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张瑜(兼) 张家华

月刊

1004-8502

zgxwjyllb@163.com

010-66118652;66116727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3号中国儿童中心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Journal 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为理论版80-609,还有读书版82-561和美术版82-561三个版本。理论版栏目有热点资讯、特别策划、名家论坛、教育视点、校外纵横、教研探索、教改前沿、学科教育、管理纵横、素质培养、教学方法、德育研究、教师成长、体育与艺术、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技能训练、网络探究、教师随笔、好书推荐等。少数有参考文献。读书版和美术版为科普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陈阿娜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校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同时也是引导未成年人树立理想信念、发展知识技能和兴趣特长的重要平台。当前,如何加强校外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让其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校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提出加强校外教育师资队伍的相关方法。

    校外教育师资建设实践

    谈德育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洪英梅
    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意识培养的基础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把课堂训练变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德育身教管理创新能力

    少年宫家委会建设路径探析

    王晓艳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年宫家委会的组建及其工作的开展应该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形成操作运行的程序。管理者在少年宫家委会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照"三级六步"的建设路径,有效搭建少年宫家委会机构、指导家委会工作、引导家委会参与学生发展、发挥家委会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示范作用、协调家委会参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评价工作。

    少年宫家委会建设路径家宫合作

    从改革开放40年来华留学数据谈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枫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新党章和新宪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解决许多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改革开放40年来华留学生规模扩大百倍,生源结构不断优化,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回顾40年来来华留学数据,审视《留学中国计划》进展,展望新时代来华留学生工作,一抓增量扩容,二抓提升品质,三抓共同需求,以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华留学改革开放40年人类命运共同体

    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张聪聪
    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人们更要多学习、多实践,让孩子体验到好习惯带来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从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视角,着重论述了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幼儿教育家庭教育行为习惯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看汉语国际传播

    朱麟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人类的历史来看,人类的命运经历了不断地迁移与融合,语言也随人类的迁移在不同文化间进行传播,交流和融合。从人类迁移和语言文化传播的历史来看,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语言的传播总是与贸易、文化、科技、人口繁殖和迁徙、教育等因素成正相关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文明间的文化活动与语言传播的关系非常密切。当代的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应当与地理、文化、语言、人口、贸易等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

    文明人口迁徙贸易语言传播

    多球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刘桐彤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乒乓球作为我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世界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发挥创新精神,为我国乒乓球注入新的元素,培养此方面的运动人才,我国才能在世界乒乓球运动项目中保持领先优势。作为乒乓球日常训练的重要组成,多球训练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高校乒乓球训练效果。

    多球训练乒乓球教学应用高校

    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郭爱民梁金柱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指的是将课堂教学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课堂的"对分"。该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师生的自主性,能够帮助学生将体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进行解析,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思考、学生兴趣度不足以及学生体育成绩考核方式单一等。然后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重点阐述,即精心设计安排知识讲授、积极组织讨论式学习、合理进行知识总结与评价,以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对分课堂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类不同运动项目学生身体成分比较分析

    周昊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不同专项的体育生体成分的比较,探索体育运动对人体成分的影响及影响。对体育生来讲,保持身体成分的合理比例更为重要,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获得,要求机体发挥最大的做功能力,如果体脂比重过大机体做功能力相对就小,也会影响体内某些物质的代谢,也不利于发挥最大做功能力,由于身体成分在竞技运动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广大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

    体育类不同运动项目学生身体成分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杨宝霞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育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介绍当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价值,深入剖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场所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小学体育教学核心素养不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