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文化遗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遗产

双月刊

1672-7819

中国文化遗产/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代哈尔滨领事馆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探究

    赵宁庞海燕李圆圆鲍丽华...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挖掘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价值,发挥建筑遗产作用,有助于城市旅游品牌塑造.由于1896-1903年中东铁路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哈尔滨经历过与其他传统城市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现存的领事馆作为近代历史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哈尔滨现存领事馆建筑的调查,分析其价值构成和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对建筑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物再生、文化共生、空间链接策略,实现建筑—人—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近代哈尔滨领事馆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拓展文旅融合空间.

    领事馆建筑建筑遗产活化利用文旅融合

    罗哲文: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开拓者

    沈阳
    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哲文先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从1940年在四川李庄加入中国营造学社起,在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师长的培养教育下,走上古建筑保护研究之路,后来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并为之奉献毕生精力.罗哲文先生主持或指导过多项重要古建筑保护项目,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长城保护作为毕生坚持的事业;同时他还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者之一,是我国建立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文物保护理念的重要参与者,文物保护队伍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他长期参与文物保护培训教学工作,在晚年又倡导古建筑保护的"师承制",培养出一批古建筑保护的新生力量.此外罗哲文先生还勤于笔耕,撰写了大量文物保护的专著、论文、学术报告和普及读物.时值罗哲文先生100周年诞辰,本文基于《罗哲文文集》收录的专著、论文和书信,对罗哲文为我国的文博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客观评价,希望更多人认识他对中国文博事业的重要贡献,以及勤奋、执着、谦逊、高瞻远瞩的治学精神.

    罗哲文文物保护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

    方志舆图要素系统解析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以清康熙《济南府志》舆图为例

    赵虎闫静孟赛赛张悦...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舆图是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古代营城智慧,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目前方志舆图的研究,特别是清朝方志舆图,虽已经形成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多集中在对方志舆图的基础性架构、相关历史地理信息解读等方面,且针对济南地区的研究较少.同时,舆图研究的思路还存在就图论图的局限,如忽视图形绘制人的影响,及图形中所蕴含城乡规划思维的挖掘等等.本文以清康熙《济南府志》中的89幅舆图为例,在系统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舆图的构成要素、表现形式和蕴含理念进行深入解析.将清代舆图要素构成总结为"四大系统"——自然系统、世俗系统、宗教系统和联系系统;从四大系统的要素识别出发,分析其表现特征,总结出表现形式上的"六大交互"——写实与写意、全局与节点、符号与形象、文字与图形、平面与立面、二维与三维,并对舆图中隐含的规划思维进行提炼总结,得出"四大理念"——多元共生、政学营城、祠祀配套、水陆并兴.由此,结合山东省省会经济圈实际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方向,从生态安全、城乡治理、历史保护和制图表现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方志舆图要素系统康熙《济南府志》内涵理念国土空间规划

    征稿启事

    127-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