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俯卧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因、基础疾病、入ICU时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ICU住院期间临床治疗手段及预后.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存活的影响因素.于首次俯卧位前1 h、首次俯卧位1 h及首次俯卧位结束后1 h观察重症肺炎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分析俯卧位对重症肺炎患者氧合的影响;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重症肺炎患者首次俯卧位时间与俯卧位前后PaO2/FiO2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纳入144例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存活45例,死亡99例,病死率68.8%.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岁:81.00(70.75,86.00)比71.00(60.50,81.50),P<0.01],既往存在肺部疾病比例、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乳酸(Lac)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比例更高[既往存在肺部疾病比例:23.2%(23/99)比 8.9%(4/45),HR(次/min):99.61±22.47 比 91.49±18.76,RR(次/min):22.50(19.75,29.25)比 20.00(17.50,24.50),Lac(mmol/L):2.00(1.55,3.25)比 1.60(1.20,1.95),CRRT 比例:25.3%(25/99)比 6.7%(3/45),均 P<0.05],俯卧位比例更低[41.4%(41/99)比 68.9%(31/45),P<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0.946,95%可信区间(95%CI)为 0.912~0.980,P=0.002]和 Lac(OR=0.563,95%CI为0.340~0.930,P=0.025)与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存活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俯卧位与存活存在正相关关系(OR=2.551,95%CI为1.067~6.095,P=0.035),说明俯卧位有利于改善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预后.俯卧位不同时间点PaO2/FiO2观察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首次俯卧位1 h PaO2/FiO2即较首次俯卧位前 1 h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146.69(113.92,257.25)比 111.75(70.15,212.20),P<0.01],说明俯卧位对患者氧合改善具有相关影响.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肺炎患者首次俯卧位时间与首次俯卧位1 h氧合改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565,P<0.001).结论 俯卧位是可以独立影响重症肺炎患者ICU住院期间预后的治疗措施;俯卧位可以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氧合,且患者首次氧合改善与俯卧位时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