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房四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李晓坤

双月刊

1006-1843

95.cn@163.com

400 011 9501

100095

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7号院

中国文房四宝/Journal Chinese Four Precious Writing Articles
查看更多>>文化刊物。该刊宣传贯彻党的改革方针和文艺政策,继承和发扬文房四宝的民族文化传统,增进国内外和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朱自清的《背影》及其英译本看汉英语篇衔接的差异

    李梦洁
    67-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篇章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大量实例为依托,本文尝试通过对《背影》及其英译本的衔接手段的对比分析,来探索汉英语篇衔接的异同。研究发现,这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各有所偏重。

    《背影》语篇衔接汉英差异

    《丁庄梦》的修辞学分析

    任贺莉
    6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阎连科,作为当代中国最具有实力的作家之一,用他的作品给我们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虚拟和现实世界。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成熟的作品都具有极大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他的小说几乎都充满了乡土气息,扎根于乡村土地,挖掘出的却是很发人深醒的东西。《丁庄梦》是他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它像我们展示了一个靠卖血而存在的闭塞落后的中原小乡村。本文以修辞学为基础,研究《丁庄梦》里面所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其用语的准确性、严谨性和艺术性。

    阎连科修辞学修辞手法丁庄梦

    诗人顾城的“存在”本质探析

    陈丝柳
    6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文学以寻找“自我”和“怀疑”一切的精神作为开端,“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的顾城,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和发现“自我”。本文拟从顾城人生经历出发并结合诗作探析其诗歌创作中的“存在”本质。

    朦胧诗顾城存在

    全球化时代下汉语传播的途径及其意义与价值

    张宪
    7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日益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占主要地位,文化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通过语言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只有通过对汉语的传播,才能加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汉语的国际传播有多种途径,其中包括政治外交、经济、文化、体育、影视作品、旅游等方式。汉语的国际传播对中国的众多领域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

    汉语汉语传播传播途径意义

    浅析《偶然》

    陈欣然
    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录于徐志摩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中的小诗《偶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徐志摩诗歌创作转型时期的风貌,早期诗歌中的青涩稚嫩已消失殆尽,一泄无余的情感表达已被有节制的抒情替代,诗风趋于严谨沉潜,无论是艺术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更加圆熟与成功。

    徐志摩偶然生命体验诗歌

    新词语在旧框架下“走起”

    贾雪
    7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走起”为例,解读新词语在进入社会生活后是如何被全民所接受的,并从多角度来窥探其产生的途径,通过新词语在构词中具有能产性的特点而大胆地作出预测:在旧有框架下产生的新词语“走起”定会衍生出更多的新词语。

    新词语走起能产性

    对迟子建作品中的生态意蕴的解析

    马鸣
    7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当代作家迟子建一直是一位朴实的、接地气的女作家;其作品也一贯蕴含着丰富的对大自然的爱。迟子建来自黑龙江的北极村,中国最北的地方。这样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使她一直怀有一颗纯净朴实的心。这篇论文以生态文学理论和生态批评的美学原理作为指导,对迟子建小说创作的生态意象进行研究。本文对迟子建作品中的生态意蕴进行解析,分别从其中人物形象中的生态意蕴和动物形象中的生态意蕴两方面进行解析。

    迟子建生态意蕴形象塑造生态意识

    用心灵去倾听

    牛增勤
    74-74页

    新时期语法规范面临的问题

    贾雪
    7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的语法规范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注重已有语法事实,却忽视新的语言现象;其次,注重方言中语音、词汇的差异,却忽视了语法的差异;再有,注重语言本体,却忽视活语言的运用。由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社会秩序逐渐恢复,语言也随之发展起来。

    新时期语法规范问题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哈斯也提·麦麦提
    7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成为每一个教师的重大责任和义务。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新课改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