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寿楠海

月刊

1009-9905

puwai@sdu.edu.cn,puwaijinzhan@126.com

0531-82169203

250012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确定为外科学类,肿瘤学类,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以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普通外科领域内最新学术动态和进展、临床实践经验和原创性科研成果,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外科发展现状与思考

    丁治国
    42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主要方式.甲状腺疾病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瘿病",中医以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通过内治及外治多种途径治疗瘿病,优势独特、效果显著.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外科是在甲状腺手术全流程管理中倡导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的理念,实现中西医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梳理、总结了中医药方法在甲状腺疾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诊疗中的应用,分析中西医结合甲状腺外科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与建议,希望对外科、中医科、麻醉科、护理等多学科临床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医院管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甲状腺瘿病外科手术中西医结合

    容易混淆的词语

    428页

    (+)-丁香树脂酚通过NF-κB信号调节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王甲林吴敏王丽郑安婕...
    429-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分析其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根据(+)-丁香树脂酚处理浓度将MDA-MB-231细胞分为0 μM组、2 μM组、4 μM组、8 μM组、16 μM组、32 μM组、64 μM组和128 μM组.使用相应浓度的(+)-丁香树脂酚孵育各组MDA-MB-231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丁香树脂酚半抑制浓度(IC50)值.An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qRT-PCR 检测 Bax、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cadherin、N-cadherin 和 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与0 μM组相比,2~128 μM组的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升高(P<0.05).(+)-丁香树脂酚对MDA-MB-231细胞的IC50值为25.24 μmol/L.与0μM组相比,2~128μM组的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升高,Bax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MP-2和MMP-9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丁香树脂酚抑制了TNB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呈浓度依赖性,(+)-丁香树脂酚的抗TN BC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三阴性乳腺癌(+)-丁香树脂酚生长转移核因子-κB

    敬请关注《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官方微信平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编辑部
    434页

    Hisense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李昕雨臧子琪郝启胜查立超...
    435-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Hisense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手术难度分为低、中、高难度3个组,再根据术前是否使用CAS辅助系统分成CAS辅助亚组和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人口学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共收集31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低难度组31例,中难度组132例,高难度组154例;CAS辅助亚组108例(34.1%),对照组209例(65.9%).中难度组CAS辅助亚组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术后1月AFP低于对照组(P<0.001).高难度组CAS辅助亚组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月AFP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中、高难度LH术前行CAS的患者围手术期结局更佳.Hisense CAS可有效协助普外科医生清晰确定肝肿瘤解剖部位,提供精准术前模拟和术中导航,为患者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肝肿瘤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腹腔镜围手术期

    TSP-1和TGF-β在预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临床价值

    哈肖别克·哈斯木吴警姚刚沙地克·阿帕尔...
    442-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后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动态变化以及其在预测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肝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54例;平均年龄(41.00±13.98)岁.依据国际肝脏外科研究小组(ISGLS)标准将患者分为PHLF发生组(40例)和PHLF未发生组(73例).观察两组围手术期血浆TSP-1和TGF-β动态变化,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SP-1、TGF-β水平对PHLF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临界值将TSP-1分为TSP-1 high组和TSP-1low组,分析二者与PHLF相关性.两组TSP-1、TGF-β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4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PHLF.PHLF发生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TSP-1水平明显高于PHLF未发生组.术后第1天TSP-1、术后第7天TSP-1诊断PHL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5和0.81,灵敏度分别为0.864和0.818,特异度分别为0.647和0.765.结论:PHFL发生与肝切除范围、Child-Pugh分级及术后第1天TSP-1有关.术后第1天TSP-1水平可作为预测PHLF有效的参考指标.

    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竭凝血酶敏感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

    超声特征列线图模型在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隆雨卿吴海燕李媛周星辰...
    447-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临床及超声特征,构建DCIS与ID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156例(212个)DCIS和158例(238个)IDP的患者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超声诊断DCIS的影响因素,建立诊断模型,明确各超声征象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病史、结节长径、体积、边缘、后方回声、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阻力指数(RI)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周围导管无异常、后方回声衰减、出现微钙化及RI≥0.70时,倾向于DCIS;结节周围导管为单纯性扩张或乏血供时,倾向于IDP.将这些指标纳入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均显示出较高的预测性能、校准和临床价值.结论:超声特征列线图模型可以便捷鉴别DCIS和IDP,当结节周围导管无异常、后方回声衰减、出现微钙化、RI≥0.70时应警惕DCIS的发生.

    乳腺肿瘤乳腺导管原位癌,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特征列线图

    欢迎使用《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编辑部
    452页

    乳腺癌组织miR-1247-5p表达及其靶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研究

    陈芳王仡阳马方婧
    453-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247-5p(miR-1247-5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预测的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104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RT-PCR检测标本中miR-1247-5p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miR-1247-5p表达;预测miR-1247-5p的靶基因;采用DAVID数据库对miR-1247-5p靶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对miR-1247-5p靶基因进行互作分析.结果:miR-1247-5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下调(P<0.05).miR-1247-5p潜在靶基因38个,其靶基因功能主要富集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基因表达/转录调控、质膜部分、突触小体、蛋白质结合、poly(A)RNA结合等;参与的通路主要富集于癌症通路、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假尿苷酸合酶1(PUS1)的编码蛋白质在miR-1247-5p基因靶基因蛋白质互作网络(PPI)中关键节点位置.结论:miR-1247-5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其靶基因富集于多个生物学过程及与肿瘤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上,miR-1247-5p可能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乳腺肿瘤微小核糖核酸-1247-5p靶基因生物信息学

    乳腺癌组织ZIC5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预后的关系

    张建业马英祁占花
    458-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组织小脑锌指结构5(ZIC5)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ZIC5蛋白表达.比较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ZIC5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ZIC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乳腺癌患者癌组织ZIC5蛋白表达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ZIC5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为81.37%,TNM分期Ⅲ~Ⅳ期、未/低分化、肿瘤直径≥2 cm、浸润深度T3~T4、有淋巴结转移、ZIC5蛋白阳性表达均为乳腺癌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R=4.405、5.153、4.520、2.211、3.137、6.079,P<0.05);乳腺癌组织 ZIC5 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ZIC5蛋白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ZIC5蛋白阳性表达率较切缘正常组织升高,且癌组织ZIC5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为乳腺癌手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ZIC5蛋白可能成为精准治疗乳腺癌的靶向位点.

    乳腺肿瘤小脑锌指结构5临床病理特征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