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旬刊

1005-8982

zgxdyx@cen-cn.com

0731-84327993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相关的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等研究论文和医学管理方面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藻酸盐粉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周海洋冯六泉石玮郑子阳...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藻酸盐粉治疗Ⅲ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4例Ⅲ度混合痔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藻酸盐粉.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术后3、7、12 d的创面愈合率,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TNF-α、IL-8、TGF-β,水平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肛门水肿、出血及渗液的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3、7、12 d的创面愈合率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创面愈合率较高,相对愈合效果较好;③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消痔灵、藻酸盐粉治疗,可促进术后的恢复和创面的愈合,更好地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混合痔自动痔疮套扎术消痔灵藻酸盐粉Ⅲ度

    不同剂量异维A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对中重度痤疮患者治疗安全性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袁波钱昕妤宋丹丹范春江...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异维A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对中重度痤疮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对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江南大学附属无锡五院皮肤科和无锡市康复医院皮肤科接收的中重度痤疮患者93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联合A组和联合B组,每组31例.对照组仅接受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联合A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0.2mg/(kg·d)的低剂量异维A酸,联合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0.5 mg/(kg·d)的常规剂量异维A酸;3组均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4、8周后的皮损数量,通过VISIA数字皮肤分析仪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生理指标,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前、治疗1、4、8周后皮损数量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皮损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539.401,P=0.000);②3组的皮损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171,P=0.000),联合A组、联合B组的皮损数量少于对照组;③3组皮损数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6,P=0.000).与对照组比较,联合A组和联合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联合A组和联合B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皮肤生理指标(红色区、紫质、斑点、毛孔、纹理)评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A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心理状态评分(GSES、积极情绪评分、消极情绪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和联合B组(P<0.05).与联合B组比较,对照组和联合A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更低(P<0.05).结论 低剂量异维A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有助于提高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

    中重度痤疮异维A酸超分子水杨酸负性情绪

    基于外周血细胞和GBP1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

    叶远飞陶俊陈峭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细胞和鸟苷酸结合蛋白1(GBP1)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评估生物标志物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结核科收治的115例T2DM合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合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清指标和GBP1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WBC、hs-CRP、IL-6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TP、GBP1 mRNA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BC、hs-CRP、IL-6是T2DM合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TP和高水平GBP1 mRNA是T2DM合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建立预测模型为 logit(P)=23.626+0.813 ×(WBC)+0.030 ×(hs-CRP)+0.091 ×(IL-6)-0.456 ×(TP)-1.122 ×(GBP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外周血清指标和GBP1联合应用于预测T2DM合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87(95%CI:0.955,1.000),敏感性为96.4%(95%CI:0.896,1.000),特异性为90.8%(95%CI:0.847,0.969),约登指数为0.861.校正曲线具有良好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P=0.822).结论 WBC、hs-CRP、IL-6、TP、GBP1与T2DM合并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有效的预后评估生物标志物.

    2型糖尿病外周血细胞计数鸟苷酸结合蛋白1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预后

    单尖充填技术联合新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徐佳豪陈龙王留宾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尖充填技术联合新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6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就诊的87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AH Plus联合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联合单尖充填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急症反应程度、临床疗效、咀嚼功能、龈沟液血清学指标、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急症反应程度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咀嚼力、咀嚼效率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龈沟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期指导、医疗环境、康复情况、医疗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尖充填技术联合新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显著,可减轻急症反应程度与龈沟液炎症反应,调节生长因子失衡,改善咀嚼功能,提高治疗满意度,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新型生物陶瓷iRootBPPlus单尖充填技术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并发症

    脊神经射频与脊髓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陈燕中赖尚导刘炯锋刘宇权...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脊神经射频和脊髓电刺激两种治疗方式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4年3月1日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64例接受脊神经射频治疗,B组42例接受脊髓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数字评分表评分(NRS)和疼痛差异(PD)值,治疗前、治疗1、3和7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表评分(VAS),治疗前后的红外热像温度差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NRS评分和PD值的差值均高于A组(P<0.05).B组PSQI评分低于A组(P<0.05).A组治疗前后红外热像温度的差值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1、3和7周的PSQI、VAS评分比较,结果:①不同时间点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和B组PSQI、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评分高于B组,VAS评分低于A组;③两组PSQI、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电刺激在短时程内能够更有效地缓解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提高睡眠质量.脊髓电刺激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值得在未来更大规模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带状疱疹脊神经射频脊髓电刺激相关性疼痛睡眠质量

    人物介绍

    封2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