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循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胡盛寿

双月刊

1000-3614

xunhuanzazhishe@sina.com

010-68331758

100037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中国循环杂志/Journal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86年3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心血管病学术刊物。以从事心血管病专业预防、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自创刊以来,期刊质量不断提高。1993年开始被中国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列为统计源期刊、2004年被确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4年被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1995年以来一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内科学类核心期刊”。1997年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 1999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列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2002年被万方数据库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2001年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005年本刊获得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一等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公布——2022年《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4.495,在所有医学类期刊中排名第一,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
    176页

    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

    王晓东杨文文李球杰
    17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 1990~2019 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 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GDB)研究数据,通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绝对数及其年龄标化率、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EAPC)来分析 1990~2019 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990~2019 年,全球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年龄标化死亡率(ASDR)(EAPC=-3.65,95%CI:-3.86~-3.44)和年龄标化DALY率(EAPC=-3.60,95%CI:-3.78~-3.41)及中国相应的ASDR(EAPC=-5.78,95%CI:-6.17~-5.38)和年龄标化DALY率(EAPC=-5.97,95%CI:-6.32~-5.62)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略高于女性,75~89 岁时达到峰值.菲律宾相应的ASDR和年龄标化DALY率增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 0.87(0.21~1.54)和 1.32(0.60~2.03)],沙特阿拉伯降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18.48(-18.63~-18.32)和-18.25(-18.38~-18.12)].2019 年,低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每 10 万人中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ASDR[56.67,95%不确定性区间(UI):42.08~73.07]和年龄标化DALY率(1 318.63,95%UI:997.40~1 672.29)显著高于其他SDI地区.2019 年,全球范围内每 10 万人中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最高的地区和国家分别为大洋洲和所罗门群岛,中国相应的ASDR为 12.52(95%UI:6.35~21.29),年龄标化DALY率为 262.65(95%UI:133.90~447.50).结论:1990~2019 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呈一致下降趋势,男性略高于女性,75~89 岁时达到高峰.中国的相关疾病负担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较高,仍需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

    伤残调整寿命年年度变化百分比全球疾病负担家庭空气污染心血管疾病

    抑制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糖脂毒性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张志扬刘芬张雪鹤房彬彬...
    185-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脂毒性环境中抑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 1(MALAT1)的表达水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萄糖和棕榈酸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糖脂毒性内皮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对照组以及小干扰RNA(si-RNA)干预的高糖高脂+si-MALAT1 组、高糖高脂+si-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1(si-MAPK1)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MAPK1 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线粒体融合分裂、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共聚焦定位检测自噬及溶酶体相关蛋白的荧光共定位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数目;线粒体探针染色检测线粒体形态;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细胞增殖及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中新生血管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对照组的MALAT1 mRNA、磷酸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1(p-MAPK1)的表达水平增加,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表达水平下降,P均<0.05.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si-MALAT1 组微管相关蛋白 1A/1B-轻链 3(LC3)、螯合体 1(p62)、ROS、剪切后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 相关X蛋白(BAX)、p-MAPK1 的表达水平均下降,线粒体融合蛋白视神经萎缩蛋白 1(OPA1)、BCL-2、p-mTOR的表达水平均增加,P均<0.05;LC3 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 2(LAMP2)蛋白的荧光共定位阳性颗粒增加(P均<0.01),溶酶体数目减少;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均增加(P均<0.01).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si-MAPK1组内皮细胞中p-MAPK1的表达下降,p-mTOR的表达上升(P均<0.01).结论:抑制MALAT1 表达,可降低糖脂毒性环境中线粒体的自噬水平,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及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可能与调节MAPK1/mTOR信号通路有关.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糖脂毒性内皮细胞功能线粒体自噬凋亡

    《中国循环杂志》医学论文中可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
    193页

    普罗帕酮诱发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一例

    张羽辛宪奕周岩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Brugada综合征主要在成年时期出现症状,且主要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猝死,儿童时期并不常见,尤其以心房扑动为首发表现的相关报道鲜见.本文报道一例以心房扑动为首发表现的 13 岁患儿,无基础心脏疾病,在接受普罗帕酮治疗的过程中诱发出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基因检测发现可疑变异基因SCN5A,变异位点为c.2834A>G(p.D945G).希望通过本病例的诊断、治疗及相关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师对Brugada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以及其可合并多种心律失常的认识,加强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的心电监测,并对此类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和密切随访,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Brugada综合征普罗帕酮心房扑动

    左束支区域起搏应用于合并左束支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进展

    陈冠之丁立刚
    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理性起搏如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区域起搏能明显改善心脏电机械收缩同步性,而左束支区域起搏相较于希氏束起搏植入成功率高,起搏阈值低而稳定,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左束支区域起搏用于合并左束支阻滞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初步证实,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左束支区域起搏在合并左束支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相关研究及进展做一综述.

    左束支区域起搏慢性心力衰竭左束支阻滞临床应用

    经冠状静脉系统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米利杰张宏达唐闽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起源于心外膜面和心肌深层的室性心律失常消融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难题,冠状静脉系统作为心脏血流的回流系统,其分支广泛覆盖于整个心脏表面及心肌组织之间,可能成为辅助标测和成功消融的替代途径,近年来出现多种依赖冠状静脉系统的新型消融方式,现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室性心律失常冠状静脉系统左心室summit区心外膜消融乙醇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