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亚高原地区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剂量研究

    陈婷婷杨占婷华玉美多冀磊...
    2625-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高原地区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从平原地区购买8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CT-20 mg·kg-1组、MCT-30 mg·kg-1组、MCT-40 mg·kg-1组、MCT-50 mg·kg-1组、MCT-60 mg·kg-1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大鼠于同日接受单次不同浓度MCT皮下注射,随后置于亚高原地区饲养,MCT注射第28天末采用右心导管术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并计算大鼠右心室肥厚指数以评估右心肥厚程度,取大鼠肺组织行HE染色以评价肺血管重构情况,同时将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存率、体质量变化、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和模型成功率作为辅助评价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次皮下注射MCT-30,40,50,60 mg·kg-1均可引起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室肥厚和血管重构(P<0.05),模型符合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结论 30 mg·kg-1是亚高原地区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最佳剂量.

    亚高原野百合碱大鼠肺动脉高压剂量研究

    苁蓉舒痉颗粒HPLC-PDA全波长最大值特征图谱研究

    洪丽婷陈丹刘秀棉余文静...
    2632-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HPLC-PDA全波长最大值法建立苁蓉舒痉颗粒特征图谱,为评价其整体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PDA 210~800 nm全波长最大值法检测,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A)-0.1%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 μL,洗脱时间为60 min,PDA最大值显示谱图.结果 建立了以丹酚酸B为参照峰的苁蓉舒痉颗粒HPLC-PDA全波长最大值法特征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20个共有特征峰并归属标定其中6个特征峰;分析的10批苁蓉舒痉颗粒与共有模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似性,相似度均>0.950.结论 首次建立的HPLC-PDA全波长最大值法特征图谱,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更精准地提取并表征苁蓉舒痉颗粒效应组分群的信息,为苁蓉舒痉颗粒质量标准的制订奠定了基础,为复杂体系的中药复方制剂特征图谱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新方法.

    苁蓉舒痉颗粒HPLC-PDA全波长-最大值法特征图谱

    1株屎肠球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高雯雯王莹梁倩孙玲莉...
    2639-2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益生菌产品中分离出的1株屎肠球菌进行功能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功能基因组和比较基因组方法,分析屎肠球菌菌株的益生性和安全性特征,评估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 分离菌株具有抗菌活性、维生素代谢等益生性相关功能基因,同时具有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等相关功能基因,揭示该分离菌株对人体具有益生功能,同时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此外,该菌株的毒力因子与可移动元件(插入序列)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具有潜在的传播风险.结论 屎肠球菌菌株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进一步结合基因组和表型数据分析,以避免或遏制益生菌产品的潜在安全隐患.

    屎肠球菌比较基因组分析功能评价安全性评估

    姜黄素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改善大鼠急性肺栓塞的机制研究

    童冠海林佳佳徐俪颖
    2647-2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治疗效果和对APE大鼠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姜黄素的临床推广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PE组,姜黄素低、中、高(50,100,150 mg·kg-1)剂量组.每组再设置4h,1d,3d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总计90只.采用自体血栓方法,注入血栓栓子至肺动脉诱导APE动物模型.姜黄素处理组于术前2h以腹腔注射姜黄素.术后各时间点行大鼠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压力(RVP)测定,血气分析.各组大鼠处死后,取血样和肺组织,肺组织行HE染色,对血清ET-1、TXB2、 MMP-2、MMP-9水平和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 诱导建立APE模型后,与假手术组相比,APE大鼠的mPAP、RVP明显升高,动脉PaO2水平明显降低(P<0.01),并造成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而与APE组相比,各时间点姜黄素处理组大鼠的mPAP、RVP明显降低,动脉PaO2水平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肺组织病理学损伤有一定改善.氧化应激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组大鼠肺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姜黄素处理组ET-1、TXB2、MMP-9水平与APE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且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姜黄素对APE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改善大鼠心肺功能、血气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肺损伤,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控MMPs的表达水平有关.

    急性肺栓塞姜黄素基质金属蛋白酶肺损伤

    小儿健脾膏对胃动力障碍大鼠胃肠组织中胃动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杨伟金杨明华陈婉姬
    2654-2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比较小儿健脾膏优化方和原方对胃动力障碍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检测指标,分别测定小儿健脾膏原方和优化方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大鼠胃肠组织中MTL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小儿健脾膏原方和优化方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胃排空和肠推进均有促进作用,二者疗效相当.小儿健脾膏原方和优化方组大鼠血清中MTL含量、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胃窦和十二指肠中MTL mRNA和MTL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升,优化方促胃肠MTL蛋白表达作用强于原方.结论 小儿健脾膏原方和优化方均有明显的促胃肠动力的作用,二者强度相当,其机制可能与促进MTL和胃蛋白酶分泌,提升胃窦和十二指肠MTL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小儿健脾膏胃肠动力障碍胃排空小肠推进胃动素大鼠

    华蟾素诱导AMPK磷酸化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免疫原性凋亡的抗肿瘤机制研究

    李慧霞尤伟波陈丽王建平...
    2659-2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MPK在华蟾素(cinobufagin,CBG)诱导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BG组、CBG+AMPK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和CBG+AMPK siRNA干扰组(干扰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LIVE/DEADTM Viability/Cytotoxicity Kit试剂盒观察细胞死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HMGB1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MPK、磷酸化的AMPK(p-AMPK)的表达水平.结果 2.5,5,10,25,50,100,250,500 nmol·L-1的CBG处理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IC50为(53.03±5.36)nmol·L-1.25,50 nmol·L-1的CBG显著增加p-AMPK表达.与对照组比较,CBG组细胞凋亡比例、cleaved-caspase 3表达、CRT和HMGB1含量增加,Bcl-2表达下降;与CBG组相比,抑制剂组和干扰组细胞凋亡比例、cleaved-caspase 3表达、CRT和HMGB1含量明显下降,Bcl-2表达增加.结论 CBG通过激活AMPK诱发免疫原性死亡,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华蟾素免疫原性死亡腺苷酸蛋白激酶结直肠癌

    基于分子对接法和网络药理学揭示小柴胡汤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谌攀饶鸿宇吴灏王永刚...
    2665-2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小柴胡汤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为小柴胡汤在COVID-19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将各化学成分与ACE2、MPro和PLP进行分子对接,预测其在抑制新型病毒感染和复制方面的活性;采用TCMSP和CTD数据库检索小柴胡汤化学成分的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和对核心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小柴胡汤防治COVID-19的作用机制.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中与ACE2、MPro和PLP对接结果Libdockscore> 120的活性成分个数分别为86,114和105,如甘草苷E与ACE2、MPro和PLP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柴胡皂苷C的苷元和人参皂苷Rh2与ACE2有较高的结合活性,曲克芦丁和原卟啉与MPro具有高的结合活性,菠菜甾醇和鲨烯与PLP具有高的结合活性.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得到118个核心靶点,关键靶点涉及PTGS2、AR、MAPK14、PPARG和GSK3B等,与核心靶点相关联的活性成分共124个,如槲皮苷、汉黄芩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和儿茶酸等.通路富集得到InfluenzaA、Small cell lung cancer、TNF、Toll-like receptor、PI3K-Akt和HIF-1等关键信号通路.结论 小柴胡汤中的活性成分群发挥防治COVID-19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ACE2、MPro和PLP靶点抑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及自我复制的进程;②通过作用于PTGS2、TNF-α和IL-6等靶点抑制细胞因子风暴;③通过调控HIF-1信号通路改善低氧血症.

    小柴胡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糙叶败酱总环烯醚萜苷的纯化工艺及抗炎活性研究

    鲁艳梅马趣环石晓峰李婉玉...
    2675-2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糙叶败酱总环烯醚萜苷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抗炎活性.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指标,通过静态、动态吸附-解吸附能力考察,筛选适合纯化糙叶败酱总环烯醚萜苷的大孔树脂,进而通过考察上样浓度、最佳上样量、乙醇体积分数、洗脱剂用量、洗脱流速等优选其富集纯化工艺.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对糙叶败酱总环烯醚萜苷的抗炎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AB-8大孔树脂为纯化糙叶败酱总环烯醚萜苷的最适材料,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上样量4BV、浓度为1.10 mg·mL-1,以2 BV·h-1的流速进行动态吸附,加4 BV水洗脱除杂,然后用4BV的50%乙醇以2BV·h-1的流速进行解吸.在此条件下,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由纯化前的8.27%提高到纯化后的35.92%,约为纯化前的4.4倍.纯化后的总环烯醚萜苷的高剂量组(200 mg·kg-1)能有效降低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肿胀,其抑制率达53.20%,较空白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优选得到的以AB-8大孔树脂为填料优化的纯化工艺可行;糙叶败酱总环烯醚萜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糙叶败酱总环烯醚萜苷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抗炎作用

    COVID-19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加热灭活处理血液标本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药物监测的影响

    倪晓佳卢浩扬王占璋胡晋卿...
    2683-2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加热灭活处理血液样本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药物监测的影响.方法 血清样本采用56℃加热30 min进行灭活.使用蛋白沉淀法处理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样本中利培酮、帕利哌酮(9-OH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的浓度,分别考察灭活后样品的基质效应、准确度和精密度.收集临床样本,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临床样本灭活前后目标物浓度差异.结果 血清样本经灭活处理后,6个目标物低、中、高浓度水平内标归一化基质因子RSD均<15%,批内及批间准确度在±15%内,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均<15%.临床样品利培酮、帕利哌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灭活前后浓度无显著差异;氨磺必利灭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帕利哌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的血液标本可用56℃加热30 min进行灭活后测定,而氨磺必利加热灭活处理后样本中浓度显著增加,该方法不适用其治疗药物监测.

    新型冠状病毒加热灭活治疗药物监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壁虎仿生酶解产物的凝胶分析系统比较研究

    曲颖张宁王彬刘杨...
    2688-2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适合分离壁虎小分子肽的凝胶分离体系,为提高壁虎多肽的生物利用度和小分子肽分离分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仿生酶解法体外酶解壁虎蛋白质,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仿生酶解前后肽含量的变化,分别采用SDS-PAGE凝胶系统和Tricine-SDS-PAGE凝胶系统比较分析仿生酶解前后肽数量及分子量的变化.结果 壁虎经仿生酶解处理后,小分子肽含量增加,分子量降低,且Tricine-SDS-PAGE凝胶系统所能分离的条带数量明显多于SDS-PAGE凝胶系统.结论 Tricine-SDS-PAGE电泳三层凝胶系统更适用于分离壁虎小分子肽.

    壁虎仿生酶解小分子肽Tricine-SDS-PAGE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