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琍

月刊

1671-7236

zgxmsy@caas.cn

010-62811226,62810371,6281602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畜牧兽医/Journal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中国畜牧兽医》于1974年2月创刊,是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2014年第一批资质认定的学术期刊,前身为《国外畜牧科技》,2002年更名为《中国畜牧兽医》,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收录期刊。本刊设有营养与饲料、生理生化、生物技术、遗传繁育、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基因组重测序探究晋南牛优势性状的分子基础

    贾雪纯戎艳花朱芷葳李鹏飞...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晋南牛优势性状所基于的遗传基础,为后续晋南牛种质资源利用以及分子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集12头健康的纯种晋南牛耳缘组织,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将测序数据以及NCBI数据库12头红安格斯牛基因组数据比对到牛参考基因组(ARS-UCD1.2),检测群体SNPs位点,采用ANNOVAR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注释;对晋南牛与红安格斯牛变异基因进行韦恩分析,筛选晋南牛特异性变异基因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将显著富集的变异基因进行功能互作分析.[结果]晋南牛基因组DNA测序共获取clean reads 2 621 153 222条,Q30平均值达93.5%,碱基分布均匀且无明显偏向性,平均测序深度11.19×,覆盖率(≥4×)平均值为92.64%;检测到SNPs位点117 773 201个,注释外显子区域获得nonsynonymous、stopgain/stoploss SNPs共405 506个,覆盖于16 690个基因,筛选出晋南牛特异性变异基因5 289个.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基因广泛富集于线粒体、核糖体、细胞器膜相关生物过程以及氧化磷酸化、细胞色素P450(CYP)代谢通路中;线粒体呼吸链蛋白(NDU)、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GT)广泛富集于氧化磷酸化途径;CYP1A1、CYP2E1、UGT1A6、UGT1A1基因富集于细胞色素P450相关的多条代谢通路;GSTM2、GSTT1、GSTT2、GSTK1基因富集于谷胱甘肽(GST)代谢途径与细胞色素P450相关路径;线粒体核糖体蛋白(MRP)、核糖体蛋白(RP)基因家族子网络富集于核糖体蛋白形成过程.[结论]晋南牛特异性变异基因与细胞能量代谢显著相关,推断其对晋南牛饲料高效转化率具有潜在遗传效应.本研究结果为筛选显著影响育肥性状的SNPs标记,繁育高饲料转化率的晋南牛提供方向.

    晋南牛重测序SNP线粒体细胞能量代谢饲料转化率

    15个物种Toll样受体5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戴开宇杨治风郭烨星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Toll样受体5(TLR5)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模式,并分析TLR5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影响因素.[方法]综合运用CodonW、BioEdit和R等软件对筛选的15个不同物种TLR5基因完整编码区(CDS)序列核苷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模式进行计算和统计,再基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和CDS分别进行聚类分析,推测TLR5基因发挥相似生物学功能的物种,并通过ENC-plot、Neutrality-plot和PR2-plot 3种绘图分析造成密码子偏好性现象的可能因素.[结果]9个物种TLR5基因CDS密码子第3位碱基GC含量(GC3)>0.5,14个物种有效密码子数(ENC)值>35,15个物种密码子AU偏斜度(AU skew)和GC偏斜度(GC skew)值<0;不同物种TLR5基因CDS有31个高频密码子,其中21个以G或C结尾,此外GCC、AGA、AGG和CUG表现为较高的RSCU值,为优势密码子;RSCU层次聚类和系统发育聚类结果不完全相同,但两种聚类方法均提示猪、牛和羊TLR5基因的密码子使用特点相似,鸡和绿头鸭相似,虹鳟和鲫鱼相似;ENC-plot分析发现各物种TLR5基因均分布在标准曲线下方较远位置,Neutrality-plot显示密码子第1、2位GC含量的平均值(GC12)和GC3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R2-plot则显示密码子第3位碱基使用频率不一致.[结论]不同物种TLR5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存在偏好性现象,该现象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受碱基突变和翻译选择双重影响的结果,其中碱基突变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TLR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挖掘提供新的角度和理论认识.

    TLR5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碱基突变翻译选择

    辽宁沈阳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VP2基因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琪刘正伟梁琳张利...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1株2022年辽宁沈阳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LN3株VP2蛋白的分子特征.[方法]利用FPV胶体金试纸条对临床上表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患病猫粪便进行检测,提取该病猫粪便的病毒DNA进行FPV VP2基因PCR扩增及测序,使用Seqman软件对序列进行拼接.将所获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FPV和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VP2基因进行相似性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毒株VP2蛋白进行预测,包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糖基化位点、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结果]FPV LN3株VP2基因全长1 755 bp,编码58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登录的15株FPV同属一个大分支,相似性为98.9%~99.7%;与CPV处于不同分支上.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显示,FPV LN3株VP2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含有7个潜在N-糖基化位点、86个O-糖基化位点和50个磷酸化位点;VP2蛋白在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中的可能性分别为43.5%、34.8%和21.7%;VP2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a-螺旋、延伸链、β-转角分别占61.82%、8.90%、24.32%及4.97%,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其一致;VP2蛋白共有20个抗原表位.[结论]VP2是FPV遗传变异的关键基因,FPV LN3株VP2蛋白属于亲水性、非跨膜稳定蛋白,共存在20个抗原表位.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PV VP2蛋白功能及研发新型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VP2基因生物信息学蛋白结构

    PLGA纳米粒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王晓芳符乐张盼盼张华莹...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由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构成的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作为新型载体和传递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药学等领域.PLGA具有抗原展示和抗原包裹的功能,能保护包裹包括生物活性化合物(如蛋白质和多肽)、核酸及免疫调节分子在内的一系列物质,免受蛋白酶介导的黏膜表面降解,还能使药物或抗原缓慢释放,以减少免疫和用药次数,在肠道疾病治疗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还可将药物或抗原偶联到PLGA纳米粒表面起到抗原展示的作用,在疫苗研发和药物制备方面表现出优异特性.PLGA还可作为佐剂,增强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PLGA的表面修饰功能可用于药物的靶向递送,靶向递送治疗分子到身体的特定部位,既可减少不良副作用,同时还可提高局部原料药的浓度来提高药物疗效,是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PLGA纳米粒可单独或联合装载不同类型的药物,免疫原性小,且易于通过受控的化学合成进行调节,因此,PLGA作为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的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和药物传递平台,广泛用于疫苗制备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笔者重点综述了 PLGA纳米粒的结构特征和制备方法,以及基于PLGA制备的纳米载体平台在疫苗研发和药物递送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旨在为PLGA纳米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抗原展示纳米粒生物医学

    猪圆环病毒Ⅱ型感染3D4/2细胞的转录组学分析

    陈虹伶赵怡陈家骥韦秋旭...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Ⅱ,PCV2)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系(3D4/2)差异表达基因,为了解PCV2感染宿主免疫细胞机制和抗PCV2感染药物研发奠定基础.[方法]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 1 的 PCV2 NJ2002 株处理 3D4/2 细胞,利用 Illumina NovaSeq 6000 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DeSeq 2.0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分析及转录因子靶向分析,选取免疫及凋亡相关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细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及磷酸化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V2感染组共获得71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13个上调,400个下调.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与免疫应答等相关,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受体互作通路、新陈代谢通路、HIF-1信号通路、病毒致癌作用、PI3K-Akt等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的基因表达水平保持一致.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PCV2感染3D4/2细胞24 h后PI3K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转录因子靶向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与核转录因子Y亚基β(NFYB)和ETS转录因子(ELK4)联系紧密.[结论]PCV2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下游炎症信号通路和凋亡信号通路增强自身复制能力.NFYB和ELK4转录因子在PCV2感染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考虑作为抗PCV2药物靶点.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PCV2感染宿主免疫细胞机制和相关药物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猪圆环病毒Ⅱ型3D4/2细胞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因子

    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Fc/C3b受体活性和分泌功能的影响

    史晗戴浩然郭彬刘群...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复方双黄连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分泌功能的影响,为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及畜禽用药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干燥粉碎后分别制备浸膏,按照比例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1∶1∶2)、复方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穿心莲=1∶1∶2∶2)及穿心莲口服液,调节pH为7.0,生药浓度为1 g/mL.3种药物作用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3种药物安全浓度,将药物最大安全浓度以二倍稀释法稀释为3个浓度;采用脂多糖(LPS)和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HCSS)作用于RAW264.7细胞模拟机体炎症和免疫抑制状态,3种药物作用于这2种状态的细胞和正常细胞,采用YC、EA玫瑰花环法及中性红吞噬法检测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和吞噬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能力.[结果]复方双黄连、双黄连、穿心莲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625~2.5、3.125~12.5和0.625~2.5 mg/mL.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双黄连、穿心莲作用于巨噬细胞,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复方双黄连可降低LPS巨噬细胞RAW264.7活跃的吞噬能力,增强HCSS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能力;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可使活化的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下降,低下的Fc/C3b受体活性增强;不同浓度复方双黄连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溶菌酶(LZM)的作用,抑制LPS巨噬细胞NO、TNF-α、IFN-γ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结论]复方双黄连可通过活化巨噬细胞Fc/C3b受体活性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炎能力,同时对已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功能起到抑制作用,以减少由于免疫功能亢进造成的机体损伤.研究结果为中兽药复方双黄连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复方双黄连巨噬细胞Fc/C3b受体吞噬能力分泌功能

    芪蓝复方对妊娠母猪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杨黎宇李燕玲范舒钰李健...
    6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芪蓝复方对妊娠母猪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为缓解妊娠母猪免疫抑制提供参考,为芪蓝复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浓缩冻干工艺制备芪蓝复方提取物,利用硫酸-苯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芪蓝复方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选取25头长白二元母猪(30~40胎龄),分为空白组(N),0.1%(L)、0.2%(M)和0.4%(H)芪蓝复方组以及阳性对照组(A),5头/组,试验期30 d,分别于试验开始后1、15和29 d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血钙、血磷和甘油三酯)、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以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水平.[结果]芪蓝复方中多糖、(R,S)-告依春以及淫羊藿苷含量分别为56.0%、0.035%和0.39%.妊娠15、29 d,与N组相比,A组猪血清白蛋白、IgM、Ig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L、H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丙二醛、IL-1β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M、H组S/P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妊娠15 d,L组血清总蛋白、血钙水平、总抗氧化能力及IgM、Ig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血清总蛋白、血钙、甘油三酯水平及IgM、IL-6含量、S/P值均显著降低(P<0.05).妊娠29 d,L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血钙水平、IgG、Ig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M组血钙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IL-1β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蓝复方对妊娠母猪免疫功能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可用于妊娠母猪免疫抑制疾病防控.

    芪蓝复方妊娠母猪免疫功能免疫抑制

    罗伊氏乳杆菌替代抗生素对仔猪肠道miRNA表达的影响

    李虹仪杨雪芬林泽森吴晓菲...
    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禁抗后饲粮中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对仔猪各肠段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的影响,为罗伊氏乳杆菌LR1调控仔猪肠道功能的机制研究筛选潜在miRNA.[方法]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4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和益生菌组仔猪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复合抗生素(100 mg/kg喹乙醇+75 mg/kg金霉素)及5×1010 CFU罗伊氏乳杆菌LR1,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屠宰1头仔猪,采集空肠组织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筛选miRNA在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的表达量.[结果]饲粮中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可引起仔猪肠道组织miRNA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改变了空肠高表达miRNA的排序.差异表达miRNA的潜在靶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相关通路及PI3K-Akt、MAPK、Chemokine、Ras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3个组间仔猪空肠差异miRNA的表达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大致相同,其中,表达上调的miRNA在对照组和抗生素组间表达趋势较为一致,表达下调的miRNA在对照组和益生菌组间表达趋势较为一致,而肠道高表达miRNA在3个组中均有较为一致的表达趋势.[结论]禁抗后饲粮中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会引起肠道miRNA表达发生变化,筛选出的差异表达miRNA可为罗伊氏乳杆菌LR1调控仔猪肠道发育及营养吸收代谢等研究提供基础.

    罗伊氏乳杆菌仔猪肠道miRNA

    龙骨骨折对产蛋后期蛋鸡恐惧行为、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张家麒杨凯淇张静怡王晓旭...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龙骨骨折(keel bone fracture,KBF)已成为影响蛋鸡健康和生产的重要福利问题.试验旨在评估产蛋期龙骨骨折的发生与否对产蛋后期的蛋鸡恐惧行为、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6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和林甸鸡各100只,单笼饲养于传统叠层式鸡笼.利用触诊和便携式X光仪区分龙骨骨折蛋鸡和未骨折蛋鸡,通过紧张不动性测试(TI)、旷场试验(OFT)和惊吓反射试验(SRT)依次测量恐惧行为反应,并测定68周龄时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结果]在TI试验中,2个品种龙骨骨折蛋鸡的紧张不动时长显著高于正常蛋鸡(P<0.05).在OFT试验中,龙骨骨折的海兰褐蛋鸡和林甸鸡在穿过的格子数、步数和在外圈停留的时间均显著低于正常蛋鸡(P<0.05),在内圈停留的时间显著高于正常蛋鸡(P<0.05),且骨折的海兰褐蛋鸡的运动潜伏期显著高于正常蛋鸡(P<0.05).在SRT试验中,龙骨骨折蛋鸡惊吓反射总得分显著低于正常蛋鸡(P<0.05).因此,龙骨骨折蛋鸡的恐惧行为反应较强烈.2个品种龙骨骨折蛋鸡的产蛋率显著低于正常蛋鸡(P<0.05),且骨折的海兰褐蛋鸡蛋形指数低于正常蛋鸡(P<0.05),其余蛋品质参数在骨折蛋鸡和正常蛋鸡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龙骨骨折加剧了蛋鸡的恐惧行为反应,降低了产蛋后期蛋鸡的福利水平和生产性能.

    蛋鸡龙骨骨折恐惧行为生产性能动物福利

    烟酰胺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南冰禹李浩东臧长江李晓斌...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烟酰胺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且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CK组)和试验组(NAM7、NAM11、NAM15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NAM7、NAM11、NAM15组分别在CK组的基础上灌服7、11、15 g/d烟酰胺溶液.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每隔15 d记录1次产奶量,同时于正试期的第1、30、60天采集牛乳、饲料和血液样品,分别用于测定乳中乳脂肪、乳蛋白、乳糖等乳成分及体细胞数,饲料中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等常规营养成分及酸不溶灰分的含量,以及血浆和乳中烟酰胺含量.于试验最后3 d采用直肠掏粪法收集粪样,测定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①与CK组相比,NAM7、NAM11、NAM15组奶牛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体细胞评分均极显著降低(P<0.01).NAM7组奶牛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乳脂、乳糖、乳蛋白产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NAM11组的乳脂产量极显著升高(P<0.01),乳糖、乳蛋白产量均显著升高(P<0.05);NAM15组的乳脂、乳蛋白产量均显著升高(P<0.05).②与CK组相比,NAM7、NAM11组奶牛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中性洗涤纤维、钙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磷表观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NAM15组的粗蛋白质、总能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NAM7组奶牛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K和NAM15组(P<0.05).③NAM15组奶牛血浆中烟酰胺含量极显著高于CK组(P<0.01),乳中烟酰胺含量极显著高于CK、NAM7和NAM11组(P<0.01),NAM11组乳中烟酰胺含量极显著高于CK和NAM7组(P<0.01).[结论]烟酰胺可以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改善牛乳品质;同时可以提高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能量及钙的表观消化率,且NAM7组效果最好.在生产中建议烟酰胺适宜添加量为7 g/d.

    烟酰胺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