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影像学定量和定性特征和肺磨玻璃结节浸润程度的相关性,为磨玻璃结节患者术前规划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7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确诊为肺腺癌的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两组,非浸润腺癌组(包括原位腺癌和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组.收集其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浸润性腺癌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出灵敏度和特异度.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校准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555例纳入研究.非浸润腺癌组310例,其中女235例、男75例,年龄49(43,58)岁;浸润性腺癌组245例,其中女163例、男82例,年龄53(46,61)岁.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OR=4.707,95%CI(2.060,10.758)]、实性成分占比(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OR=1.027,95%CI(1.011,1.043)]、最大 CT 值[OR=1.025,95%CI(1.004,1.047)]、平均 CT 值[OR=1.035,95%CI(1.008,1.063)]、毛刺征[OR=2.055,95%CI(1.148,3.679)]、血管集束征[OR=2.508,95%CI(1.345,4.676)]是浸润性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预测因素构建浸润性腺癌发病风险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公式为Logit(P)=-1.293+1.549×肿瘤最大径+0.026×CTR+0.025×最大 CT 值+0.034×平均 CT 值+0.72×毛刺征+0.919×血管集束征.模型AUC值为0.910[95%CI(0.885,0.934)],说明模型预测浸润性腺癌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分析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 联合CT定量和定性特征的预测模型对磨玻璃结节侵袭性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其预测效能高于任意单一指标.