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田子朴

双月刊

1007-4848

zgxxzz@vip.163.com

028-85422502,85422503

610041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全国性胸部及心脏血管外科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报道该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临床诊治经验、手术改进技术,以及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评论。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Abstract Journals》、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外科电子病历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
    1703-1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病历的应用是现代医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制定规范、标准的胸外科电子病历有利于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提升医疗质量、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有利于标准化、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和运用,推动临床决策和人工智能运用以及临床专科专病中心的建设.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和福建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在充分考虑相关国家政策要求、信息标准以及临床应用实践难点、痛点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电子病历创新路径;经过多方、多轮次专业的讨论、调研,制定《胸外科电子病历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旨在为我国广大胸外科医师、信息从业人员提供住院电子病历建设和应用参考,促进胸外科领域信息化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电子病历胸外科质量控制人工智能专家共识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宋光远潘文志...
    1713-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德尔菲法更新了《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版)》,通过检索近4年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临床路径相关的证据,在TAVR团队的构成与临床评估、围术期影像学评估、手术过程、患者围术期及远期管理4个方向提出了 35个核心观点.具体更新点包括:细化TAVR团队的职责与构成,明确临床评估的步骤与内容;强调CT在围术期影像学评估中的核心地位,并介绍了人工智能、数值仿真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优化TAVR手术流程,包括麻醉选择、入路建立、瓣膜选择及释放等关键环节;提出针对特殊类型患者(如急诊TAVR、简化TAVR、单纯主动脉瓣反流、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房颤动等)的管理策略.此外,共识还强调了术后随访和康复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细的抗血栓及康复指导.本共识的更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TAVR技术的规范发展,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评估影像学评估规范化手术流程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心脏手术围术期监护:ERAS心脏协会、ERAS国际协会和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联合共识声明》解读

    蒙延海常硕尚基高李泽蒙...
    1728-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可减少手术损伤\促进恢复,并在不同类型手术中改善术后结果.ERAS的核心原则之一是提供程序化的循证围术期干预措施.随着心脏手术ERAS相关干预措施的进步,国际多学科专家小组通过获得潜在的ERAS元素列表,回顾文献,发布了 ERAS每个主题领域的临床实践声明.2024版《心脏手术围术期监护:ERAS心脏协会、ERAS国际协会和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联合共识声明》由2019版《心脏手术围术期监护指南:ERAS协会建议》发展而来,共识声明小组由心脏外科医师、麻醉医师、重症监护医师和护士等多学科专家,基于个人的ERAS专业知识和经验形成.本文对2024版共识的变化和新的声明进行了解读,可为成人心脏手术患者最佳围术期实践提供基础.

    加速康复外科心脏手术围术期共识解读

    剑突下"三孔式"前纵隔胸腺疾病手术模块化操作及标准流程技术要点——唐都经验

    张继朋周勇安赵晋波贾澄辉...
    1735-1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科手术是治疗前纵隔胸腺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胸腺疾病均可通过胸腔镜外科实现病变的完整切除.实践证明,经剑突下"三孔式"前纵隔胸腺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前纵隔胸腺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主要集中在前、上纵隔部位,可彻底显露纵隔及两侧解剖结构,术中出血少、安全性高、创伤极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较传统的经胸胸腔镜手术和经胸骨劈开切除手术有明显优势.但该手术方式的操作入路、视野范围、术中注意事项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胸腔镜手术,也有别于其他中心采用的经剑突下单孔入路手术.我们总结本中心10年的手术经验,形成了模块化的手术操作模式,并将其操作流程标准化,本文将相关的操作要点和经验进行分享和探讨.

    剑突下入路胸腺切除术"三孔式"手术模块化胸腺疾病重症肌无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4年第12期封面赏析

    雷芳刘雪梅
    1742页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观察性研究因果推断——目标试验模拟实施要点及案例分析

    袁驰周祎灵曹雨滋张豪杰...
    1743-1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评估干预与结局指标因果效应的"金标准".然而,由于研究成本高昂和伦理限制,在临床实际中,尤其是在外科领域中开展RCT面临受试者招募困难、盲法实施困难和干预标准化困难等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基于目标试验模拟(target trial emulation,TTE)框架、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按照RCT研究设计原则进行因果推断,有助于识别并减少传统观察性研究因设计缺陷产生的永恒时间偏倚、混杂偏倚、选择偏倚或碰撞偏倚,以得到接近RCT的高质量证据,提高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的临床指导价值.但TTE存在无法完全消除混杂、源数据质量要求高和暂缺报告规范等局限,故研究者应充分认识以免做出错误的因果推断.本文拟就TTE的框架简介、实施要点、应用范围、应用案例及框架优缺点进行概述.

    目标试验模拟真实世界数据因果推断观察性研究

    COVID-19康复期患者行肺切除手术的安全性评价

    田文鑫孙耀光吴青峻马超...
    1753-1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期患者行肺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北京医院胸外科COVID-19康复期患者行肺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时期无COVID-19行肺切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最终纳入103例COVID-19康复期患者,其中男44例、女59例、平均年龄(62.2±12.1)岁.所有患者均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肺叶切除53例(51.5%)、肺段切除30例(29.1%)、肺楔形切除20例(19.4%).患者确诊COVID-19距离手术间隔时间≤1个月32例(31.1%),>1个月71例(68.9%).所有患者术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3例(12.6%)患者术前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为阳性,100例(97.1%)患者IgG抗体为阳性.共20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肺漏气13例(12.6%)、乳糜胸3例、心房颤动2例、严重肺部并发症2例,其中1例死亡.将上述患者与同时期无COVID-19史的肺切除手术患者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COVID-19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IgM抗体阳性[OR=7.319,95%CI(1.669,32.103),P=0.008]以及手术时间[OR=1.016,95%CI(1.003,1.028),P=0.013]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VID-19患者在症状消退及核酸转阴后行肺切除手术并未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不过术前COVID-19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是COVID-19后肺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肺切除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

    右上肺B2下移变异:一种特殊类型的气管支气管

    刘治利张敏刘兴元葛明建...
    1759-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右上肺B2下移支气管血管的变化规律.方法 筛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行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重建右上肺B2下移变异5 280例患者.根据B1+3开口位置将支气管变异分为普通下移型、过下移型和气管支气管下移型.结果 最终纳入6例患者,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29~71岁.根据我们的支气管变异分型,本组患者中普通下移型4例(66.7%)、过下移型1例(16.7%)、气管支气管下移型1例(16.7%).动脉中,上干(Tr.sup)+后支(A.post)型4例(66.7%)、Tr.sup+下干(Tr.inf)+A.post型2例(33.3%).静脉中,Ⅰ ab+中间支气管后的右上叶静脉(UVPBI)型2例(33.3%)、Ⅰ b+UVPBI型1例(16.7%)、前静脉+UVPBI型1例(16.7%)、中心静脉+UVPBI型1例(16.7%)、中心静脉型1例(16.7%).结论 右上肺B2下移,存在后支和后方斜裂发育差(RS2与RS6互相连接),导致在术中解剖离断B2的难度降低,但需警惕打开后方斜裂时引起的血管损伤.

    变异支气管血管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微创McKeown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近期结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吴汉然柳常青孙效辉田界勇...
    1767-1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微创McKeown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7月-2023年3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微创McKeown手术联合新辅助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根据术前是否接受免疫治疗,将患者分为新辅助免疫治疗组和非新辅助免疫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和术后3个月随访资料.结果 共纳入47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57±7.64)岁.免疫治疗组29例,非免疫治疗组18例.两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辅助治疗、3个月内转移/复发、R0切除率、术后病理分期降期、美国病理学会(CAP)肿瘤退缩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微创食管癌手术治疗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安全可靠,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并发症.

    食管肿瘤胸腔镜食管切除术颈部吻合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袖式切除术治疗肺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王峥王猛孙大强
    1775-1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行袖式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2020年1月1日-2022年10月1日接受袖式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将患者分为新辅助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22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3例,中位年龄63岁.新辅助治疗组7例,单纯手术组15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术后带管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治疗组1例患者因支气管动脉出血导致二次开胸探查止血,2例患者伤口感染,1例患者术前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炎,1例患者拟行术后辅助治疗前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炎.新辅助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例(14.3%)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3例(42.9%)表现为主要病理学缓解.结论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会导致并发症,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免疫相关性并发症,但术后病理缓解程度同样显著改善.整体来看,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行袖式切除术可以作为肺癌患者的一项治疗选择.

    肺癌袖式切除术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