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物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物价
中国物价

陈东琪

月刊

1003-398X

010-63908263 63908250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213室

中国物价/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价研究专业期刊。宣传国家物价政策,刊登有关物价改革与价格理论体系研究的论文,以及物价法规和调价信息、国内外重要工农业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动态、市场调查、预测、基层物价工作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小外卖平台动态定价与补贴策略研究

    刘会新徐雅娟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外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除实施反垄断措施外,中小外卖平台通过竞争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也非常关键.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考虑补贴骑手和补贴商家两种模式,在平台不同战略(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下构建双寡头两期动态博弈模型,用于分析基础服务质量差异、用户忠诚度和用户补贴感知价值对中小平台定价与补贴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用户忠诚度可以缓解由基础服务质量差异带来的竞争劣势,提高第二期中小外卖平台定价能力和用户规模.(2)当用户补贴感知价值较高时,中小外卖平台实施补贴策略能够有效扩大用户规模,提升定价能力和利润水平.(3)在补贴有效的情形下,当用户补贴程度低于某一特定阈值时,中小外卖平台应优先选择补贴商家;一旦补贴程度超过该阈值,则应转向补贴骑手.这一临界补贴决策点随基础服务质量差异的增加而后移,随用户忠诚度和用户补贴感知价值的增加而前移;当补贴程度达到第二个特定阈值时,最优补贴策略再次发生转变,重新回归为补贴商家.不同的是,该决策点随用户忠诚度的增加而后移.值得注意的是,两期定价与补贴策略和平台战略无关.

    中小外卖平台动态定价策略补贴策略用户忠诚度用户补贴感知价值

    预期视角下我国大豆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俞立波鲁统宇孙建明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03-2023年大豆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从预期视角出发并结合大豆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联立方程组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我国大豆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影响大豆价格的众多因素中,供需双方的静态预期和国际大豆价格冲击对我国大豆价格的解释力度最大;豆农对大豆价格的预期主要通过种植面积的变化来影响大豆价格;大豆需求水平和替代品价格水平上升共同导致大豆年度价格上涨.

    大豆价格预期联立方程组模型影响因素

    产业变革新趋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盛如旭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表现为产业链布局从全球化转向区域化、产业政策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产业分工模式从水平分工转向垂直整合一体化、产业组织范式从单个个体转向平台链主主导竞合、产业驱动力从资源要素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从单点突破转向融合突破.新趋势下,产业变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发挥需求集中优势、协调分工模式、重视技术主导型链主企业、提升创新扩散效应等新要求.针对仍存的产业基础领域自主可控不足、"集而不群"、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要素支撑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因地制宜推动融合集群发展、完善新兴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积极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有效防范处置各类发展风险等政策建议.

    产业变革新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经济学维度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

    王雅贝刘子鹏彭治军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机器人赋能中国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UN Comtrade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系统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且该结论在经过多维度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大型企业、资源密集型城市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3)影响路径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及深化人力资本等途径实现.基于此,建议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对象,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改造,加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场驱动的产业发展战略,进而实现一体智能的跃进.

    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出口技术复杂度

    数字经济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杨水清孔颖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数字经济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本文将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度数据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城市-年份层面进行匹配,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验证成本,提高了企业供应链韧性.数字经济强化供应链韧性的巩固效应在大企业、存货周转率较低以及经济不确定性较强时期的样本中更为显著.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企业与政府均需做好系列工作,促进企业内部的数字化转型,强化企业与外部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同能力,推进前沿数字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的运用与普及,有效缓冲外部所谓的"去风险化"对我国供应链的冲击.

    数字经济供应链韧性信息搜寻成本信息验证成本去风险化

    新型储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政策建议研究

    王蕾朱彤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得益于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和政策推动,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2020-2023 年间平均年增速达到198.2%.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仍不健全,成本疏导和补偿困难,系统利用率不高,收益保证机制不明确.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背景下,客观看待新型储能的作用,尽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引导新型储能以及储能产业发展,从而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为此,应围绕新型储能在未来能源系统中的作用,以立法形式赋予储能平等、独立的经营主体地位,并参与各类电力市场.构建有利于新型储能应用和发展的体制环境,取消不适应新型储能健康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有利于新型储能发展的市场参与模式和新兴业态.同时,支撑新型储能在各类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

    新型储能新型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

    绿色债券政策对传统能源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高方喆刘泉红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煤炭等传统能源企业已不符合未来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如何运用绿色金融手段推动其转型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生效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绿色债券政策对传统能源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债券政策对传统能源企业的融资约束效应对生产性投资和环保投资均产生了抑制作用,且对环保投资水平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应结合传统能源企业特点,加快转型金融产品研发,丰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品种,促进传统能源企业稳步实现绿色产业升级.

    绿色债券能源企业投融资低碳转型

    企业ESG评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王千龙黄晓慧
    49-5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市公司ESG评级可以反映出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和公司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审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效信息.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22 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ESG评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ESG评级越高,越容易被出具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分析师关注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在企业ESG评级影响审计意见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中,ESG评级对审计意见有着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ESG评级审计意见分析师关注度内部控制质量

    绿色产业政策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来自《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经验证据

    范云朋王先达李林桦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在我国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持绿色发展.绿色产业政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可以降低企业信用风险对于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作为绿色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对绿色产业的边界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泛绿化"现象,有助于绿色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6-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绿色产业政策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业政策可以显著降低绿色企业的信用风险;机制分析显示,绿色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声誉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路径降低绿色企业信用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和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中,绿色产业政策能够更显著地降低企业信用风险.本文研究丰富了绿色产业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为我国进一步推动绿色产业低碳转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绿色产业政策信用风险企业声誉融资约束

    我国首店经济与中央商务区耦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谢伟伟刘峥延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店经济是首店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的经济形态,首店经济与中央商务区(CBD)深度耦合,能够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升级,在优化营商环境、释放经济动能、促进协同发展、加速文化创新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共同助力提升CBD综合竞争力.我国首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3.0时代,CBD成为首店经济的核心承载区.未来,CBD应充分联动首店经济发展趋势和特征,着力提升品质、升级业态、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富有特色的首店经济聚集区,助推区域消费提质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商务区(CBD)首店经济耦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