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误诊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张经建

旬刊

1009-6647

zgwzx@188.com

010-64682836,64649160

100028

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百灵大厦

中国误诊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isdiagnostic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旨在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启迪作者思维,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NRS2002多时点评估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刘荣红孟荣芳赵文增田粟...
    3215-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多时点评估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以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将228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评估结果、健康教育效果及完成放化疗全程方案的例数.结果 通过责任护士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第2次、第3次评估的营养不良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及完成放化疗全程方案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应用NRS2002多时点评估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及放化疗全程方案的有效落实.

    肿瘤营养不良健康教育

    CT诊断胃窦癌1例分析

    陈建中洪永莺吴俊
    3216页

    胃肿瘤/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赵雅风
    3217-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小儿脑瘫患儿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运动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神经发育疗法、药物治疗、推拿按摩、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评分为(50.1±5.2)分,治疗后为(75.9±5.8)分,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前评分为(50.8±5.4)分,治疗后为(66.1±5.0)分,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效果较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更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脑性瘫痪/治疗综合疗法康复

    药物所致寒战高热

    蓝兰金淑萍王妍丽李成建...
    3218页

    寒战/化学诱导发热/化学诱导

    九种生物标记物在区分细菌与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钟岸张伟范世珍王毅...
    3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0种生物标记物在区分细菌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检测56例细菌性感染以及28例病毒感染患者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IL-1β、IL-6、IL-8、TNF-α、IFN-γ、肝素结合蛋白(HBP)、皮质醇含量,根据这些标记物的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来评价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对诊断细菌感染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是PCT,其次为中性粒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异常增高的HBP、IL-6、皮质醇.结论 在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众多的临床生物标记物当中,PCT显示出了优良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细菌感染/诊断病毒性疾病/诊断生物学标记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张晶梅于魁忠
    3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在统计年限内共检出大肠埃希菌312株,分离率逐年上升,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上升的趋势并呈多重耐药,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耐药率均达到10%以上,最高达43.9%.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38.5%.结论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年增强,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用药,以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大肠杆菌/药物作用荧光喹诺酮类/药理学抗药性,细菌

    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分析

    陈燕孙月琴
    3221-3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烧伤病房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处理方法的分析,为以后发生类似医院内感染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对19例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9例创面经换药及植皮后细菌培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转阴,经换药及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 正确处理创面,严格无菌操作,加强营养,心理疏导,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有效控制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 菌的最佳方法.

    烧伤/治疗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药物作用抗药性,多药交叉感染/微生物学

    尿液分离假丝酵母菌60株耐药性分析

    胡静梁冰
    3222页

    尿/微生物学酵母菌属/分离和提纯/药物作用抗药性,真菌

    我院2010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马芳
    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2010年分离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API系统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临床常见菌,检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率为52.7%和45.9%.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低耐药率.结论 我院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较强,出现多种耐药菌株,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大肠杆菌/药物作用克雷伯菌,肺炎/药物作用抗药性,细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医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于清华
    3224-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产金属酶情况,分析其耐药特点.方法 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临床送检各种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药敏纸片法对金属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结果 在59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亚胺培南214株,耐药率为36.2%,其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36株,产酶率为16.8% (36/214);药敏结果显示,59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舒普深、阿米卡星和特治星敏感率较高,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和头孢泊肟耐药率较高.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金属酶的产生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应参考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药理学假单胞菌,铜绿/药物作用β内酰胺酶类/分析抗药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