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刘梦溪

半年刊

1003-0190

010-64813409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中国文化/Journal Chinese CultureCSSCICHSSCD
查看更多>>《中国文化》杂志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北京、香港、台湾同时出版的大型学术刊物。以“深研中华文化,阐扬传统专学,探究学术真知,重视人文关怀”为办刊宗旨;确信文化与传统政治更永久,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愿成为海内外学人发表高质量论文、交流学术讯息的公开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九世紀的漢學與中亞地理知識建構亞歷山大·馮·洪堡致法國漢學家儒蓮書簡十一封

    李雪濤
    244-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對亞歷山大·馮·洪堡寫給法國漢學家儒蓮的11封書簡進行了解讀.洪堡與儒蓮有關東亞語文學、地理學、地質學等知識的討論,將東亞和中亞知識納入到了整個現代科學知識體系之中.正是這種不同學科的巨擘間所進行的知識交流,形成了以流動的方式建立起來的19世紀知識網絡.從中我們可以看到,19世紀的科學所仰仗的是這一時期的知識流動性以及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網絡.歐洲和非歐洲的知識正是在此時從"文人界"(res publica litteraria)轉變成爲了現代科學體系.

    亞歷山大·馮·洪堡儒蓮19世紀知識網絡漢學史

    吸毒石與前近代東西方藥物知識的環流互動

    陳明
    267-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類醫學的發展是以不同文化背景的醫學體系之間的交流互動爲基礎的.從全球化的早期(前近代)以來,源自印度和中國的吸毒石,以神奇的解毒療效以及神秘的東方色彩,通過耶穌會士卜彌格等傳教士的活動與《中國植物志》等著作中的相關著述,從東方傳入歐洲,引起了基歇爾等歐洲學者的興趣.吸毒石也引發了歐洲實驗室藥物學研究的新潮以及相關的論争,并在一些修道院中進行配制.從歐洲赴亞洲的博物學家、商人、船員、士兵和醫生等不同角色的人們對吸毒石的興趣延續頗久.南懷仁的《吸毒石原由用法》是最早記載吸毒石的中文文獻,并產生了滿文譯本和兩種廣告式的短論.從《本草補》、《本草綱目拾遺》以及《嶺南雜記》等筆記小説(乃至地方志、詩歌、方書等文獻),吸毒石在博物學的視域中得以延續其神異叙事.本文還詳細分析了晚清民國時期吸毒石在江南(尤其是上海)的流變情况,并梳理了該藥在日本江户時代蘭醫學背景下的知識流傳和應用,以及由朝鮮燕行使在北京與西洋傳教士的交往所導致的吸毒石實物及其知識傳播到朝鮮半島的情况.作者特别强調了吸毒石在全球化早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雙向環流過程,及其在構建近代東西方醫學文化關係史的網絡中所起的作用.作者認爲,要深入認識吸毒石的學術意義,必須將其放到西洋、中國、印度、日本和朝鮮等地的多層互動的文化交流網絡中去考察,以此揭示當時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彼此環繞和交錯的複雜景象.

    吸毒石東西方醫學亞歐雙向環流多層互動文化網絡

    雨絲風片座中春程毅中先生晚年瑣記

    徐俊
    316-327页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懷念興膳宏先生

    張伯偉
    328-337页

    現代化之路:競逐富强鄭會欣著《延續與變革》代序

    陳方正
    338-339页

    《張元濟年譜長編》增訂本序

    杜澤遜
    340-342页

    編後

    343页

    作品选

    中插1-中插4页

    學人寄語

    陳平原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