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

沈中阳

月刊

2095-4352

cccm@em120.com

022-23306917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Journal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9年11月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界权威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以各级、各专业从事危重病急救医学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及医学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内容涉及各学科疾病导致的非手术及手术后的急性危重病单一器官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损害或衰竭发病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临床救治方法研究及救治经验。主要栏目包括述评、专家论坛、标准与指南、论著、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病例报告、方法介绍、综述、讲座、理论探讨、基层园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CCCM论坛、科研新闻速递、读者?作者?编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核心数据元及定义专家共识(2024)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核心数据元及定义专家共识(2024)》工作组周建新张琳琳...
    1009-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创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中的核心治疗方式,但目前其信息管理仍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为此,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重症医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呼吸治疗及信息中心等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组成《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核心数据元及定义专家共识(2024)》工作组,制订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核心数据元及定义专家共识(2024)》。本共识通过文献回顾,建立了一套包含246项关键数据元的标准化框架,覆盖患者基本信息、就诊信息、入重症监护病房(ICU)信息、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参数、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旨在规范临床及科研中的数据管理。同时,共识强调了随着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数据元标准需持续更新,以确保其反映最新的临床实践和技术进步。

    有创机械通气核心数据元重症医学专家共识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黏质沙雷菌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艳红邱红杨海银李莉...
    1020-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获得性黏质沙雷菌定植和感染发病危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造成定植黏质沙雷菌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NICU收治患儿的病例资料。将存在与黏质沙雷菌感染一致的临床体征和(或)症状,并且从标本中分离出黏质沙雷菌的44例患儿作为感染发病组;将同期直肠和(或)咽部培养黏质沙雷菌阳性,但无临床体征和感染症状的45例患儿作为定植对照组。观察黏质沙雷菌感染患儿的细菌分布情况,并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ICU获得性黏质沙雷菌感染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年期间NICU共收治患儿5972例,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297例,其中44例感染黏质沙雷菌,占医院获得性感染患儿的14。8%;同期检测出黏质沙雷菌定植,但未发病的患儿共45例。定植对照组和感染发病组患儿检测出病原菌部位均以呼吸道为主,分别占86。7%(39/45)和43。2%(19/44)。感染发病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占43。2%,其次为血流感染[29。6%(13/44)]、颅内感染[15。9%(7/44)]、肠道感染[6。8%(3/44)]、泌尿道感染[4。5%(2/44)];无死亡病例。定植对照组患儿除呼吸道感染外,还有13。3%(6/45)的患儿存在肠道感染,而无一例患儿在血液、脑脊液和尿液中检出病原菌。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定植对照组比较,感染发病组患儿胎龄更小[d:28。5(26。9,30。0)比32。0(30。1,34。6),P<0。01],出生体质量和应用益生菌比例更低[出生体质量(kg):1。20(0。96,1。44)比1。75(1。45,2。23),应用益生菌:29。5%(13/44)比57。8%(26/45),均P<0。01],NICU住院时间和应用抗菌药物时间更长[NICU住院时间(d):65。11±23。00比40。31±20。04,应用抗菌药物时间(d):23。09±9。57比11。80±7。19,均P<0。01],侵入性治疗中机械通气>3 d及中心静脉置管>7 d的比例更高[机械通气>3 d:61。4%(27/44)比20。0%(9/45),中心静脉置管>7 d:81。8%(36/44)比28。9%(13/45),均P<0。01],提示NICU获得性黏质沙雷菌感染发病与以上因素相关。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1。5 kg[优势比(OR)=5。745,95%可信区间(95%CI)为1。345~24。549,P=0。018]、NICU住院时间>45 d(OR=3。642,95%CI为1。102~12。041,P=0。034)、应用抗菌药物时间(OR=0。871,95%CI为0。799~0。949,P=0。002)、未应用益生菌(OR=3。191,95%CI为1。058~9。627,P=0。039)及侵入性治疗中机械通气>3 d(OR=5。302,95%CI为1。510~18。619,P=0。009)、中心静脉置管>7 d(OR=3。818,95%CI为1。103~13。212,P=0。034)是NICU获得性黏质沙雷菌感染患儿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ICU获得性黏质沙雷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低出生体质量、NICU住院时间延长、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及侵入性治疗是NICU获得性黏质沙雷菌感染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口服益生菌可能是预防NICU获得性黏质沙雷菌感染发病的新方法。

    黏质沙雷菌医院感染定植危险因素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脓毒症治疗靶点的关键铁死亡基因及其免疫特征描述

    李萌梅宇林潘爱军
    1025-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作为脓毒症治疗靶点的铁死亡基因特征,并对其进行免疫特征描述。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脓毒症相关数据集GSE57065、GSE9960、GSE28750、GSE137340的原始数据,从ImmPort、InnateDB数据库获取免疫相关基因(IRG),从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相关基因(FRG);通过替代变量分析包(SVA)将GSE57065、GSE9960、GSE28750数据集整合成一个分析数据集,并利用"limma"包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DEG);取DEG、IRG、FRG 3个基因集的交集得到脓毒症免疫相关铁死亡DEG(FImDEG)。使用R软件包"Cluster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解FImDEG的生物学功能。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算法(LASSO)和支持向量机(SVM)分析筛选关键基因,基于关键基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关键基因单独及联合诊断效能。应用CIBERSORT在线分析工具对22个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关键基因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通过GSE137340数据集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处理和消除批次效应得到由146个脓毒症样本和61个健康对照样本组成的研究数据集。经过分析共得到4537个DEG,其中上调基因2066个,下调基因2471个;从相关数据库中分别获得2519个IRG和855个FRG;取DEG、IRG、FRG三者的交集,共得到34个FImDEG,其中上调基因20个,下调基因14个。GO功能注释显示,34个FImDEG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抑制转移酶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控和细胞对刺激的反应;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与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和各种蛋白连接酶结合有关;细胞组成变化主要发生在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和染色质沉默复合体。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34个FImDEG参与的主要通路包括细胞衰老、癌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检查点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通过PPI网络及LASSO、SVM两种机器学习共筛选出细胞色素b-245β链(CYBB)、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2)、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4个关键基因。ROC曲线分析显示,4个关键基因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65,其中MAPK14的AUC达到0。911;基于4个关键基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其AUC达0。956。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样本比较,脓毒症样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M0的浸润程度明显升高,而静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幼稚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浸润程度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MAPK14表达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的正相关性最高。在GSE137340数据集中的验证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样本比较,脓毒症样本CYBB和MAPK14的表达显著上调,而PTGS2和RELA的表达显著下调,与上述分析数据集中的表达趋势相同。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4个在脓毒症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铁死亡基因,即CYBB、MAPK14、PTGS2、RELA,在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MAPK14可能是免疫干预的重要靶点。

    脓毒症免疫反应铁死亡生物标志物转录组分析

    中性粒细胞颗粒蛋白对炎症巨噬细胞脂质运载蛋白2表达的影响

    王静程绩鲍全伟朱俊宇...
    1033-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颗粒蛋白(NGP)对炎症巨噬细胞脂质运载蛋白2(LCN2)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NGP高表达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NGP/RAW细胞)和阴性对照RAW264。7细胞(NC/RAW细胞);同时提取NGP高表达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并体外培养。使用10 mg/L脂多糖(LPS)分别刺激上述细胞构建炎症模型(LPS组),并设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类型细胞中LCN2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p-STAT1)的蛋白表达。另取NGP/RAW细胞和NC/RAW细胞,分别给予10 mg/L的LPS、5 mg/L的STAT1通路抑制剂氟达拉滨+10 mg/L的LPS处理,并设PBS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LCN2水平。结果 在不同类型细胞中,与PBS对照组相比,LPS组LCN2水平均显著升高,并在24 h达峰值(μmol/L:NC/RAW细胞为25。61±1。02比0。46±0。02,NGP/RAW细胞为74。51±2。14比0。25±0。04,野生型C57BL/6小鼠原代巨噬细胞为10。13±0。22比0。01±0。01,NGP高表达小鼠原代巨噬细胞为28。35±0。61比0。08±0。01,均P<0。05),说明炎症反应时巨噬细胞中LCN2水平发生变化。与NC/RAW细胞相比,给予LPS刺激后,NGP/RAW细胞中各时间点LCN2水平升高更为显著(μmol/L:6 h为8。32±0。22比3。12±0。11,12 h为23。12±0。86比8。12±0。32,24 h为74。51±2。14比25。61±1。02,均P<0。05),且p-STAT1蛋白表达亦明显上调;与野生型C57BL/6小鼠原代巨噬细胞相比,给予LPS刺激后24 h NGP高表达小鼠原代巨噬细胞中LCN2水平亦显著升高(μmol/L:28。35±0。61比10。13±0。22,P<0。05)。使用STAT1通路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NGP/RAW细胞中LCN2水平较LPS组明显下降(μmol/L:6。81±0。19比22。54±0。58,P<0。05),但抑制剂对NC/RAW细胞中LCN2的生成无明显影响,与L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mol/L:8。04±0。20比7。86±0。15,P>0。05),说明NGP可以通过促进STAT1活化,从而上调LPS刺激后巨噬细胞中LCN2的表达。结论 NGP可以通过STAT1通路正向调控炎症巨噬细胞中LCN2的表达。

    中性粒细胞颗粒蛋白巨噬细胞脂多糖脂质运载蛋白2

    通腑理肺汤通过调控miR-146a抑制THP-1细胞PD-1/PD-L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吕波李兰黄瑞峰周霞辉...
    1038-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腑理肺汤(TFL)对脂多糖(LPS)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 ①体外培养THP-1细胞,与1 mg/L LPS共孵育18 h构建体外THP-1细胞炎症模型;另取THP-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②将THP-1炎症细胞分为7组,分别给予0、0。005、0。01、0。02、0。04、0。08、0。16 mL/mL TFL(每毫升培养液加入不同剂量TFL溶液,生药含量为1 kg/L)干预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出TFL对THP-1炎症细胞无毒性作用的干预剂量。③另取THP-1炎症细胞,依据MTT比色法筛选出的TFL干预剂量,将细胞分为炎症模型组及0。01、0。02、0。04 mL/mL TFL组。各组干预24 h后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TNF-α和IL-6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微小RNA(miR-146a、miR-146b、miR-155)表达。④以TFL对THP-1炎症细胞无毒性作用最大剂量0。04 mL/mL作为干预剂量,将THP-1炎症细胞分为炎症模型组、TFL组、TFL+miR-146a抑制剂组、TFL+miR-146b抑制剂组和TFL+miR-155抑制剂组。炎症模型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各抑制剂组在0。04 mL/mL TFL干预的基础上,加入相应抑制剂100 nmol/L。各组干预24 h后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TNF-α和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D-1/PD-L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炎症模型组细胞分泌TNF-α 和IL-6的水平明显升高,说明体外THP-1炎症细胞模型构建成功。②0~0。04 mL/mL TFL均未对THP-1炎症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而0。08 mL/mL和0。16 mL/mL TFL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炎症模型组,说明当TFL剂量超过0。04 mL/mL时对THP-1炎症细胞具有毒性作用。③与炎症模型组比较,0。01 mL/mL TFL对THP-1炎症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影响;而0。02 mL/mL和0。04 mL/mL TFL干预后,细胞分泌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TNF-α(ng/L):95。89±8。55、70。73±11。70比137。10±7。19,IL-6(ng/L):23。03±2。55、16。58±1。72比32。60±2。55,均P<0。01]。与炎症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TFL组THP-1炎症细胞中PD-1/PD-L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0。04 mL/mL TFL组通路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炎症模型组[PD-1蛋白(PD-1/β-actin):0。28±0。04比1。00±0。10,PD-L1蛋白(PD-L1/β-actin):0。54±0。05比1。00±0。08,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PI3K/β-actin):0。28±0。03比1。00±0。08,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p-Akt/Akt):0。38±0。04比1。00±0。10,均P<0。01]。与炎症模型组比较,0。01、0。02、0。04 mL/mL TFL组THP-1炎症细胞中miR-146a表达均明显下降(2-ΔΔCt:0。46±0。11、0。31±0。13、0。23±0。14比1。01±0。18,均P<0。01),而miR-146b和miR-155表达无明显变化。④与炎症模型组比较,TFL组THP-1炎症细胞分泌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而TFL+miR-146a抑制剂可明显逆转TFL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与TF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ng/L):138。55±10。30比72。33±10。59,IL-6(ng/L):31。35±3。98比15。75±3。76,均P<0。01]。与炎症模型组比较,TFL组THP-1炎症细胞中PD-1/PD-L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TFL+miR-146a抑制剂组细胞中通路蛋白表达均较TFL组显著升高[PD-1蛋白(PD-1/β-actin):0。85±0。09比0。37±0。04,PD-L1蛋白(PD-L1/β-actin):0。83±0。08比0。55±0。06,PI3K蛋白(PI3K/β-actin):0。85±0。09比0。63±0。06,p-Akt蛋白(p-Akt/Akt):0。98±0。10比0。75±0。07,均P<0。05]。结论 TFL通过调控miR-146a表达抑制THP-1炎症细胞中PD-1/PD-L1信号通路,调节脓毒症体外细胞炎症模型的免疫屏障,从而保护LPS诱导的THP-1炎症细胞。

    脓毒症通腑理肺汤微小RNA-146a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信号通路

    五行音乐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撤机困难患者焦虑抑郁障碍和撤机成功率的影响

    魏珂张文稳冯光忽新刚...
    1044-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五行音乐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撤机困难患者焦虑抑郁障碍和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的80例撤机困难伴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康复治疗,每天评估脱机并逐步降低机械通气支持力度,直至撤机;观察组在常规呼吸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疗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脏腑辨证,然后给予辨证施音,采用中国传统五行音乐(石峰作曲,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进行干预治疗。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因、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等基线资料;使用12导联同步导联全息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连续记录24 h及以上以R波为主的心电信号,计算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全程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5 min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全程差值超过50 ms的连续正常R-R间期百分比(PNN50)、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同时记录HRV频域参数[低频带(LF,0。05~0。15 Hz)、高频带(HF,0。16~0。50 Hz)及LF/HF比值];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撤机成功率、7 d内二次插管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组后有8例脱落,最终32例纳入分析;观察组40例患者均纳入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RDS病因及APACHE 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干预前HRV指标及HRV频域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RV指标及HRV频域参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SDNN(ms):77。21±11。75比63。81±13。50,SDANN(ms):83。51±19。45比50。40±14。55,PNN50:(10。75±3。42)%比(7。79±3。13)%,RMSSD(ms):47。15±6。57比31。74±6。37,HF(ms2/Hz):568。50±144。48比496。94±151。56,LF(ms2/Hz):840。13±110。76比587。81±144。51,LF/HF比值:1。60±0。60比1。22±0。21,均P<0。05]。对照组有17例患者发生谵妄,其中活动增多型12例、活动减少型3例、混合型2例;观察组有9例患者发生谵妄,其中活动增多型7例、活动减少型1例、混合型1例。两组患者谵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2。50%比53。12%,P<0。01)。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38/40)比78。12%(25/32),P<0。05],7 d内二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7 d内二次插管率:5。00%(2/40)比15。62%(5/32),住院病死率:0%(0/40)比3。12%(1/32),均P>0。05],ICU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有所缩短[d:18。00(17。00,25。75)比22。50(15。00,34。50),P>0。05]。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有利于改善ICU撤机困难患者焦虑抑郁障碍,降低谵妄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

    音乐疗法机械通气困难撤机焦虑抑郁障碍

    成人俯卧位心肺复苏的范围综述

    兰旭红郭龙飞周红芳王恒阳...
    1049-1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索国内外成人俯卧位心肺复苏(PP-CRP)相关文献,分析内容、总结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护理和辅助医学文献累积索引(CINAHL)、Cochran图书馆数据库、科学网(Web of Science)、Scopus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15日。提取PP-CPR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非RCT(前瞻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病例报告的内容,并进行系统分析,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规范化报告。结果 通过检索数据库获得文献523篇,追索其参考文献及灰色文献获得14篇,共入选537篇文献。经过2名研究者严格筛查,最终共纳入26篇文献,3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RCT),23篇为病例报告,涉及12个国家,中文3篇、英文19篇、法文2篇、德文1篇、韩文1篇。纳入的3篇非RCT研究表明,与标准心肺复苏(CPR)相比,PP-CPR能产生更高的血压,提供良好的呼吸和循环支持。纳入的23篇病例报告中共涉及25例成人患者,其中17例报道了复苏总时间,有13例PP-CPR时间≤5 min,且均恢复了自主循环,说明PP-CPR技术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最终结局方面,4例(16。0%)患者死亡,21例(84。0%)存活,说明PP-CPR技术可以为俯卧位心搏骤停患者提供及时的血液循环,改善临床结局;而在报道了复苏后并发症的11例患者中,短期结局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说明PP-CPR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 PP-CPR可以为无法迅速仰卧的心搏骤停患者提供及时的血液循环,为除颤和进一步救治赢得"黄金时间";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需评估急救环境、施救人员数量和患者具体病情,尽快实施急救,减少俯卧位心搏骤停患者重要器官无血流时间,改善临床预后。

    俯卧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范围综述

    关于经过广告审批后的广告中存在不规范医学名词术语未予更改的声明

    1055页

    围手术期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肾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周宏艳苏小婷张恒李忠臣...
    1056-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对患者术后肾脏功能及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基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CABG患者的注册登记研究数据,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CABG的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使用RASi(PreRASi)定义为术前48 h内接受RASi治疗。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定义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诊断标准。提取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既往史、合并症、术前用药、术前实验室检测结果、手术操作具体信息及治疗相关数据。主要终点为术后AKI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院内全因病死率、最长随访时间内全因病死率。根据术前是否使用RASi将患者分为PreRASi组和非PreRASi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均衡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等比例风险模型评估PreRASi与术后AKI及临床结局的关系,并对队列中高血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3884例CABG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0±2。4)年,最长随访时间达到8。5年;PreRASi组9128例(占26。94%),非PreRASi组24756例(占73。06%)。PreRASi组术后AKI发生率为47。61%(4346例),非PreRASi组为52。37%(12964例)。两组各匹配5094例患者,与非PreRASi相比,PSM前后PreRASi均与术后AKI发生风险降低相关[PSM前:优势比(OR)=0。834,95%可信区间(95%CI)为0。793~0。877,P<0。001;PSM后:OR=0。875,95%CI为0。808~0。948,P=0。001];针对高血压及HFpEF人群的亚组分析显示,PSM前后PreRASi亦与术后AKI发生风险降低相关。PreRASi组和非PreRASi组患者院内全因病死率分别为0。61%(56例)、0。49%(121例)。针对整体队列的分析及针对高血压和HFpEF人群的亚组分析均显示,PSM前后PreRASi与院内死亡及最长随访时间内死亡均无关。结论 CABG患者围手术期使用RASi可以降低术后AKI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但与术后近、远期死亡风险无关。

    急性肾损伤心脏外科肾脏功能恢复预后

    血小板/白细胞比值预测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

    龙洁刘睿陈欢雷盼...
    1063-1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明确血小板/白细胞比值(PWR)与AKI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外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住院期间发生AKI的患者作为AKI组,同期术后肾功能正常或未达到AKI标准的患者作为非AKI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围手术期药物使用情况、手术相关信息、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指标;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AK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术后PWR对术后AKI的预测效能。结果 最终纳入420例患者,其中72例在住院期间发生AKI,348例未发生AKI。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比例更高,围手术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甘露醇、万古霉素比例更高,使用羟乙基淀粉比例更低,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长,术中输血量更大,术前白蛋白(Alb)、血钠、血氯水平更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Alb比值、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更高,术后白细胞计数(WBC)、BUN、SCr、BUN/Alb比值、血钾、血磷更高,血小板计数(PLT)、PWR、Alb更低。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围手术期使用羟乙基淀粉[优势比(OR)=8。595,95%可信区间(95%CI)为4。112~17。964,P<0。001]、受伤至手术时间延长(OR=1。084,95%CI为1。034~1。137,P=0。001)、术中输血量增加(OR=1。001,95%CI为1。000~1。002,P=0。017)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而术后PWR升高是保护因素(OR=0。930,95%CI为0。894~0。96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PWR预测术后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4(95%CI为0。615~0。754);当最佳临界值为19。34时,敏感度为63。8%,特异度为69。8%。结论 术后PWR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AKI的独立影响因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PWR降低可辅助预测术后AKI的发生。

    外科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