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选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水培条件下吸收稀土可溶态镧、铈离子(六水硝酸镧、六水硝酸铈,七水氯化镧、七水氯化铈,八水硫酸镧和八水硫酸铈)的过程,揭示樟子松修复镧、铈离子污染的机制.本研究应用吸收动力学的方法探究了樟子松在不同时间内吸收镧、铈离子的含量和速率;并通过回归分析法探究了樟子松-水培体系中吸收镧和铈离子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性.水培溶液中的镧和铈离子浓度分别设置为100,300,500,1000 mg·L-1.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体内的镧、铈离子含量随着水培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加,其中,La2(SO4)3,La(NO3)3,LaCl3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14~0.0142 g,0.0009~0.0115 g,0.0017~0.0195 g;Ce2(SO4)3,Ce(NO3)3,CeCl3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19~0.0119 g,0.0015~0.0141 g,0.0022~0.0198 g.当水培溶液中稀土元素离子浓度相同时,樟子松对铈离子吸收量大于镧离子,且对铈离子的吸收饱和时间也滞后于镧离子.通过对樟子松在水培溶液中吸收速率最快的0~60 h时间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分析表明,在不同稀土离子浓度条件下,樟子松在3~24h期间的吸收速率的下降幅度较大,在第24h以后其下降幅度开始减小.以1000 mg·L-1浓度的镧、铈水培试验为例,樟子松在0~60 h时间内对铈离子的吸收速率高于对镧离子的吸收速率,且其对不同稀土元素化合物形态之间的吸收速率为:氯化态>硫酸态>硝酸态,这与樟子松在不同时间内吸收镧、铈离子含量成正比.最后,通过对樟子松吸收稀土元素量与水培溶液稀土元素浓度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不同镧、铈离子的数据拟合显示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综上研究结果,樟子松在水培溶液中吸收镧离子能力优于铈离子,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可以利用樟子松并结合其他富集植物共同对遭受镧和铈稀土元素污染的土壤提高生态修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