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化遗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

双月刊

1672-7819

中国文化遗产/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早期古建筑赋存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凯朱宇华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古代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也伴随有相当数量的砖石结构建筑,受社会变迁、材质劣化等影响,保存至今极为困难.古建筑的存续既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目前国内文献主要聚焦于分析各时期古建筑存续数量,对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类型及其存续至今的内在因素分析不足.本文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元代以前(含元代)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保护单位中全部单体建筑数据信息进行梳理、整合,涉及76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1433座单体建、构筑物,涵盖了从先秦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等多个历史时期,水利工程、寺庙、祠堂、桥梁等多种建筑类型.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早期古建筑赋存现状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它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其保护与利用面临的诸多威胁与挑战,建议尽快建立早期建筑代表性名录及可信可靠的建筑模型数据库,从而构建传承有序、分布均衡的建筑遗产发展脉络及网络.

    古建筑类型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暗挖工程下穿古桥施工中的文物保护措施探析——以故宫断虹桥项目为例

    韩一飞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浅埋暗挖法是地下暗挖工程中常用的施工工法,常用于隧道、市政管沟工程.因其工法特点,施工过程中遇见文物建筑或其他重点构筑物,需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施工措施进行精细化控制,将施工影响放置在可控范围内.断虹桥作为故宫博物院内最古老的建筑,历经元明清三代六百年风雨屹立不倒,具有建设年代久远,文物级别高、建筑结构资料缺失,施工难度极大等诸多特点.本文以故宫博物院基础设施工程中下穿断虹桥暗挖施工为例,梳理浅埋暗挖施工中穿越文物建筑及重点构筑物的解决思路、总结施工及保护措施,整理解决思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综合管廊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区古建筑群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市镇遗产价值体系与构成要素研究

    王敏张薇薇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镇是我国城乡体系的重要纽带.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显著活态特征的市镇文化遗产兼具历史遗产和社会资源的双重价值体系.作为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是认知市镇资源属性的主要方式.市镇的构成要素包括互动关联的人、活动及其场所,人与社会结构是生命基础,经济活动是内在动因,聚落结构则是外在表征.市镇保护发展需要保持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和适度更新,维护市镇经济的多元与活跃,确保市镇聚落结构历史印迹的可识别性,尤其应关注内在机能的调理.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探索了市镇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与构成要素,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中优秀市镇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市镇遗产可持续发展遗产价值遗产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