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牧兽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琍

月刊

1671-7236

zgxmsy@caas.cn

010-62811226,62810371,6281602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畜牧兽医/Journal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中国畜牧兽医》于1974年2月创刊,是国家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2014年第一批资质认定的学术期刊,前身为《国外畜牧科技》,2002年更名为《中国畜牧兽医》,是“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收录期刊。本刊设有营养与饲料、生理生化、生物技术、遗传繁育、基础兽医、预防兽医、临床兽医、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奶牛热应激中药组方筛选及应用研究

    王晓芳王亚文李杰峰符乐...
    5064-5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抗奶牛热应激的中药组方及适用剂量,为中药抗奶牛热应激提供参考。[方法]以"补气养血,养阴生津"兼顾"清热凉血"为原则,组建中药组方TCM1、TCM2和TCM3。选择产奶量、乳指标相似的奶牛40头,随机分为TCM1、TCM2、TCM3和对照组(CON),每组10头。CON组饲喂常规饲粮,其他各组分别饲喂添加TCM1、TCM2和TCM3的饲粮。分别于试验第1、7、14、21、28、30天采集奶样,检测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体细胞数,并记录每头牛产奶量,筛选最佳中药组方。针对选定组方,选择产奶量和乳指标相近的健康奶牛40头,随机分为高(30 g/(头·d))、中(20 g/(头·d))、低(15 g/(头·d))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其他各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剂量中药的饲粮。分别于试验第1、15、31天采集奶样并检测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体细胞数,记录每头牛的产奶量,筛选最佳用药剂量。[结果]组方筛选结果显示:①乳脂率测定结果显示,第21天,TCM1组显著高于CON和TCM2组(P<0。05),与TCM3组无显著差异(P>0。05);第28天,TCM1、TCM2和TCM3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各中药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30天,TCM1和TCM3组显著高于TCM2和CON组。乳蛋白率测定结果显示,第14、21天,TCM1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其他时间点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整个试验期间,各组乳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产奶量测定结果显示,第14、21、28、30天,各中药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且第28天时TCM3组显著高于TCM2组(P<0。05)。4%标准乳(4%FCM)测定结果显示,第14天及以后各时间点,各中药组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第 14 天,TCM3 组显著高于 TCM1 组(P<0。05);第 28、30 天,TCM3 组显著高于 TCM2 组(P<0。05)。③体细胞数测定结果显示,第14天,TCM3组显著低于CON组(P<0。05);第21、28、30天,TCM3组显著低于TCM1组(P<0。05)。剂量筛选结果显示:①各组间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产奶量测定结果显示,第15天,中、高剂量组产奶量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间的4%FCM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31天,中、高剂量组产奶量和4%FC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体细胞数测定结果显示,第15天,中、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第31天,各中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中、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筛选出具有良好的抗奶牛热应激效果的中药组方TCM3,推荐应用剂量为20 g/(头·d)。

    奶牛热应激中药组方筛选应用

    甲氧苄啶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

    刘翔宇尹永康张红宋茜...
    5074-5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纳米抗体(nanobody,Nb)噬菌体展示文库,制备TMP高亲和力纳米抗体,为TMP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新型抗体材料。[方法]通过活性酯酶法将TMP半抗原Hapten 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2种免疫原,Hapten A和Hapten B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2种包被原。采用磺胺增效剂类药物单克隆抗体5C4,通过间接ELISA方法验证免疫原和包被原偶联效果。将免疫原与弗氏佐剂混合,先后对羊驼进行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监测每次免疫后羊驼抗血清效价及对TMP的亲和力,选取效价及TMP亲和力最高的外周血作为纳米抗体基因来源,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分离羊驼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扩增重链抗体可变区纳米抗体基因(VHH),插入噬菌粒,电击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感受态细胞构建初始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经辅助噬菌体救援,采用同源包被原浓度梯度递减包被、酸洗脱、TMP浓度梯度递减洗脱筛选策略筛选TMP高亲和力噬菌体并测序,原核表达纳米抗体,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纳米抗体融合蛋白。[结果]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2种免疫原与2种包被原在稀释18 000倍时D450 nm值仍高于1。25。免疫原Hapten B-BSA 5次免疫后羊驼抗血清效价为1∶88 000,对TM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21 μg/L,但Hapten B-KLH 4次免疫后羊驼抗血清效价为1∶11 000,对TMP的IC50为30。56 μg/L。以Hapten B-BSA五免后羊驼外周血为纳米抗体基因来源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初始库容量为6。08× 107 CFU/mL,目的片段插入率为96%,噬菌体展示文库多样性良好。经4轮筛选后,获得3株TMP高亲和力噬菌体,测序分析后获得1株TMP高亲和力纳米抗体及序列。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大小约为17 ku,蛋白含量80%以上。[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TMP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获得1株TMP高亲和力纳米抗体。研究结果为磺胺增效剂类药物纳米抗体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兽药等小分子新型识别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甲氧苄啶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

    沙门菌感染IPEC-J2细胞前后上清液外泌体鉴定及其m6A相关蛋白表达和转录组分析

    张新国
    5086-5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外泌体在沙门菌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观察沙门菌感染前后IPEC-J2细胞中沙门菌抗体分布水平,用超速离心法提取沙门菌感染IPEC-J2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测定外泌体粒径、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分子(CD9、CD63、CD81、TSG101)进行外泌体鉴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6-甲基腺嘌呤(m6 A)相关蛋白表达,同时结合转录组测序筛选上清液外泌体差异表达基因。[结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感染组IPEC-J2细胞中可观察到大量沙门菌分布,表明沙门菌可感染IPEC-J2细胞;透射电镜和外泌体粒径分析结果显示,IPEC-J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为双层膜的囊泡,直径为30~150 nm;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J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存在CD9、CD63、CD81和TSG101特异性标记蛋白。沙门菌感染后外泌体中m6 A修饰相关基因表达检测发现,ALKBH5、YTHDC2及YTHDF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P<0。01)。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沙门菌感染IPEC-J2细胞前后外泌体中存在1 52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842个下调基因和682个上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沙门菌感染主要影响免疫系统过程、细胞连接和酶调节剂活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其与IgA生产的肠道免疫网络、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和鉴定了沙门菌感染IPEC-J2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且表明外泌体中m6 A修饰可介导免疫信号通路来调控沙门菌感染宿主细胞,该研究可为今后深入探究外泌体对猪肠道沙门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沙门菌外泌体小肠上皮细胞转录组

    乳房炎奶牛血浆源外泌体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炎症的影响

    李杨王昭元何兴丽刘鹏...
    5097-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外泌体是细胞通讯和组织微环境建立的关键因素,其对炎症过程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奶牛血浆源外泌体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细胞)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采集健康及患有乳房炎的奶牛静脉血,离心后获得血浆,并对血浆进行超速离心,分离得到血浆源外泌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孵育奶牛血浆源外泌体后MAC-T细胞中促炎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验证孵育奶牛血浆源外泌体后NF-κB通路相关蛋白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通过CCK8和Hoechst染色验证奶牛血浆源外泌体对MAC-T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效果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奶牛乳房炎血浆源外泌体可显著下调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23、IL-1α、NFRK、MyD88、TNF-α、IL-1β基因mRNA的表达(P<0。05);健康奶牛血浆源外泌体仅对IL-1β基因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奶牛乳房炎血浆源外泌体显著降低NF-κB通路蛋白TLR4、MyD88和TNF-α的表达(P<0。05);健康奶牛血浆源外泌体NF-κB通路蛋白表达与LPS组无显著差异(P>0。05)。CCK8与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奶牛乳房炎血浆源外泌体可促进细胞增殖,缓解细胞凋亡;健康奶牛血浆源外泌体可恢复一定的细胞活力。[结论]奶牛乳房炎血浆源外泌体可通过NF-κB通路缓解LPS诱导的MAC-T细胞炎症。本研究结果将为血浆源外泌体在奶牛乳房炎中发挥的抗炎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血浆外泌体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血浆源外泌体NF-κB通路抗炎奶牛乳房炎

    柔嫩艾美耳球虫莫能菌素耐药株筛选及其与敏感株基因组SNP密度分布差异分析

    顾小龙薛毅方素芳班成怿...
    5108-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莫能菌素耐药虫株与敏感虫株在基因水平的差异,进而解析莫能菌素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模拟田间感染的方式诱导柔嫩艾美耳球虫对莫能菌素的耐药性。第1次诱导试验,将400只14日龄无球虫鸡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Ⅰ组(接种不加药组)和Ⅱ组(莫能菌素推荐剂量组),按照100 mg/kg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莫能菌素。从Ⅰ组中随机选择10只鸡,接种对莫能菌素敏感的柔嫩艾美耳球虫豪顿株,剂量为5 000卵囊/鸡。自接种后8 d开始,将Ⅰ组新鲜粪便抛洒到Ⅱ组垫料上模拟球虫田间感染,连续抛洒17 d。接种后33 d,随机剖检Ⅱ组10只鸡,收集盲肠内卵囊。第2次诱导试验,将100只14日龄无球虫鸡作为Ⅲ组(莫能菌素高剂量组),按照133 mg/kg在饲料中添加莫能菌素,随机选择10只鸡接种收集的卵囊,剂量为5 000卵囊/鸡。接种后17 d,莫能菌素添加量提高至400 mg/kg。接种后27 d,收集盲肠卵囊。以抗球虫指数(ACI)、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和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四项指标综合判定诱导株的耐药性。提取耐药株或敏感株孢子化卵囊基因组并进行基因组重测序,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密度分布解析耐药株与敏感株之间的差异。[结果]第1次诱导试验,接种后33 d获得耐100 mg/kg莫能菌素的卵囊(1×莫能菌素诱导株)。第2次诱导试验,接种后27 d获得耐400 mg/kg莫能菌素的卵囊(4×莫能菌素诱导株)。4×莫能菌素诱导株的ACI为121,POAA为25。4%,RLS为33%,POP为64%。与参考基因组相比,敏感株基因组SNP共12 191个,耐药株基因组SNP共74 931个,耐药株在第11号染色体3。3~4。2 Mb区间内SNP富集分布,该区间内3个基因ETH2_1113700、ETH2_1113500和ETH2_1113600的SNP位于编码区。[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对莫能菌素完全耐药的柔嫩艾美耳球虫耐药株。在第11号染色体,耐药株与敏感株的SNP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筛选到3个耐药候选基因。

    球虫病柔嫩艾美耳球虫莫能菌素耐药性SNP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