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立体书设计的认识及研究

    王杨
    337-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教育脚步的加快,普通的书籍早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立体书的出现和普及有力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立体书正是从现如今国家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入手,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多角度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然而立体书设计必将成为一个极具魅力和潜力的设计领域。

    立体书互动性发展

    剪纸艺术在山西包装中的应用

    王引男
    338-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论述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现代包装设计与剪纸艺术的结合,认为中国的包装文化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应用于包装设计中,不仅能使包装设计别具风格,也使剪纸艺术的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剪纸山西包装应用

    中国唐朝服饰图案设计形成探析

    徐爱宁
    339-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唐代起,就脱离了商、周和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的特色,而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从工艺美术的题材内容看。

    唐代服饰图案探析

    中国服制元素与中国学生制服

    王冰源
    340-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服制元素的创造再生性功能应用在学生制服之中,为了形成本国所特有的学生制服文化,应该吸取国内外制服文化精华。本文概述了中国制服元素的发展历程,并较之于现在中国学生的制服发展状况,提出发展现代学生制服的相关建议。

    制服元素学生制服服饰惯制

    浅谈酒店室内设计的地域性与文化性

    何启如
    34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酒店室内设计要表现地域、文化以及其现状和酒店室内环境设计的相互关系,传承传统文化的酒店室内设计方法需要努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中国式室内设计风格。

    传统与现代地域文化借鉴传承

    美术作品的汇语

    周弘杨
    342-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出现和灭亡,都有着一定的内因和外因。黑格尔曾经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

    美术作品抽象艺术哲学

    我国传统音乐结构特点与艺术分析

    李灿旭
    343-343,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只有深入地了解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内容,对其结构进行全面地分析,总结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地保留和发扬这一艺术形式,使传统音乐在新的环境中也能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传统音乐结构特点艺术分析

    明清文人画家创作心理和表现分析

    卢变琳
    34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人画的产生是“内化”与“外化”的转变,是自然与文人画家的心灵相互交融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文人画艺术的产生需要有强大的推动力,即文人画家创作的心理和精神支撑。本文旨在根据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变化,对这个时期的文人画家的创作心理和表现加以剖析,更加深入了解明清时期文人画家的内心世界和时代审美,这对于进一步了解明清时期的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人画明清创作心理

    浅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卫》像

    卢变琳
    345-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卫是《圣经》当中所记载的以色列王,经常被艺术家们作为创作题材,从文艺复兴早期到盛期,一尊尊《大卫》像横空出世。自我意识是艺术创作的源头,虽同为“大卫”,但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自我意识下,艺术家们表现出来的大卫却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卫》像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异同,这对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卫文艺复兴意大利

    简析金基德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影像语言与审美意蕴

    袁翠翠
    346-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基德是一位享誉世界而又饱受争议的韩国电影导演,他的作品多致力于对人性和欲望的探索,他独有的“金式”风格的画面语言蕴含了异常丰富深刻的意义。金氏的代表作《春夏秋冬又一春》通过中国水墨画般的影像创造,探讨美与恶、罪与赎、舍与得以及人世轮回、生死循环等终极话题,其禅意语境中蕴含着深沉的哲思。

    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影像风格人生哲思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