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物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物价
中国物价

陈东琪

月刊

1003-398X

010-63908263 63908250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213室

中国物价/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价研究专业期刊。宣传国家物价政策,刊登有关物价改革与价格理论体系研究的论文,以及物价法规和调价信息、国内外重要工农业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动态、市场调查、预测、基层物价工作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去杠杆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

    彭英鲁姝祺葛蒙妤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之一,从 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而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去杠杆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自然也成为了热门议题.本文以去杠杆政策与企业创新为研究对象,主要涵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和作用后果等内容,从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出发,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去杠杆政策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去杠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作用后果

    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陈雯李本光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以2007-2022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拥有共同机构所有权的上市公司发生违规披露的倾向和次数均少于非共同机构所有权上市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稳定型的共同机构所有权更能发挥这种治理作用.本文还讨论了过高的共同机构持股比例可能会给信息披露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对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的治理效应提供了新视角,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企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相应理论证据.

    共同机构所有权信息披露违规公司治理

    全球潜在增长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启示:1970-2035年

    陈聪陈琦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附加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法对1970-2022 年的全球潜在经济增速进行核算,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出2023-2035年全球潜在增长率.结果显示,2008-2022 年全球潜在平均增速为3.07%,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其中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都出现不同程度地下滑.接着分别从基准、乐观和悲观三种不同情景估算出了 2023-2035 年全球平均潜在增长率分别为 1.21%、2.24%和0.82%,远低于疫情前的平均增速.最后,为中国经济应对不利外部冲击,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增长核算潜在增长率生产函数法2035年远景目标

    "刘易斯第二拐点"到来的研判及应对建议

    张晓旭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发展进入达峰后的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出现了新现象和新趋势,具体表现为城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缩小、农民工数量出现负增长等,这预示中国即将迎来"刘易斯第二转折点".通过测算显示,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将分别于2034 年、2040 年、2048年与城镇服务业部门、非农业部门、工业部门趋同.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引领"刘易斯第二转折点"的到来,需要加强前瞻谋划布局,聚焦重点突破,一是深化新型城镇化,二是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三是完善统一劳动市场建设.

    "刘易斯第二拐点"劳动生产率户籍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科技支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基于DEA与fsQCA方法的实证分析

    张晓晖姜安吕凡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DEA-SBM模型对我国 30 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算,结合fsQCA方法探讨技术-经济-政府对地区GTFP的因果关系及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单个因素不构成高水平GTFP的必要条件,说明单一条件并不是制约瓶颈,高水平GTFP的提升路径有3 条.(2)通过对条件组态的横向对比,发现创新能力和政府科技支出存在于每一条组态中,说明提高创新能力和增加政府科技支出在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上具有普适作用.(3)不同地区在提升GTFP的驱动路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高水平GTFP的解释案例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fsQCA方法数字经济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固定及门槛双效应

    张宇柴洪
    84-8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可缓解金融排斥,助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缩小城乡经济差异.为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2 年全国31 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城乡收入比,通过固定效应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和异质性,同时通过门槛效应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三维度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优区间.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存在地区和三维度的异质性.滞后一期的金融指数比同期缩小效果明显;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及低城镇化水平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效果更强;三维度中缩小效果为覆盖广度最优,数字化程度次之且存在门槛值,跨过第一门槛值后缩小作用加强,而使用深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经实证分析,在数字化建设、数字金融产品设计、数字金融体验感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借助数字普惠金融更好的发展城乡经济.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固定效应门槛效应

    互联网使用、社会互动对家庭线下消费的影响研究

    周澜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赋能线下消费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消费复苏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和2018 年的数据,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互联网使用、社会互动与家庭线下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互联网使用对于居民家庭线下消费与总消费水平具有提升作用;第二,互联网使用提升家庭社会互动水平,进而促进线下消费;第三,互联网对农村家庭线下消费激励作用不足,但能显著提升城市家庭线下消费.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阐明互联网对于线下消费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为数字经济多维激活消费市场提供政策建议.

    互联网使用社会互动线下消费中介效应城乡差异

    住房对城镇居民金融健康的影响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薛媛贾萌胡子豪熊学萍...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健康是衡量家庭抵御意外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构建金融健康评价指标,利用调研数据对武汉市城镇居民金融健康进行测度,进一步检验住房对城镇居民金融健康的影响.统计表明:武汉市城镇居民金融健康评分均值为3.3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借贷管理方面表现优异,收支管理方面表现良好,但在金融韧性和财务规划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实证结果显示:拥有自有住房者金融健康水平更高,住房数量与金融健康水平正相关;住房贷款削弱了住房产权和住房数量对金融健康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改善居民金融健康状况的建议.

    金融健康住房产权住房数量住房贷款

    我国低空经济阶段特征及应用场景研究

    樊一江李卫波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空经济概念由我国率先提出,是在传统通用航空经济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更加突出新技术应用、新需求创造、新消费引导、新供给培育、新生态构建,直接联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组织运行模式创新,是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已由起步发展阶段迈向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的加速升级拓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紧紧把握货运物流、载人出行、文旅活动、生产作业、公共服务等不同应用场景特征趋势,以安全可靠为根本宗旨,围绕技术成熟度、需求迫切度、经济效益性和风险可控力等,分类别分区域稳步有序推进低空经济试点化示范化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通用航空应用场景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及法治保障研究

    肖京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深刻领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确保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积极探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上实现重点突破,在找准方向的前提下全力推进.要全面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严格公正司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