承与创新一直在延续,后世从事艺术的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绘画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绘画现当代水墨画笔墨

    浅谈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与现代建筑空间的相关性

    龚慥
    381-381,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研究当代艺术的形式构成方法对当代书法艺术与现代建筑空间形态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揭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一门抽象艺术对现代建筑空间形态所产生的影响。

    当代艺术书法时空观现代建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