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李连达

月刊

1007-7693

xdyd@chinajournal.net.cn

0571-87297398

310003

杭州市中河中路250号改革月报大楼10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科毒性中药处方临床应用分析

    钱珊珊高晓明韩明辰杨满琴...
    1099-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毒性中药饮片在肿瘤科门诊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抽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肿瘤科门诊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838张,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毒性中药品种、毒性中药使用频次、超剂量频次及毒性中药联合使用等问题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838张中,共涉及22味毒性中药饮片,占医院毒性中药81。48%,50~60岁使用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居多(217例,占25。89%),且每张处方药味多集中在11~15味,临床主要用于各类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类疾病、妇科疾病等。除了土荆皮、白果、蜈蚣3种以外,其他毒性中药均存在超剂量现象。毒性中药联用≥2味处方231张,以2味联用190张最多(占比22。67%)。配伍禁忌处方78张,以炮附片与半夏配伍居多,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失眠、郁病等。结论 毒性中药饮片在肿瘤科使用普遍,超剂量现象多,需警惕毒性中药超剂量使用及毒性中药联用配伍导致的潜在风险,应加强药物管理,促进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毒性中药饮片肿瘤科超剂量

    泊洛妥珠单抗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李莹代婷婷王冬
    1106-1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泊洛妥珠单抗(联合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住院并使用泊洛妥珠单抗的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7例,其中男性4例(57。1%)、女性3例(42。8%),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首次用药后3个月内,经对症治疗或观察等待后均可恢复,未发生因不良反应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合理使用泊洛妥珠单抗时,应加强临床工作者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泊洛妥珠单抗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基于4R模型的中美应急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对比分析与启示

    杨雨曼黄浩婷陈子婷陈雪莹...
    11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完善中国应急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4R模型,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缩减、预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对中美应急药品的管理措施及运行方式开展系统分析,并进行横向对比。结果 美国在法律制度上的灵活性推动国家战略储备不断走向成熟,专设战略准备和响应管理局负责供应全过程的实施与管理,注重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体库存的维护。相比之下,中国国家医药储备强调各司其职,机构方面实行联合管理,储备任务及运输配送则主要由企业承担,整体供应过程中的可操作空间更大,但在针对企业的监管细则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建议中国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美国国家战略储备的特色与经验,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以高效管理机构为核心,信息管理系统为辅的管理体系,同时协助推动企业轮储良性循环,积极开展总结评估工作,以推动应急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长期的优化发展。

    4R模型应急药品供应保障对比分析

    基于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数据库的中国儿童用药可获得性现状调查研究

    魏亚南石了张敏赵艳蛟...
    1119-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定量分析中国儿童用药可获得性现状,为优化儿童用药可及性激励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编码本位码数据库,通过批准文号信息查阅药品说明书,将已上市药品划分为儿童专用药、成人儿童共用药、儿童推断可用药和非儿童药4类,重点研究儿童专用药与成人儿童共用药,从批文、品种、剂型、规格、治疗领域分布以及生产企业等角度对中国儿童用药上市现状开展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儿童专用药有4 229条批准文号,占已上市药品批文总数的2。99%;成人儿童共用药有44 112条批准文号,占已上市药品批文总数的31。19%。儿童专用药有625个品种,占儿童用药品种总数的18。83%。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占儿童专用药(化药和生物制品,不含疫苗)批文总数的55。71%,化痰、止咳、平喘剂占儿童专用药(中成药)批文总数的26。71%,但儿童专用药化药和生物制品(不含疫苗)有16个治疗领域、中成药有19个治疗领域的批文数均不足该类批文总数的1。00%。口服液体剂型占口服给药剂型的21。46%,而片剂、胶囊剂、丸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占37。51%。近十年国产药品的上市情况中,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和呼吸系统用药合计占儿童专用药(化药和生物制品,不含疫苗)批文数目的64。29%,内科用药(化痰、止咳、平喘剂和解表剂、清热剂)合计占儿童专用药(中成药)批文数目的61。70%。结论 中国儿童用药上市产品虽已有一定基础,但儿童专用药较少。各治疗领域儿童用药可获得性差异明显,部分治疗领域供应不足,部分治疗领域则供应过剩,大部分领域较难满足儿童人群的用药需求,儿童专用药的研发生产依然集中于传统强势领域。

    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数据库儿童用药儿童专用药可获得性

    不同基质中大麻素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隋新谢洋李鹏王振宇...
    1127-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麻素是大麻植物中特有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及纺织品等行业。但是,大麻含有成瘾性成分Δ9-四氢大麻酚,这使得大麻的应用受到法律约束。为了防止大麻相关产品的滥用,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便捷、高效、环保、价廉的能适用于各种基质中大麻素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大麻素类成分较高的结构相似性、较差的稳定性及在基质中产生的基质效应,使分析工作异常复杂。目前关于大麻素类成分的质量控制尚未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分析方法复杂多样。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介绍了大麻素类成分的分类,阐述了大麻植株、生物样品、食品、化妆品和纺织品中大麻素的分析方法,展望了大麻素类成分分析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大麻的进一步开发及合理化应用提供有益帮助。

    工业大麻不同基质大麻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非细胞渗透模型在BSCⅡ类药物渗透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吴文娜丁丽冯仲亮何晓明...
    1135-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渗透性是肠道吸收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决定因素之一。非细胞渗透模型是一种体外渗透性测定工具,具有高效率、低成本、性质稳定、使用方便、可定制化等优点。根据屏障类型,非细胞渗透模型可分为含有(磷酸)脂质的仿生屏障和无脂质的非仿生屏障。仿生非细胞渗透模型包括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模型、基于囊泡的渗透测定模型和人工纤维素-磷脂仿生膜测定模型。非仿生无细胞渗透模型有基于聚醚砜材料的中空纤维膜模型等。在国外,应用这4种屏障进行不同目的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药物吸收研究的热点,但在国内,仅对平行人工膜渗透性测定模型的应用研究较多,缺乏对其他3种屏障的应用研究。笔者总结了渗透性装置和渗透性计算方法,检索了近几年非细胞渗透模型在BSCⅡ类药物渗透性方面的应用,对3种仿生屏障,和无脂质的中空纤维膜的特点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满足难溶性药物配方开发需求。

    渗透性BSCⅡ类药物非细胞渗透模型仿生屏障中空纤维膜

    白术中内酯成分及其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周云盛云杰李城燕李阳春...
    1142-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菊科植物白术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祛风散寒等功效。现代研究证明白术具有抗炎、抗肿瘤、改善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白术内酯是白术的有效成分和特征性成分之一。本文以白术内酯、倍半萜内酯、质量评价、质量控制、化学成分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归纳和分析相关文献结果,梳理了白术内酯类成分的种类、化学结构式及成分转化机制,发现不同炮制方法、产地、部位、采摘时节和生长年限均可影响白术内酯类成分的含量。在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测定方面,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评价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和全面,其中有监督的PLS-DA与OPLS-DA分析比无监督的PCA分析更为完善。本文为白术的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白术内酯质量评价多元统计分析

    凝胶材料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谭有珍郑芳昊刘东文李怀国...
    1151-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胶材料具有触感舒适、透气性好、高黏弹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经皮给药制剂如贴剂、贴膏剂、凝胶剂、膜剂当中。随着医药材料的创新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优异功能的新型凝胶材料,使经皮给药制剂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大,性能得以优化。本文综述凝胶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总结最新研究进展,为凝胶材料在经皮给药系统的创新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凝胶材料经皮给药系统分类性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