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928株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李俊彪杨怡侠郭嘉荣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感染性疾病预防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送检微生物标本纳入数据,分析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采用WHONET 5.6软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0年更新标准,分析细菌体外药敏实验数据.结果 2017年1月—2021年12月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2 803份,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株928株,以呼吸道和尿液标本最多.常见分离菌株前5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排名前3位分别是MRSA、MRCNS和产EL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本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虽不高于全国和其他医院水平,但特殊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大,为防止耐药菌的产生,临床医护人员应参照本院耐药监测数据,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耐药率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及干扰素-γ与成人哮喘控制水平相关性研究

    林佳佳傅钰陈腊青张传领...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eosnophils,EOS)、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与成人哮喘控制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51例成人哮喘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于本院行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的2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获取2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其EOS、IL-17、IFN-γ水平.评估哮喘ACQ-5评分.结果 病例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哮喘控制程度的下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IL-17水平逐渐增加,IFN-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IL-17与哮喘ACQ-5评分成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与哮喘ACQ-5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IL-17诊断哮喘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EOS特异度高,IFN-γ灵敏度高.结论 成人哮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EOS、IL-17水平升高,IFN-γ下降;EOS、IL-17水平与哮喘控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17协助诊断哮喘有一定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17干扰素-γ哮喘控制水平

    四逆汤联合阿加曲班对缓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症状及血清miR-342-5p和miR-93水平的影响

    刘光辉张其润邱福轩崔文军...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四逆汤联合阿加曲班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症状的缓解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阿加曲班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四逆汤联合阿加曲班进行治疗.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血清miR-342-5p、miR-93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肤温降低、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评分、血清miR-342-5p和miR-93水平、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踝/肱动脉压比值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逆汤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能与降低血清miR-342-5p、miR-93水平有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阿加曲班四逆汤miR-342-5pmiR-93临床疗效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12与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杜杰穆艳超李岚王大伟...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情况,并分析两指标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的200例PE患者,随访至PE患者分娩,记录其临床结局;同时于产妇PE确诊时,检测其血清IGF、IL-12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观察血清IGF、IL-12水平与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分析血清IGF、IL-12水平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结果 随访至分娩,200例PE患者中62例妊娠结局不良,占31.00%;不良组病情重度高于良好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良好组,1L-12水平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血清IGF-1低表达、IL-12过表达、病情重度与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GF-1、IL-12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AUC分别为0.849、0.767、0.927,均有一定价值,且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结论 血清IGF低表达、IL-12过表达与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且血清IGF、IL-12水平可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子痫前期妊娠结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细胞介素-12

    胸腔积液CD69表达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登云杨利萍
    190-192,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胸腔积液结核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CD69用于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结核性胸腔积液43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71例,同时检测2组胸腔积液结核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CD69、腺苷脱氨酶(ADA)及外周血结核T细胞γ-干扰素释放检测(TB-IGRA),另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结核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CD69水平.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胸腔积液ΔCD4+CD69+值高于外周血(t=5.75,P<0.01).TPE组ΔCD4+CD69+、ADA、外周血TB-IGRA检测结果均高于NTPE组(P<0.01).胸腔积液ΔCD4+CD69+、ADA及外周血TB-IGRA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AUC分别为0.879、0.805、0.861.结论 胸腔积液结核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CD69用于辅助诊断结核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并且不逊于临床上常用的ADA、TB-IGRA.

    结核性胸膜炎CD69+腺苷脱氨酶结核T细胞γ-干扰素释放检测

    术前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周云蔡淑女陈烨徐祥剑...
    193-196,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在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为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2月67例胆囊癌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术前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比较胆囊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上述指标与胆囊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以及多因素Cox回归评估上述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对胆囊癌预后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胆囊癌组APTT缩短,PT延长,FIB升高.胆囊癌肿瘤最大径≥3.7 cm患者FIB水平高于肿瘤最大径<3.7 cm患者(P=0.003),TNM分期Ⅲ期~Ⅳ期患者FIB水平高于1期~Ⅱ期患者(P=0.017).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T和FIB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FIB的表达升高是影响胆囊癌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术前血浆FIB表达水平与胆囊癌疾病严重程度有关,FIB是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胆囊癌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预后

    基于实验室指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

    于倩王晔恺姚燕珍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收集本地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实验室指征,建立起SLE患者并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的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本地三级医院确诊为SLE的患者92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为(44.64±13.42)岁,其中合并SCH/CH 2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滴度和抗可溶性抗原(ENA)谱的各项染色强度,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项生化和免疫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从各项实验室指征中筛选独立风险因子,通过R程序输出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双链DNA(dsDNA)、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尿24 h蛋白、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是SLE患者并发SCH/CH的6项独立风险因子,生成得到的列线图C-index为0.948.结论 建立了一种能预测SLE患者并发SCH/CH风险的Nomogram风险模型,有助于临床对SLE患者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评估.

    系统性红斑狼疮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列线图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余素娟杨玮闫涛齐艳...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浙江某医院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出现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防治措施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有效用药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1年6月浙江某医院分离出的24株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结果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所致感染与患者年龄、伴有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医疗操作、使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紧密相关;耐药率低于15%的药物为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低于30%.结论 医院感染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以呼吸道感染的ICU老年患者为主;痰液标本检出率最高,药敏耐药性高且表现多重耐药性;治疗上可优先考虑β-内酰胺酶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甘氨酰环素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

    木糖氧化无色杆菌院内感染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体温、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在血流感染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

    李卓栋徐嫣苓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患者体温、心率、CRP联合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淋巴细胞比值在血流感染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有发热症状的患者.按照血培养结果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对2组的各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子进行方程拟合,生成联合预测因子,并绘制ROC曲线;将感染组分为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感染组和对照组的体温、心率、WBC、N、L、PLT、RDW、NLR、PDWLR、CR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之间的体温、N、L、PLT、NLR、PDWL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感染组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单一指标体温、心率、PDWLR、CRP诊断血流感染的AUC分别为0.649、0.717、0.768、0.683;联合检测的AUC(0.800)高于单一指标.以G-菌感染组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AUC(0.714)高于单一指标体温和PDWLR(0.0635、0.643).结论 体温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淋巴细胞比值(PDWLR)在血流感染的诊断和鉴别上有着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联合诊断价值更高.为缺少技术和设备的中小医院的临床医生在血流感染的及时干预上提供依据和帮助.

    血流感染体温心率血常规诊断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梅爱黄映红杨丽媛陈小红...
    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治疗CAA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620例K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8例并发冠状动脉瘤(CAA组),532例未发生冠状动脉瘤(non-coronary artery aneurysm,NCAA组),其中NCAA组有41例诊断为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ion,CAD).对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HBDH)、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尿酸(UA)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各指标的OR值及95%CI.结果 CAA组男性占比(78.41%)高于NCAA组(66.54%)(P<0.05);同时 CAA 组 WBC、PLT、CRP 和 NT-proBNP 高于 NCAA 组,RBC、Hb 和 ALB 低于 NCAA 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B降低、PLT和NT-proBNP升高三者均为KD并发CAA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LB降低、PLT和NT-proBNP升高是KD患儿并发CAA的独立危险因素.

    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危险因素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