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旬刊

1005-8982

zgxdyx@cen-cn.com

0731-84327993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相关的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等研究论文和医学管理方面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杜潇张帆帆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西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治疗的9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麻醉方案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全身麻醉前行下腹横纹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阿片麻醉),观察组术中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无阿片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恶心呕吐、术后镇静/躁动、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气腹建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腹建立、气腹建立15 min、气腹建立30 min的HR及SpO2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HR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16,P=0.103;F=2.031,P=0.079);②两组HR及SpO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15,P=0.683;F=1.069,P=0.341);③两组HR及SpO2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18,P=0.080;F=2.815,P=0.072).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等级低于对照组(Z=8.478,P=0.037),补救次数少于对照组(Z=3.071,P=0.003).观察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icker镇静-躁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术后12 h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镇痛补救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低血压率、术后乏力发生率和便秘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麻醉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艾司氯胺酮右美托咪定

    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张茹梦刘玉玉王秀娟单明珠...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78例)和二甲双胍组(79例),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肾功能、肾纤维化指标、在治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瑞格列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值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值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Ⅳ型胶原、TGF-β1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差值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均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及改善糖脂代谢,其中瑞格列奈在调节血清TGF-β1水平及改善糖脂代谢方面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尤其是需要同时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患者,瑞格列奈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糖尿病肾病二甲双胍瑞格列奈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糖脂代谢水平

    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前后胃蛋白酶原Ⅰ、Ⅱ及CEA变化与术后复发关系分析

    高倩唐郡贺星历海清...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前后胃蛋白酶原(PG)Ⅰ、Ⅱ及癌胚抗原(CEA)变化与术后复发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接收的80例结肠息肉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观察组给予EMR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后的PG Ⅰ、PGⅡ、CEA差值,治疗后VAS评分、并发症及复发率,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治疗前后PG Ⅰ、PGⅡ及CEA差值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息肉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GⅠ差值、PGⅡ差值、CEA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结肠息肉EMR治疗前后PG Ⅰ水平差值(rs=-0.322,P=0.004)、PG Ⅱ水平差值(r=-0.282,P=0.011)及CEA水平差值(r=-0.288,P=0.010)均与术后复发呈负相关.结论 EMR治疗结肠息肉安全有效,治疗前后PGⅠ、PG Ⅱ及CEA的差值可作为预测结肠息肉术后复发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结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复发率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

    郭雯月刘铭王恬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西安市中医医院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生理盐水;观察组予以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麻醉前(T0)、术中1 min(T1)、术后1 min(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2、4、8、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镇静评分(RSS),术前、术后的应激反应[肾上腺素(AD)、皮质醇(Cor)]水平,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0、T1、T2时的HR、MAP水平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HR、M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HR、M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MAP水平较低,相对血流动力学较稳定;③两组HR、MAP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8、12 h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较低,相对镇痛效果较好;③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8、12h的RS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R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R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SS评分较高,相对镇静效果较好;③两组RS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AD、Cor水平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稳定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术中及术后HR、MAP水平,降低疼痛程度,提高镇静效果,降低应激反应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表明其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有显著提升.

    股骨颈骨折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

    阴道松弛症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分析

    史雅静刘小梦任豪奈嫚嫚...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松弛症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盆底重建科就诊的452例阴道松弛症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观察组)与415例阴道松弛症未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阴道松弛症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盆底压力相关参数(包括前静息阶段平均值、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快速收缩阶段放松时间、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紧张收缩阶段放松时间、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后静息阶段平均值)、盆底肌力测定相关参数(包括深层Ⅰ类肌分级、深层Ⅱ类肌分级、浅层Ⅰ类肌分级、浅层Ⅱ类肌分级)、阴道后壁膨出占比、子宫脱垂占比、盆底肌筋膜炎占比、会阴裂伤占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年龄、顺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体质量指数、有无阴道前壁膨出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OR=1.023(95%CI:1.005,1.041)]、初次顺产[OR=2.205(95%CI:1.286,3.781)]、多次顺产[OR=2.472(95%CI:1.372,4.455)]、体质量指数高[OR=1.125(95%CI:1.071,1.183)]和有阴道前壁膨出[OR=11.050(95%CI:2.338,52.225)]是阴道松弛症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分娩方式、顺产次数、体质量指数高及有阴道前壁膨出均为阴道松弛症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应及早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识别,从而避免或减少阴道松弛症患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风险,同时为临床积极干预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阴道松弛症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危险因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