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物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物价
中国物价

陈东琪

月刊

1003-398X

010-63908263 63908250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213室

中国物价/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物价研究专业期刊。宣传国家物价政策,刊登有关物价改革与价格理论体系研究的论文,以及物价法规和调价信息、国内外重要工农业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动态、市场调查、预测、基层物价工作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府自发合作型区域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长三角扩容的证据

    康佳丰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评价区域治理中地方政府自发合作政策的效果并梳理其中的机制,有助于有效衔接、贯通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地方政府自发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合作联盟,为研究政府自发合作型区域政策提供了典型案例.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入选长三角名单对于新进入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自发型区域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扩容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提升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来实现.因此,更加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坚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长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

    政府自发合作区域政策长三角扩容经济增长

    基于KMV—Logistic混合模型的城投债信用风险研究

    梁银香齐林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衡量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本文首先运用KMV模型估算2023-2026 年不同城投债债务规模下的预期违约概率,随后选取12个指标对影响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有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当可担保财政收入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30%时,到期城投债的债务规模已超过安全债务规模,具有一定的违约风险.第二,城投企业的获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当地的财政实力等因素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而城投债发行的票面利率、发行规模和当地政府的债务率等因素则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平台市场化转型、有序置换隐性债务和拉长偿债期限、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政策建议.

    城投债信用风险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KMV模型

    研发投入与出口增加值关系研究

    孔维娜张其仔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关注研发投入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通过28 个国家35 个部门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探究企业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政府研发投入对出口增加值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基准回归模型显示,不同来源的研发投入均显著提升了出口增加值,且研发投入对分解后不同类型的出口增加值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第二,中介效应模型显示,技术创新是企业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促进出口增加值的中介机制,全要素生产率是政府研发投入提升出口增加值的中介机制.第三,门槛效应模型显示,企业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的提升会扩大其对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政府研发投入的提升会使得其对出口增加值的拉动作用微降.为此,根据不同来源的研发投入对不同类型的出口增加值的影响的异质性结果,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创新转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提升我国出口增加值奠定创新基础.

    研发投入出口增加值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制造业向印度转移的行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研究

    苗翠芬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叠加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中国制造业外移现象愈加凸显.大型跨国公司如苹果、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纷纷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搬迁到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本文发现,中国制造业向印度转移的总体规模尚小,但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印度并未承接中国对外大幅度转移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主要承接了中国对外转移程度较轻的光学仪器、机电设备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同时,印度在汽车、航天制造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虽然短期内印度不会对中国构成较大威胁,但中国-印度竞争型的产业链转移模式,最终会对中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战略性威胁.中国可通过升级产业结构、增强供应链体系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等措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稳定.

    行业特征转移动因转移模式供应链竞争力

    高水平开放背景下推进中国与东北亚国家服务贸易的对策研究

    施锦芳许晓芳
    86-9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务贸易是全球扩大开放的关键领域,对经济增长有重要推动作用.东北亚区域具有重要区位优势和合作潜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中国与东北亚国家服务贸易进展相对较慢.RCEP的全面生效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为深化中国与东北亚国家服务贸易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中国可借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通过采取先易后难合作战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加强共同市场开放等推进与东北亚国家服务贸易,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空间.

    区域经济合作服务贸易东北亚高水平开放

    城市更新引入社会资本的路径及政策支持研究

    刘立峰柴璐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助力城市更新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资本可通过政企合作、城市更新基金、多元主体协同等方式参与更新项目.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城市更新引入社会资本仍存在诸多阻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畅通社会资本的参与路径,需要培育具有资源整合能力的实施主体,制定收益平衡机制.对此建议:创新优化土地资源、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政策,统筹要素资源、完善综合开发,构建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提振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的信心.

    社会资本城市更新路径研究政策支持

    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研究

    邢伟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以发展为导向,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共谋经济社会进步的典范.双方经济合作的总体趋势良好,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进程的合作模式.双方贸易处于高位运行,相互投资不断提升,在农业、绿色发展、融资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美国印太战略主要通过印太经济框架,在数字技术、人力资本、能源与融资层面介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并造成了诸多影响,如通过经济议题分化东盟,塑造"美国优先"的权力影响,并在制度领域加大竞争.中国应提升参与地区经济合作的能力,扩大与东盟国家的利益交汇,并适时引入美国参与的三方合作,以中国、美国、东盟的经济合作为契机,拓展合作空间.

    中国—东盟关系经济合作印太战略印太经济框架

    全球视域下的粮食安全发展及中拉合作方略研究

    郑猛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永恒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不断加重,实现联合国2030年"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正面临巨大挑战.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和拉美等发展中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本文以粮食安全的认知演变为逻辑起点,基于全球视角分析粮食安全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对中拉粮食安全合作进行现实性分析,最后为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提出中拉粮食合作建议.

    粮食安全内涵解析发展趋势合作现实性中拉粮食合作

    "三位一体"框架下数字经济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北京市的实践为例

    唐将伟黄燕芬王雷曹敬雯...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分析了北京数字经济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力量"鞭长莫及"、经营主体"两难选择"、社会力量"先天不足"三个维度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不足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重构公共服务创新发展供给主体,优化公共服务创新发展参与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联动的协同治理格局,强化公共服务需求端"数字画像",精准掌握公共服务需求特征,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均衡化、精准化、可及性,加快数字经济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等建议.

    公共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位一体

    新时期优化我国沿边开放发展的路径研究

    袁沙郭芳翠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边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持续深化我国沿边开放发展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开放体制机制不健全、开放型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新时期,推动沿边开放发展形成新格局,需建设现代化沿边开放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协调内外利益攸关方创新完善双向开放体制机制,优化沿边开放型产业布局.

    新时期沿边开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