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使用中/长链脂肪乳与多种油脂肪乳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并探索潜在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针对2020年1月—2023年6月使用中/长链脂肪乳或多种油脂肪乳的新生儿患者的数据,利用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a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CHPS),检索不良反应信息并做评价,纳入中/长链脂肪乳组新生儿患者499例,多种油脂肪乳组新生儿患者1 940例.利用Logistic回归及分层分析探索组间安全性差异及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长链脂肪乳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4%,其中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5.81%),血红蛋白减少(3.01%),血压升高(2.40%),低血糖(2.40%)等;多种油脂肪乳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4%,其中十分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10.57%);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红蛋白减少(8.97%),血压降低(3.20%),血压升高(3.09%)等;罕见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0.05%),脾肿大(0.05%),发绀(0.05%).单因素分析中,多种油脂肪乳组发生发热,血红蛋白减少和血糖升高的风险均高于中/长链脂肪乳组(P<0.05),但此关联在总体多因素分析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以胎龄为分层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极早产儿中多种油脂肪乳组发生发热和血红蛋白减少的风险显著高于中/长链脂肪乳组,相应的OR(95%CI)分别为6.437(1.327,31.227)和5.066(1.089,23.570),其余胎龄分层中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新生儿患者使用中/长链脂肪乳与多种油脂肪乳的风险相近,但在极早产儿中多种油脂肪乳发生发热、血红蛋白减少的风险高于中/长链脂肪乳,建议对体温、血红蛋白、血压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做好药物警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