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琍

月刊

1671-7236

zgxmsy@caas.cn

010-62811226,62810371,6281602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畜牧兽医/Journal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中国畜牧兽医》于1974年2月创刊,是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2014年第一批资质认定的学术期刊,前身为《国外畜牧科技》,2002年更名为《中国畜牧兽医》,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收录期刊。本刊设有营养与饲料、生理生化、生物技术、遗传繁育、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Caco-2细胞模型的转运特性研究

    叶钰滢王鸿鑫刘栩沂韩梓杰...
    4606-4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黄芪多糖脂质体(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liposomes,APSL)制备及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PSL,通过透射电镜观察APSL结构,鱼精蛋白法检测APSL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结构,测量细胞电阻值及荧光素钠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来评价Caco-2细胞模型的致密性和完整性;分别进行肠腔侧(apical side,AP)到基底侧(basolateral side,BL)及BL到AP侧两个转运方向的跨膜转运试验,分析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p)的抑制剂维拉帕米溶液(Verapamil,Ver)对转运的影响。[结果]APSL包封率为71。74%±4。87%,载药量为2。92%,透射电镜下可见球状双层结构,粒径为(126。6±0。283)nm(n=3),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为0。190±0。009;透射电镜下观察Caco-2细胞紧密结合,形成微绒毛结构,跨膜电阻值达到650 Ω·cm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比值达到3。05,荧光素钠Papp为1。96 × 10-7 cm/s,可满足转运试验的要求。在不同浓度下(75、150、300 μg/mL),黄芪多糖(APS)的外排率(efflux ratio,ER)均>1。5,APSL 的ER均<1。5。3 个浓度上AP-BL吸收方向上APSL组Papp均极显著高于APS组(P<0。01),且ER均低于APS组。加入P-gp蛋白抑制剂后,与APS组相比,APS+Ver组AP-BL方向Papp极显著升高(P<0。01),ER降低;而APSL+Ver组两侧的Papp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APS组ER(3。995)相比,APSL组的ER(1。005)降低。[结论]APS在体外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上的转运较差,为低渗透性化合物,可能存在P-gp蛋白外排,而APSL能够增加APS的转运吸收,提高药物渗透性。

    黄芪多糖脂质体Caco-2细胞模型吸收特性

    猪塞内卡病毒A研究进展

    何宇乾李静刘枢清朱丽杰...
    4616-4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内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是近年来引起感染猪发生水疱样病变的一种小RNA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塞内卡病毒属(Senecavirus)。至今,围绕SVA的遗传进化、基因组结构与功能、致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建立了多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在中国,SVA感染范围较为广泛,大多以表现为无明显症状的隐性感染形式为主,并且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较为常见。目前,中国在SVA检测领域已实现了显著的技术提升,应用了逆转录恒温热隔绝式PCR(RT-iiPCR)、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PA)、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辅助扩増技术(rRT-RAA)、逆转录微滴式数字PCR(RT-ddPCR)和实时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T-LAMP)等新型检测手段。然而,SVA是一种易变异和重组的新发RNA病毒,目前尚无针对其的有效商品化疫苗或药物,有效防控SVA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现有SVA疫苗的研究仍以灭活疫苗为主,同时包括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核酸疫苗、病毒颗粒疫苗和重组活载体疫苗等。针对SVA引起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可采用利巴韦林、甲磺酸瑞波西汀等进行治疗。此外,中草药提取物或其他天然产物也被发现为潜在的抗病毒制剂。笔者旨在对SVA的流行分布、病原学、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SVA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塞内卡病毒A(SVA)病原学流行病学鉴别诊断疫病防控

    三氯卡班对大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

    李芳芳隋鑫闵婷玉黄涛...
    4626-4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三氯卡班(triclocarban,TCC)对大鼠免疫功能及脾脏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96只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玉米油对照组(C组)以及0。1、20、100 mg/kg TCC组(TL、TM和TH组),每组24只。将不同剂量TCC与玉米油充分混匀,每日灌胃给药1次,C组灌胃等量不含TCC的玉米油,连续60 d。试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液和脾脏组织,并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以及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活性。同时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TLR4/MyD88/NF-κB通路标志基因以及下游因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TH组大鼠血清中葡萄糖(Glu)水平显著降低(P<0。05),TM组大鼠血清肌酐(CREA)水平显著升高(P<0。05);TM组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TH组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水平及TM组大鼠血清中IgG水平与C组相比均极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剂量TCC组大鼠外周血CD3+、CD4+T细胞占比和CD4+/CD8+比值与C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不同剂量TCC组大鼠脾脏中TLR4、MyD88、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TM组大鼠脾脏中TLR4、MyD88和NF-κB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TCC对大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够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能显著激活大鼠脾脏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且可能通过靶向该信号通路来损伤大鼠的免疫系统,诱发大鼠的免疫毒性。

    三氯卡班大鼠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免疫毒性

    雪貂常见肿瘤病的诊疗进展

    甘靖宇孙嘉徐邓雨晴刘波...
    4635-4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雪貂作为一种新兴宠物,因其性格温顺、外形可爱且较易饲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雪貂饲养数量的不断上升,雪貂的临床诊疗需求也逐渐增加,而肿瘤病是雪貂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国内雪貂相关的文献多见于以试验用雪貂为动物模型的病毒学和肿瘤学研究,而罕见以作为家庭宠物的雪貂为主体的诊疗相关研究。笔者综述了雪貂最常见的肿瘤类型,总体上,内分泌肿瘤发病率高达53%,其中以肾上腺皮质肿瘤和胰岛素瘤为主,淋巴瘤次于前两者。笔者对以上3种肿瘤的流行病学、潜在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常用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详细阐述。同时简要介绍了皮肤、消化系统、骨骼和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治和预后,旨在为国内雪貂相关肿瘤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参考及指导。

    雪貂肿瘤诊断治疗

    畜禽粪污堆肥病原体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效果研究进展

    李荣荣蔡瑞
    4643-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禽粪污中具有大量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还存在抗生素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s)等有害成分,这些有害成分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畜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将这些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实现这些有机肥原料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前提。好氧堆肥被广泛证明是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畜禽粪污堆肥中病原体、抗生素和ARGs去除效果的相关文献资料,笔者简述了病原体、抗生素和ARGs的危害性,简单分析了堆肥过程中这些有害成分去除的基本原理,并详细回顾了堆肥中温度、pH、碳氮比、含水率及添加剂等因素对这些有害成分去除的相关研究报道,探讨了这些因素影响病原体、抗生素及ARGs去除的原因及效果。该文还指出目前有关畜禽粪便堆肥中病毒的研究十分不足,并建议未来可以结合宏基因组学技术和宏病毒组技术对畜禽粪污堆肥过程中的病毒丰度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病毒的功能。另外,抗生素和ARGs去除的研究不全面,一些新型堆肥的生物安全研究依旧缺乏,因此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该综述可为畜禽粪污堆肥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畜禽粪污病原体抗生素抗性基因去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